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苏轼资料》,欢迎阅读!
苏轼资料
1.苏轼的生平与思想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他是欧阳修以后的文坛领袖,多才多艺,诗、词、文、书、画都是一代大师,著述十分丰富。
苏轼的一生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宋仁宗景佑三年,苏轼出生在一个富有教养的家庭,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散文家,母亲程氏是有文化明大义的女子。少年苏轼在父母的培育下,勤奋好学,博通经史。他成长在一个表面承平而内里各种社会矛盾渐趋尖锐的时代。这时代一方面号称“百年无事”,经济文化都有相当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是既有辽、夏入侵的外患,又有豪强兼并、人民困苦不堪的内忧。社会危机四伏,积贫积弱的形势日益严重,改革的呼声在士大夫层中渐次高涨。苏轼在这样的家庭与社会气氛熏陶下,受儒家经时济世思想的影响,早年即立下用世之志,以身许国,并主张针对现实中的种种弊端进行改革。他21岁随父入京参加进士考试,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与弟苏辙同科及第。时父苏洵也深受重视,父子三人,一时名噪京师,苏轼中进士后,25岁与父、弟再至汴京。授他河南主簿,不赴。26岁参与制科考试,授大理评事,签判凤翔府,从此踏上仕途。苏轼在凤翔三年还京,差判登闻鼓院,又授直史馆。因父苏洵病故回乡服丧。34岁再到汴京,判官告院。这时王安石正推行新法,苏虽也有志于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状况,但在变法思想上与王安石存在分歧。他不主张遽变,反对“求之过急”,于是接连上书神宗,反对王安石变法方案,于是引起王安石一派的排挤。苏轼为了远身祸,求为外任,先后出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知州。
苏轼出京作地方官,勤政爱民,尽心职守。八九年的时间,他辗转迁徙,但每到一地都兴修水利,赈济灾民,减免租税,体察民间疾苦。而对于新法实行中的一些流弊,也“不敢默视”。后因“托事以讽”写了一些与新法有关的诗文,被言官何正臣、舒宦、李定等人弹劾为“包藏祸心”、“指斥乘舆”,于是在湖州任上被突然逮捕送交御史台论罪。从元丰二年七月被押,到十一月释放,苏轼在狱中倍受诟辱,几置死地,幸得多方营救,才得贬出。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苏轼生活、思想与创作也从此开始了巨大的转折。
苏轼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近于流放。他因经济困难,申请城东坡荒地,躬耕求食,自号东坡居士。黄州五年,苏轼思想转变很大。一方面他没有放弃儒家经世济民思想,继续关心国家政局,因壮志难酬而苦闷;另一方面他闭门思过,消极彷徨,又时时向佛老思想去求解脱。但这几年却是苏轼创作上的丰收时期,雄伟的江山,淳厚的民风,温暖的友情,不能忘怀现实的壮心,促使他写出了许多著名的诗文,或雄健豪放,或清旷淡远,成为他一生创作的高峰。元丰八年,神宗病故,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政局发生变化,起用旧党人物司马光、吕公著等人,全面废除王安石新法,史称“元祐更化”。苏轼即被起用为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但苏轼对待新法,又主张“参用所长”(《辩试馆职策问札子》),反对执政大臣们的全盘否定新法。这种注重现实利害的精神和耿直态度,又和司马光等旧党人物产生分歧。司马光病死,苏轼为旧党官僚所忌恨,又要求外放,于是在元祐四年三月又出知杭州。苏轼十五年后再次至杭,“江山故国,所至如归,父老遗民,与臣相问”(《杭州谢表》。他勤政爱民,开浚西湖,赈济灾民,兴建医坊,为百姓作了许多好事。
