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社会》教学生活化论文

2023-02-27 11:04:15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品德社会》教学生活化论文》,欢迎阅读!
生活化,品德,教学,社会,论文


论《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生活化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新课程理念也倡导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在品德教学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做到有实效性、针对性。 一、利用学生的现实生活创设情境

最初的教育存在于生活之中,是为了生活并通过生活而进行的教育教育与生活浑为一体。”我们要带学生走进现实生活的“活”教材,让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上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社会和人生。学生只有在他们能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正在过的生活基础上才会受到真教育。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回顾生活过程中,深化道德认识。《品德与社会教学也必须以兴趣作基础。利用学生现实生活元素创设情境从而走入课堂,会让我们的课堂充满魅力。

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




式。在品德教学中,要尽力做到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把本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二、选择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可以在各种活动中实现。

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与文本对话。课本剧的角色扮演旨在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让学生融入文本之中,让文本中的情境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唤起他们已有的经验和体验,并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参与辨析。

教学《寸今难买寸光阴》,在“快!快!不能快点吗?”这一环节,我让学生根据教材中提供的几个事例,结合平时的实际进行演出。这些事例有很大一部分是班上学生真实生活的写照,表演起来入情入境,对学生的触动较大。这样的角色扮演,不仅使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获得体验,而且还为师生、生生对话搭建了舞台。表演之后,学生对“时间是宝贵的,要珍惜时间”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感悟。

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进行价值引导。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得出自身的价值判断。如教学《我要向你学习,在“什么是真正的取长补短”环节,组内分工合作进行角色扮演,然后全班展示。在展示过程中,教师随机进行价值引导。从了解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识、体验和感悟开始,注意已有生活经验教学内容的




联系,充分发挥已有生活经验教学中的作用。 让品德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拓展教学时空。 三、将课堂延伸至生活

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善于联结课堂内的生活与课堂外的生活,教学应从课堂生活拓展到儿童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最大限度地、立体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体社会生活,并通过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生活经验 陶行知说“社会即学校”,要“在生活中找教育。学校课堂上、教材上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必须拓宽到社会上去,让学生去接触社会,学生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走进社会、体验生活,在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在真实丰富的情感体验中,进行自我教育在富含生活性的情境引导下,把儿童与其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生活中,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使我们的教学能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体验回归生活、高于生活、引导生活的理念,实现品德社会教育的最终目的。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树立一种“教学即生活”和“生活教学”的观念。品德与社会教学要以儿童的生活为主线,以儿童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为内容,以密切联系儿童现实生活的活动为载体,以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为教学空间,让生活走进儿童,让儿童走进生活,让品德与社会课融入生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db7e65f69eae009581becd1.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