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Peak Periods of Translation in China三次大的翻译高峰》,欢迎阅读!
Peak Periods of Translation in China三次大的翻译高峰:
2.2.1佛经翻译: 兴于汉,盛于唐Early Translation in China 1. 安世高的佛经翻译 2. 三大佛经翻译家
1) 鸠摩罗什(Kumarajiva) 译界的宗匠 2) 真谛(Paramartha)译界的继匠 3) 玄奘(Xuan Zang)译界的巨匠
1. 我国翻译事业的历史有多久?
Ans: 我国的翻译事业有约 _________ 的光辉灿烂历史。早在 _________ 时代 ( __________ ),有个名叫 ______ 的人到中国口传一些简短的佛经经句, 但还谈不上佛经的翻译。
注:学术界认为,在《魏略·西戎传》 里提到, 西汉哀帝元寿元年﹙约公元前2 年﹚大月氏使臣 伊存向西汉博士弟子景卢口授《浮屠经》的记载。 2. 佛经的翻译是从何时开始的?
Ans:佛经的翻译是在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开始的,译者是______。
注:安世高,公元二世纪时人。本名清,是西域安息太子,特别信仰佛教。当轮到他继承王位时,他就让位给叔父,出家修行。精研佛学。当安世高来到洛阳时,佛教的信奉者多把佛教当成是一种神仙方术,祈求长生。安世高认为应当让人们了解佛教,于是萌发了译述佛经的宏愿。安世高共译佛经三十五部四十一卷。他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位译师,从他开始中国才有佛学。
3. 谁最早将大乘佛教传入中国?
Ans: 支娄迦谶 最早将大乘佛教传入中国。
注:支娄迦谶,本是月氏国人。在东汉桓帝末年到洛阳,于汉灵帝时翻译《道行般若经》、《兜沙经》等,是最早将大乘佛教传入中国的西域高僧。安世高所译的佛经是小乘佛经,而支娄迦谶所译的是对中国后世影响最大的大乘佛经,后来「般若」学说不但为统治者所接受,且深入平民中间,成为汉晋南北朝时的显学。 4. 谁首先设置译场?
Ans: 以往的翻译活动只是民间私人事业,到了符秦时代,在 _________ 的主持下首先设置译场。
注:佛教传入中国后,虽有大量佛经译出,但由于佛经文体艰深,加上翻译者程度不一,有鉴于此,道安大师广泛搜求各种译本,加以筛选整理后,道安大师建立了中国佛教史上佛经目录学的先河,为整饬佛典,保存佛教文化,作出开拓性的重大贡献。 5. 谁主张意译?
Ans: _________ 检讨了翻译的方法,主张意译,并提倡 __________。
注:鸠摩罗什自幼被誉为天才神童。由于他精通中国语言,又兼具文学素养,所以在翻译上自然能顺畅圆融又契合妙义。 《法华经》、《金刚经》、《维摩经》等共五十余部三百数十卷,正是罗什大师伟大的翻译创作。鸠摩罗什于临终的时候讲了一句话,他说:「假如我翻译的佛经是对的,我的舌头就烧不化。」结果,当他圆寂火化后,真的剩下一个舌头烧不化,这证明鸠摩罗什翻译的经典都是非常正确的。 6. 玄奘对我国翻译事业有什么贡献?
