【#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中英姓名窥探中西方文化的异同》,欢迎阅读!
从中英姓名窥探中西方文化的异同
【摘 要】在人类文明史中,中西姓名文化源远流长。本篇论文通过对庞杂的汉英姓氏的分析,认为作为人的认知标志及语用功能,中西姓名文化有异曲同工之妙,也体现出较大中西文化差异。虽然东西方文化差异很大,可是姓氏的形成,绰号的形成都是大同小异的,在语用方面有许多共性。我们在研究中可以不断地加以挖掘与整理,以便学习英语的同时弘扬祖国的人文文化。
【关键词】姓名 语用功能 共性 文化差异 姓名是社会上人们藉以相互区别的标志。由于各种历史和文化因素,古今中外就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姓氏体系。实际上,姓氏体系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在英语学习中,正确使用英美姓名是英语学习者感到头痛的问题之一。究其根源是我们缺乏对英语姓名所蕴涵的文化的了解,而是将英美姓名当成无意义的符号来学。其实,大多数英语姓名都是有一番来历的,中间蕴涵着丰富的文化意义。我们只要稍加了解,就会发现很多英美姓名是又有趣又好记的。姓名所包涵的文化内容极其丰富。姓名不但折射某种历史文化,反映某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现实,而且还寄寓着人们的情感、希望,甚至无奈。姓名的这种文化特性,在中西文化中都概莫能外。
尽管大千世界各种姓名纷繁复杂,但作为人的认知标志及语用功能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东西方文化差异很大,但在人类姓氏与绰号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共通之处。人名文化是人类社会认知现象的反射。有许多中国学者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过分析研究,本文仅就中西语言文化共性和差异,特别是语用现象中的人名作一些探索以抛砖引玉,引起关注。本文拟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一、中西姓名文化的共性
在中国文化里,人们对姓名的音声和字形都是有讲究的,古人云:名不正,言不顺;有其名必有其实,名为实之实。姓名大都具有一定的含义,或刻画某个人的性格特征。中文姓名自不待言,如“慧芳”是“贤慧”和“芳香”之意,一般指女性。英文姓名也是如此,例如美国总统乔治布什的“乔治”是源自希腊文“农场主”或“农民”的意思,延伸一步,就是“老实巴交”、“憨厚”的意思。“乔治”这个名字适合老布什和小布什,因为他们都是德克萨斯州农场主。 1.中西人名文化演变
历代朝政更替,宦海沉浮,连年战乱,气候变化,民族迁徙与交融繁衍,人口众多等因素是英汉语姓氏十分庞杂的主要原因。《新编千家姓》收集的是现代最常见的汉语姓氏,自古以来有记载的炎黄子孙的姓有5600多个。英美人姓氏按《新英汉词典》(1986年版)提供的常见姓有1686个,且英语民族的姓氏比人名更多(这一点与汉语相悖),英语姓的来源十分广泛,姓的产生较个人名为迟,但数量比个人名多得多,就1974年一项调查称美国人的姓多达128万个,其中三分之一为独姓,这与美国人好标新立异不无关系。中国姓名常见的只有3000个左右,最常见的约200个(这个数字接近中国《百家姓》所收姓氏数)。中国原有“张三/李四/王五”之说,“张”姓人数最多,而今资料统计“李”姓人最多,当时姓的多少牵涉到古代王朝赐姓与奖励制度。比如唐朝鼎盛时期,曾对一些有功将士赐“李”姓,“李”姓变多;相反的由于封建法典的残酷性,动辄满门抄斩,灭九族的所谓王法,导致了一些姓的减少或绝迹。
以英语为母语的民族大部分居住在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爱尔兰、南非等国家,同时也散居于世界各地,特别是一些英联邦国家和地区,英语民族也属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同时又是历经动荡,多色彩的开放民族。他们形成的“根”并不限于英国本土,主要还在欧洲大陆上,在英国这个舞台上,英语民族及其语言的形成经历了六次外族入侵才得以实现。因此,英语民族不仅在血统上,而且在语言上都不可避免的带有入侵民族的印记,
这在人的姓氏中也有明显反映。如Deforest、LeMay、VanBraun等姓,其中De/Le是姓氏前缀,来自法语;Van/Von分别出自荷兰语和德语,均用于构成姓氏。由此可见,今天的英语国家,民族结构复杂,外来民族的相互交融必然引起文化上的演变。 2.汉英绰号文化涵义
