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陈第《毛诗古音考》与汉语古音研究浅析》,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陈第《毛诗古音考》与汉语古音研究浅析
作者:王刚
来源:《读与写·教师版》2018年第07期
摘要:在汉语古音研究史上,明代的陈第可谓是真正“开眼”看古音的第一人。在他的代表作《毛诗古音考》中体现着他的多种开拓性古音学研究方法。本文在研究理念和方法等方面对陈第的《毛诗古音考》进行分析,探讨其在古音研究中的创新和不足。 关键词:陈第;《毛诗古音考》;汉语古音研究
中图分类号:H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7-0255-01
古音学的兴起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早在汉代,一些细心的语言学家就发现了“古音和今音存在不同”(古今音变)的现象。东汉末年,训话学家刘熙在《释名·释车》中说:“车,古音曰‘车’,声如‘居’,所以居人也;今日‘车’,声近‘舍’。”这是汉语发展史上有史料记载的、较早注意到当时的语音与古音存在差异的典例。但《释名》侧重的是以声训之法对字义的发展变化做出诠释,对古音的关注只是零星的。六朝时期,古音研究开始兴起。然而,由于当时的人们普遍缺乏语音发展的历时观念,在读《诗经》等上古韵文时,一遇到与今音不协之处便改字以协句。这种临时改字以求叶韵的主观做法泛滥成风,其影响深广,至明代尚有余绪。虽然其间唐代经学家陆德明曾提出了“古人韵缓,不烦改字”的“韵缓”说,但这只是说明古人用韵宽,而并未从根本上动摇“叶韵”说。宋人吴棫、明人杨慎都曾对“叶韵”说表示过怀疑,但始终不能断然否定。第一个敢于彻底否定“叶韵”说的是陈第。他在《毛诗古音考·自序》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的语音历史发展观,开始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古今音异的问题,从而在古音研究的思路上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成为后人研究古音的指南。
陈第以前的古人普遍缺少历时语音观,很少顾及到古今音的异同及其成因,曾经出现了唐玄宗改读《尚书》、吴棫引苏轼的诗作为分析古音的依据等现象。在《毛诗古音考》中,陈第列举了大量的材料,通过对比分析的科学方法,证明了《诗经》时代的用韵是以与《易》、《左传》、《国语》等同时代的实际语音作为基础创造而成的,之所以用今音读古诗不协韵,不是古无定音,而是语音演变的必然结果。如:《毛诗古音考》卷一:“家,音姑。汉曹大家读作姑,后转而音歌。《雉朝飞歌》:‘我独何命兮未有家,时将莫兮可奈何?’魏程晓《嘲热客诗》亦以家与过、何为韵。陆机《前缓声歌》以家与歌、波为韵。今乃音加,声之递变也。”陈第在当时便看到了共时语音的相同,也看到了“时有古今”所引起的语音变迁,并且还努力地探索某些字语音演变的大致脉络,这是汉语历时语音研究中的一次大胆尝试。 陈第在古音学研究中的另一个创举是自觉地、普遍地使用谐声材料。在《毛诗古音考》所收的444个字中,引用《说文解字》等加以形声分析的就有90字之多,占20.27%。虽然现在有些字和它的声旁的读音已经表现出了很大的差异,如江和工、蛇和它,但在造字之初,汉字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dbb9ca8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2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