Ans:玄奘在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出发去 _____求经,________ 才回国,他带回佛经 ____________ , 主持比过去在组织制度方面更为健全的 ____ 。
他不但把佛经由 ______ 译成汉文,而且把 ____ 著作的一部份译成梵文,成为第一个
把汉文著作向国外介绍的中国人。
他所提出的翻译标准“ __________________” ,意即 “__________”,直到今天仍然有指导意义。
注:玄奘西行贡献甚大,现分叙如下:
1. 政治方面, 玄奘西行回国,详记经历,对太宗经营西域,提供有力可靠的资料。 2. 佛学方面, 玄奘在那烂陀寺成为首席讲者,声名远播,在曲女城之辩中,力保大乘佛教,无人能难之。回国后,为中国法相宗祖师。
3.翻译方面, 玄奘精通中文、梵文, 他在慈恩寺主持翻译,以正确的语言,对原本逐语直译,便于读者了解。前后共十九年,经达七十五部,共1335卷。
玄奘的翻译,代表着译经史上的最高成就。他的梵文造诣精深,又亲任主译。玄奘译籍的内容,反映出公元5世纪以后印度佛学的全貌。在对翻译要求上,玄奘提出了“五不翻”的原则,规定凡汉文中无可对应和佛教特用的词,只音译而不意译,避免望文生义。他对历来的译经做了总结,提出“十条”、“八备”的新要求。他认为译经事业同译经者的道德素质、理解能力和汉梵水平统一起来,译文才能达到完善的程度。以此来衡量玄奘的译经,他做了大师群的佼佼者都是当之无愧的。 2.2.2.2明清时期翻译
1)徐光启贡献最大。他与意大力传教士利玛窦M. Ricci合译了欧几里得《几何学》。 明末清初的近世时期,正如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所说,为了在中国传教,“现在只好用数学来笼络中国的人心”,他们用宣传介绍自然科学成就作敲门砖,以致在当时中国相继出现了部分有影响的自然科学和哲学译著。
最早出现的是利玛窦(1551—1610)和徐光启(1562—1633)合译的欧几里德《几何原本》前六卷 。此后,西方科学较系统地传入我国。
2)晚清的严复,13年期间翻译了一些西方政治经济学说。
著名翻译家严复于1898年首次把赫胥黎(T. H. Huxley)的《天演论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介绍到中国。在《天演论》中,严复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
论阐发其救亡图存的观点,提倡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自强自立、号召救亡图存。译文简练,首倡“信、达、雅”的译文标准。
亚当·斯密( A. Smith)着的《原富》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约翰·穆勒(J. S. Mill)着的《群己权界论》On Liberty 甄克思E. Jenks着的A History of Politics《社会通诠》等;
3)林纾与人合作以文言文的形式翻译了1200万字的各国小说。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茶花女》或《巴黎茶花女遗事》Camille (or La Dame aux Camelias )、 《黑奴天吁录》Uncle Tom’s Cabin、《块肉余生记》David Copperfield、 《王子复仇记》Hamlet
林纾(1852-1924年),我国最早翻译西方文艺作品的人。清光绪七年中举人。他能诗善画,文章擅叙事抒情,文笔婉约动人。自23岁起,即在南台从事教育工作。曾于他旧居所建的“苍霞精舍”任汉文总教习,主授《毛诗》和《史记》,颇受门人喜爱。林纾48岁离开福州,先后在杭州东文精舍、北京金台书院、京师大学堂等处教书。晚年住在北平,专门从事绘画和翻译。他不懂外文,依靠别人口译,用文言文翻译欧美等国小说170余种。他译笔流畅,文字优美,又能保持原著的风貌,很受欢迎。他翻译的名著《巴黎茶花女遗事》出版后,轰动全国。《鲁滨逊飘流记》、《伊索寓言》、《新天方夜谈》、《黑奴吁天录》等译著在当时都颇有影响,在我国翻译史上作出显著的贡献。
2.2.2.3五四运动后的现代阶段
一大批新文化运、新文学运动的倡导者郭沫若、鲁讯、瞿秋白、陈独秀等将国外的现实主义及其它流派的作品译介进中国, 开创了中国现代翻译的先河。中国的文化瑰宝《红楼梦》被国人翻译, 走向世界,梁实秋所译的《莎士比亚全集》也在台湾问世。
鲁迅(1881—1936)——“五四”后的一位著名翻译家,14国家近百位作家200多种作品,250万字。鲁迅的译作约占他全部作品的一半。苏联、日本、荷兰、匈牙利、美国等许多国家的作家作品。
“翻译不但在输入新的内容,也在输入新的表现法”, “其中一部分将从‘不顺’而成为‘顺’,有一部分,则因为到底‘不顺’而被淘汰,被踢开。”提出了“忠实、通顺”的原则。 主要译作有:雨果的《哀尘》、凡尔纳的《月界旅行》、《地底旅行》(1903) 果戈里的《死魂灵》(1935)、法捷耶夫的《毁灭》(1930)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e56f6bb312b3169a551a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