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语文核心素养的讲座有感》,欢迎阅读!
关于核心素养的讲座有感
寒假里有幸观摩了杨教授、汤教授等四位教授的讲座,内容是关于核心素养,所谓核心素养,是指人们适应信息时代、知识社会和全球化时代的需要,解决复杂问题和适应不可预测情境的能力和道德,又可以称为“21世纪素养”。
杨向东教授的报告由一道数学概率题开始,通过分析这一问题的解决过程,及对这一问题解决过程的反思,带给老师们启示:教育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而是对学科本质观和育人价值的反省和实践,是对基础教育总体理念和目标的深刻理解,并由此引入本次学术讲座的关键词——核心素养。
接下来杨教授由教育目标讲起,阐述了教育目标和核心素养的关系,同时也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旁征博引、学贯中西地分析了核心素养的重要性。通过对欧盟、美国、国际ATC21等国家和地区组织的核心素养模型,表明了从“输入驱动”到“输出驱动”是教育改革运动的大趋势,由此提出输出驱动的教育改革带来的课程标准的变革,并分析了现代课程标准与传统课程标准的不同。更为难得的是,杨教授不仅有高屋建瓴的学科视野,更有深入学科课堂的细微洞察,杨教授从跨学科学科素养分析到学科核心素养,从英语、数学、历史三个学科的角度,为我们展示了英国教育部门在学科素养方面的建构与尝试,并提出学科素养的三维学习理论,即:有限学习、部分学习和特殊学习。同时,杨向东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经验,分析了我国教育部门在学科核心素养模型建构方面的行动和计划。并向我们展示了我国的核心素养框架的建构:即 从“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文化修养”三个维度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并从教学实际角度指导我们怎样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阐述了核心素养所蕴含的学习方式,及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试评价。
几个小时的学术讲座,座无虚席,思维在不断碰撞和交融中得以深化。杨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高屋建瓴的引导,不仅让老师们从学术的角度深刻解读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更是解决了老师们在深度课程整合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
教授们说,现在的班级授课制是工业化时期的产物。特点就是:“粗加工”、“大规模”、追求高效、缺乏创造……为了追求高效,我们又不得不形成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式的接受性学习、“储蓄式学习”、“输入式学习”的学习方法,这些学习方法确又是阻碍了核心素养的发展。这也意味着现在的班级授课制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作出相应的调整。现在教育系统中倒是有课改的意识,但总觉得是换汤不换药,将座位从插秧式换成圆桌式就完成了,而上
课模式却还是原来的灌输式,这就又成了下面欺上,上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自欺套路。究其根源,还在于选拔人才的标准,如果还是只是依分数一条,这任何课改都是无效。考虑到人口国情,这短时间内是无法改变的。
本人只是教育系统中最末段的一线教师。虽然对于几位教授的忧虑我无能为力,但在自已班里我还是可以做一些试验。一是关注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二是可以每周申请一节活动课,摒弃教室带到操场上活动或是让学生设计一堂特长课,比如烘焙的教烘焙、剪纸的教剪纸等等。
最后俞校长对本次讲座做了总结,正如俞校长所说一个学校的发展需要一支有教育情怀的教师队伍,杨教授的讲座给我们的情怀增加了智慧,让我们在课程整合的路途中拥有理论的引领和前行的方向。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e0c3a2a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b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