至元祐六年二月,以翰林学士承旨召还京都。入朝后本拟有所建树,不料又为旧党诬陷,心情郁闷不愿留在京城,于是又上书请求外放,不久便被派知颍州,后又改知扬州、定州。苏轼从黄州被召还,第一次在朝期间,主持过学士院考试和进士贡举。他为国家振兴积极荐举擢拔后进,于是有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陈师道等才士云集京都,一时文坛兴盛。苏轼俨然成为文坛盟主,为北宋后期文学的发展,开创出一个新的局面。远谪惠、儋时期,旧党的支持者高太后病死,哲宗执政,又恢复神宗新法;于是新党人物又纷纷上台。但这时的新党抛弃了王安石变法的精神,将打击“元祐党人”作为主要目标,于是旧派人物纷纷遭到贬斥。王安石变法这一具有伟大意义的政治运动,蜕化为争权夺利的党派之争,苏轼竟成为党争的牺牲品。他被挤出朝廷,先是贬为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未到惠州又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仍到惠州安置。苏轼在惠州度过两年谪居生活,虽是衰迈之年,处境困顿,仍然关心人民,积极发展农业与兴修水利,为改善百姓生活不遗余力。绍圣四年苏轼已六十多岁高龄,又被改贬为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即被流放到海南岛。当时海南地处天涯海角,境况极其荒凉,生活极端艰苦,“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与程天侔书》)。但苏轼不戚戚于个人忧患,积极为当地土族人民做好事,奖励农业生产,传播文化知识,破除陋习培养人才,一直到最后赦还。远贬惠、儋时期,条件最为艰苦,但苏轼思想旷达,随遇而安,并没被困难压倒,反而出现了几次的创作丰收。这时期他写了大量的诗词和书札散文,诗风恬淡、超拔,精深华妙,成为苏轼一生创作的最后锦绣。元符三年,徽宗继位,苏轼获赦北还,海南父老“执手涕泣”(《遁斋闲览》)。过大庾岭时,有“问翁大庚岭头住,曾见南迁几个回”的感慨,希望回朝再竭忠诚。不料行至常州病死,结束了他宦海升沉的一生。苏轼的思想主要是尊崇儒学,追慕韩琦、范仲淹等政治与文坛元老,有用世之志。他关心国计民生,揭露时弊,曾提出巩固中央、改革官制、解除边患等一系列政治改革主张;他在徐州领导军民防洪救城,在杭州疏浚西湖,筑堤引水,抗策减税。直到远贬惠州,仍“疾苦者畀之药,殒毙者纳之富。”(苏辙《墓志铭》)。
苏轼一生积极人世,是封建时代仁政爱民的清廉官吏。但苏轼早年也接受过道家思想的影响,喜读《庄子》。入仕后,由于政治上不断受挫折,佛、道思想影响加深,成为他寻求解脱政治苦闷的工具。他通判杭州时,经常出入佛寺,拜访名僧。黄州五年,他的佛老思想更加急剧发展。但是直到远贬惠、儋时期,他仍然有用世之心。以儒为主,融合佛老,进退两便,这就是苏轼一生的思想状态。这种思想境界表现在文学创作上,既有对现实的批判,又有人生如梦的感喟,也有潇洒自适的抒情。苏轼作品内容的复杂性,正是他复杂思想的表现。 2.苏轼生平大事年表
北宋仁宗天圣元年--嘉祐八年(1023-1064) 1036 苏轼出生 1054 娶王弗
1057 中进士;母丧;服孝(1057.4-1059.6) 1059 举家前往京都 1061 任凤翔判官
英宗治平元年--四年(1064-1068) 1064 任职史馆 1065 妻丧
1066 父丧;服孝(1066.4-2068.7)
神宗熙宁元年--元丰八年(1068-1086) 1068 娶王闰之 1069 返京;任职史馆 1071 任告监管;任杭州通判 1074 任密州太守
1076 任徐州太守 1079 任湖州太守;入狱 1080 谪居黄州 1084 往常州
1085 往登州;任登州太守;往京都;任中书舍人
哲宗(1086-1100)元祐年间太后执政(1085-1093) 1086 以翰林学士知制诰 1089 任杭州太守
1091 任吏部尚书;往京都;任颍州太守 1092 任扬州太守;兵部尚书;礼部尚书 1093 妻丧;太后逝世;调定州太守; 1094 往惠州贬所;谪居惠州 1097 往海南;谪居海南儋州
徽宗(1101-1126) 1101 北返;往常州;逝世。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f2ec618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8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