绰号(nickname),一般都为贬称或是戏谑的外号,常有负面的文化含义,如《十五贯中》的“娄阿鼠”成了惯偷者的绰号,《水浒》的“李鬼”乃成为冒名顶替者的别名。汉英语言在各自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都形成了各自的有文化含义的绰号,它们的借用,能激发人们的联想,使语言妙趣横生。l9世纪英国杰出的戏剧家R.B.Sheridan在其名着“The School for Scandal”中,给他笔下的人物取了一些很有趣的绰号,以讽刺他们的人格或性格的可悲可笑之处,揭露上流社会中绅士淑女丑陋的一面。采用这中绰号的夸张于法,能产生喜剧调侃的效果。如“Lady Snicker”指擅长轻蔑嘲笑他人的人;“Lady Teaser”指喜欢揶揄他人的人;“Joseph Surface”虚有其表的伪君子;“Snake”像撒旦式的恶魔。古人的着名的诨名也数不胜数。梁山泊好汉108将,人人皆知都有非常形象化的语用绰号。例如:宋江——仗义疏财——“及时雨”;吴用——智谋过人——“智多星”;李逵——脾气爆烈,行走如飞——“黑旋风”;石秀——勇猛无比——“拼命三郎”;张顺——游泳自如——“浪里白条”;顾大嫂——“母大虫”,形容她凶猛如“母老虎”之意。英语中也有一些集体诨名。例如,按照传统习俗,美国人被称为“Uncle Tom”(山姆大叔)或“Yankee”(美国佬);英国人被称为“John Bull”(约翰牛);美国的首都Washington D.C被称为“Chocolate City”(巧克力城),原因是80万居民中有40多万是黑人,他们的肤色像巧克力的颜色,故得此称谓。另外,在美国的“lost generation”指二战后垮掉的一代。“Hippies”指玩事不恭,蓄披肩长发的年轻人。 二、从姓名看中西文化差异
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对姓名的认识有时反映一种强势文化对另外一种文化的傲慢与偏见。受过基本教育的中国人都知道,西方人的名在前,姓在后,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中国被称为“布什总统”,而非“乔治总统”。但是,西方人总是按照自己的习惯去理解中国人的姓名。比如,你是“张三”,他们就以为你姓“三”,名“张”。随着时间流逝,社会的发展,考虑到读者的接受能力和文化习惯,人们开始适当照顾译语文化。姓全部用大写拼音字母。如,王小丽,可译为:WANG Xiaoli。相信随着国际交流的扩大,外国人会逐渐了解和接受中国人姓名的排列顺序的。当然这种翻译方法也会带来文化的空缺,这也是不得已的事。对已有的定译名,按约定俗成的原则,不再更正。如,宋庆龄 (Soong Ching Ling)、陈嘉庚(Tan Kak Kee)、孙逸仙(Sun Yat Sen)等。从姓名看中西文化差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名字是一种代号,也反映了家庭的出身文化素质。西方人更多的把名字的意义给予了第一种。中国人把名字的意义给予了第二种。西方是受宗教影响,东方是受儒家尊卑思想。两种思想本质是有不可调和的差异的。西方世界人人都是神的子民,神对待每一位都是平等的(除了犯下神所认定的罪名的),为了区分要一个代号。东方世界是不同的,人类生来就有着本质的尊卑不同。有些仅仅有着类似一、二、三、四的名字,起这样的名字本身就是家庭出身的落后。
第二,是西方重视姓,东方重视名。如果一个三个字的中国人,平辈间无上下级关系我们习惯以名称呼。西方则更多的是叫姓。姓比名字更重要。我们仔细观察发现,西方常用名字就那么几个。生活中大部分起区分作用的还是姓。西方人叫东方人也是习惯叫姓。东方人的姓多半是官职,古国名,甚至山水自然。姓是区分家庭与家庭的纽带。这也与文化差异有关。 第三,东方人重字的烦琐和数量的简洁,西方人重音的复杂和大的长度。这与语言习惯有关,西方由于是表音文字,主重逻辑。东方人是表意文字或受表意文字影响,所以注重字的烦琐,字越烦琐越体现了起名人的学问。例如一句话,汉语说:“偷书者,必重罚”。英文就要烦琐的多,要用从句才行。Any one who stole books will be heavily punished。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f351c97dd88d0d233d46ae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