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方戏剧早熟与中国戏曲晚成之缘由

2023-06-25 10:07:27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西方戏剧早熟与中国戏曲晚成之缘由》,欢迎阅读!
早熟,戏曲,缘由,中国,戏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西方戏剧早熟与中国戏曲晚成之缘由

作者:侯衍楠

来源:《戏剧之家》2019年第03

【摘 要】古希腊悲喜剧、中国戏剧与印度梵剧共同构成世界古代三大戏剧体系。从历史发展脉络来看,西方戏剧较中国戏剧早了近1800年。这与中西方具体的经济形态、政治度、文化背景有着重要的关系。

【关键词】西方戏剧;中国戏曲;起源;成型

中图分类号:J8 ; ; 文献标志码:A;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3-0037-01 古希腊悲剧起源并成型公元前六世纪。中国戏曲起源若从优孟衣冠开始算起,是并不晚于古希腊悲剧的。但若谈到成型,中国戏曲则比古希腊悲剧晚了近1800年之久。本文试析古希腊戏剧早熟与中国戏曲晚成之原因。 一、起源与成型

(一)古希腊悲剧。西方戏剧起源于古希腊酒神节祭祀活动。公元前534年,古希臘传统酒神节祭祀活动中,执政者增加了悲剧演出的竞赛。自此开始从美学的角度去进行评比的一场关于戏剧的比赛。由此,古希腊酒神节祭祀从祭祀活动过渡为一门综合艺术——戏剧。 (二)中国戏曲。王国维曾在《宋元戏剧考》对戏曲这样描述:以歌舞演故事。如果亚里士多德和王国维的观点为标准,那么具有一定长度的、以歌舞表演为主的宋代南戏则可被认为是中国戏曲的起源。这个时期的南戏已经奠定了中国戏曲的基本美学原则,如舞台时空的转换、戏曲的假定性、动作的程式化、综合表演手段的运用等都已初现端倪,完成了中国戏曲表演从取悦观众的滑稽小戏到以以歌舞演故事的正剧大戏的过渡。

除了戏曲起源于宋代的说法,还有关于戏曲起源于宗教仪式、先秦、汉代、唐代、印度梵剧等论断。有关戏曲起源的争论已经历经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在此多做争论也无过多意义。但若认为宋朝是我国戏曲成熟的年代,则是无可厚非的。 二、原因

(一)政治。古希腊著名城邦雅典实行民主政治。公元前六世纪的中国处于春秋时期,七大诸侯国实行君主制。雅典的公民社会地位相较于春秋时期的百姓要高很多。春秋时期,诸国更加注重对于对国家的治理、对百姓的管控。所以此时期,雅典公民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比同时期中国的百姓更加自由、丰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经济。古希腊时期诸城邦处于相对和平的年代,而公元前六世纪的中国处于战乱年代,代表各阶级的知识分子忙于著书立说,整理治国方案,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中国各诸侯国自身难保,百姓处于常年战乱的动荡年代,民不聊生。君主、百姓毫无精力、财力去进行叙事文学,抒情文学的创作。

雅典公民生活相对于同时期的中国百姓要自由、安稳很许多。古希腊时期,诸城邦在酒神节祭祀庆典期间,停止诉讼,全国休假,甚至监狱里的犯人也被暂时释放,以便参加盛典。为保证有充足的观众,还会发放观剧津贴。富绅们都以能够出资赞助歌队为荣,执政者为民众修建剧场观剧,为演员提供必要的花费及奖金。

(三)文化。古希腊时期叙事文学的流行程度与受重视程度远高于抒情文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古希腊戏剧的发展,并为古希腊戏剧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冠有悲剧之父一称的古希腊悲剧家埃斯库罗,他的三联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被释放的普罗米修斯》以及《送火者普罗米修斯》全部取材于古希腊神话。其另一部三联剧——《俄瑞斯忒亚》(《阿伽门农》《奠酒人》《报仇神》)则是取材于荷马的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不难看出,古希腊盛行的叙事文学为古希腊悲剧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推动了古希腊悲剧的产生于发展。

对于中国戏曲而言,从西周王朝开始,变风”“变雅时代,抒情文学逐步觉醒,文人们通过抒情文体抒泄着自身的喜怒哀乐。周人开始摆脱群体歌唱和歌唱群体。从此走向了和戏剧的叙事文学截然相反的道路——抒情文学,并长期影响着中国知识分子阶层。

春秋时期之后,中国历经了战国,三国、两晋、南北朝,以及共统治中国三十八年的隋朝,直到唐朝,才慢稳定下来。但唐朝时期的青年才俊们,更偏爱通过诗词歌赋等抒情类的文学体裁来抒发自己的满腔热情,而漠视叙事文学

与古希腊戏剧和印度梵剧不同,中国戏剧没能很快地从原始宗教形态跨越出来,形成在审美基础上的完善的舞台形式,而是长期在原始状态和初级形态中徘徊。虽说戏剧类型的表演早在春秋时期便有,但真正走向成熟则是在12世纪,南戏北戏的形成是中国戏剧走向成熟的标志,他们的演出体制和音乐体制与汉唐时期的初级戏剧相比,已经能够比较纯熟的运用诗歌舞的形式表现复杂的场景。

宋代时期出现的勾栏瓦舍为中国戏曲规模化的表演故事提供了机遇。11世纪的汴京,艺人们常年在瓦舍卖艺,瓦舍内设有许多勾栏,以供不同的伎艺进行表演。细细观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不难发现很多居民驻足路边观看各种表演,其中就包括戏曲演出。 宋朝时期,民间流行的歌舞或歌唱,受到了外来剧种的影响,逐步演变成戏曲。各地方小戏慢慢流入到都市之后,吸取其他剧种之长处,发展成为流行于国内的大型戏。在这种情况下,各地方戏相互融会贯通,精益求精,并且涌现出很多新的剧种。中国戏曲因此得以慢慢成型,愈发成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诗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1. [2]王国维.宋元戏剧考[M].上海:商务印书馆,191224.

[3]刘彦君.中外戏剧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5-60. [4]廖奔.关于中国戏曲的起源与形成[J].河北学刊,1991,(1):59-66.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e4d082c28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1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