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光曲》赏析

2024-01-05 11:58:17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渔光曲》赏析》,欢迎阅读!
渔光曲,赏析
《渔光曲》赏析

《渔光曲》的艺术特色, 自然是和它的那首主题歌“渔光曲”的贯串,反复吟唱,抒情传意分不开的。影片以此歌命名,歌曲又因影片而传扬四方,动人心弦。

蔡楚生编导的这部名片,正诞生于中国电影由默片向有声片过渡的转折时期。除了对白配音外,歌曲则已被录入影片的声带之中,成为那一时期歌唱影片的开端作品之一。

中国电影在30年代初,已十分重视歌曲,特别是主题歌的运用。其中,《渔光曲》的例子分外明显。那朴素、口语化的歌词,那抒情、清新优美的曲调,尤其是深沉、充满真情的韵味,不知感动了多少观众。

有人指责中国电影运用了歌曲和主题歌,是一种陈旧、落后的电影观念的表现,这是不尽符合中国电影的历史的。即便在默片时期,唱片配唱已起了一定的艺术效应,而有声片的出现,更为歌曲的运用开辟了新天地。

判断《渔光曲》的成就和作用,至少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在整体艺术中的效应。电影是一门综合性的整体艺术,歌曲是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有的影片不需采用歌曲,自可不必强求,但像这一影片那样,“渔光曲”确是起了渲染环境气氛,表达人物心绪感受,抒发表达主题思想的多重作用。可以说,她完完全全成为这门整体艺术的有机部分了,而且使这一整体艺术更动人,更深沉,更富有艺术感染力。二是运用得恰切自然。除了在影片序幕里,编导者以这一歌曲点出了内涵主题外,后来的几次出现,都在情节、人物关系的必要时刻,如童年时,小猫为了借子英的课本学习,子英要她以唱这首歌作为条件;如她和小猴到了上海,在街头随舅舅卖艺度日,正巧演唱此歌,引来了从国外回来的子英的注意,终于意外重逢;最成功的,则是结尾时那一长段戏:小猴受伤垂危,小猫扶着他瘦弱的身驱,重又唱起了他最爱听的《渔光曲》。歌声伴着那一个几分钟的长镜头,充分揭示了她内心的痛苦,也表现了他们难舍难分的双胞胎兄妹之情。三是独立的艺术价值。“渔光曲”既是影片整体艺术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相对具有独立的审美效应和作用的。该片放映之后,这首歌曲便广泛流传,成为人们非常熟知的一支大众歌曲了。四是具有革新和创造意义。二三十年代时,流行一时的多是些充满洋味和靡靡之音的歌曲,“渔光曲”从内容至曲调,都开创了一代新风。这不仅是电影歌曲创作的一件大事,也对音乐创作和其他文艺领域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五是影响了其后中国电影歌曲创作的发展。无声片时期, 由于客观条件所限以及主观创作力量薄弱,电影歌曲并不发展。30年代初,进步文艺工作者,包括音乐工作者开始投入电影界,利用电影由无声转向有声的大好时机,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电影歌曲,“渔光曲”便是其中之一。此后,电影歌曲创作日渐受到重视,成为中国电影发展中重要的审美构成因素之一。在中国电影80多年的历史中,30年代无疑是电影歌曲丰收的时节,尔后,至抗战胜利后的40年代, 以至解放后的新中国电影时期, 电影歌曲一直长盛不衰,延续至今。

除了歌曲的显著特色外,《渔光曲》的取材和构思特点也值得重视。可以说,《渔光曲》等影片,开创了中国电影努力反映劳动人民的命运的新篇章。编导蔡楚生, 自幼在渔村长大,对这方面的生活有深切的感受。但当时的观众看惯了才子佳人式的电影,能否接受这类新题材,新内容,新人物呢?这还是个未知数。

取材虽然重要,关键仍在如何反映和表现,以及能否深深吸引观众。年青时代的蔡楚生,师承中国电影的开拓者郑正秋,编导手法注重于传统情节结构模式。《渔光曲》仍有这一特点,它表现了渔民和渔霸的矛盾斗争,而采取的则是一对双胞胎——小猫和小猴20年间的命运起伏和变化,悲苦不幸,生离死别。像这样一种以人物命运为主的情节剧,是比较适宜广大观众的观赏口味的。只是蔡楚生又超越了郑正秋,它不再将人物的命运和情感封闭于狭窄、单一的情节链中,而将视野扩展到了比较真实,比较开阔的社会生活中去。从影片中,人们不仅能看到南方的渔村风貌,贫富对立,更以浓郁的兴味透视着正在兴起,发展,五光十色的大都会上海的情景。从中可以看到,封建式的渔村正一天天衰败下去,改良、工业救国也只是一种梦想,而帝国主义的势力和爪牙正在吞噬着中国。这,多少预示了中国社会变化和发展的一种趋势,对观众是有一定认识价值的。30年代的一批优秀电影,无疑是一部形象化的社会史,文化史,是融娱乐审美、教育、认识功能于一体的。在这意义上,蔡楚生的《渔光曲》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开拓作用。

《渔光曲》也较好把握了情和理、观赏和教化的关系。作为一部半个多世纪前的影片,片中有些人物确有脸谱化、简单化的弊病;有些情节也过于人为和巧合。但就其总体和主要人物而言,还是颇能打动人的感情的,如那种真挚、亲密的兄妹之情,如下层劳动者的处境等。影片还在造型处理上有所追求和体现,如开端两名双胞胎降生时的剪影式构图,如结尾时小猫抱着垂危的小猴唱着“渔光曲”的长镜头等,都是较有艺术感染力和审美效应的。这反映30年代的中国电影,已开始重视这门大众化艺术的情感作用,以情动人,而决非是简单的教化、劝导、训喻。但《渔光曲》也并不忽


视电影艺术应有的教化功能,寓教于乐,情理一体。《渔光曲》人们不能不对那个人吃人的社会产生一种愤恨之情,特别是能加深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一点认识。

耐人寻味的是,《渔光曲》于1934年上映时,曾轰动上海,连映达三个月之久。1935年,它又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荣誉奖,成为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故事片。可见,它是在群众中扎下了根的,也是引起了世界电影行家的注目的。其历史功绩和艺术价值,都已在中国电影史上获得了肯定。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edb24705a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3b.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