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博物院观后感

2022-08-04 09:08:2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四川博物院观后感》,欢迎阅读!
博物院,观后感,四川
四川博物院观后感

经过千年历史的车轮碾过,在成都市人民南路凝结了一座历史的丰碑——四川博物馆。 带着庄严地面容,披上雄伟的气势,在红尘中飘零,却又独立于城市的喧嚣,显得那么宁静,又那么富有神秘感。2014517日,我和我们小组的几位小伙伴一起,趁着早早清新空气来到了这座神圣而雄伟的殿堂。

怀着敬仰的心情,一步一步踏上历史的阶梯,用期待慢慢去揭开她神秘的面纱。经过一番参观,我们了解到该馆建于19413月,原名定为川西博物馆,1952年改为四川博物馆。原馆址在远皇城内明远楼,后来在1965年迁至成都市人民公园。该馆藏品现30万多件,中,一、二级文物2000多件。藏品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征。

馆总共分为8部分,分别是万佛寺、陶瓷馆、书画馆、名族文物、四川馆、张大千书画、工艺美术和青铜馆。

走进多姿多彩的陶瓷馆,真的被深深的惊艳到了,该馆主题为泥与火的艺术将陈列展示历年来出土的蜀瓷。分抟泥为陶、寓巧于拙;质朴自然、魅力尽现;群芳争艳、瓷苑荟 萃三部分。自新石器时代至清末,时间跨越了数千年,充分展示了四川各个历史时期出土的陶瓷珍品以及部分传世的精品。此时不得不感觉到艺术的美感竟然是如此强烈,而我们的眼界确是如此的狭小。

稚拙古朴的大溪彩陶、生动形象的汉代陶塑、多彩多姿的宋三彩俑,到别具一格的青羊宫窑、邛窑、玉堂窑、广元窑、磁峰窑、琉璃厂窑,无不展示出巴蜀陶瓷自然质朴的魅力。在陶瓷馆之中,我们见到了许多解说员,小至小学生,大至研究生,但无疑他们都对这些文物非常的了解。我们随着他们解说的声音,跟着人群走到一个透明展柜前。那是宋代景德镇烧制的青白釉刻花梅瓶,走近了看,它的瓶身洁白无瑕,隐约的透明感,细腻而精致。仿佛一个刚出世的美女,透露出得是纤尘不染,孤傲清高的气质,又似在向我们展示她的为人和入世的与众不同。

瓷器的样式随着历史的更替不断变化,元代的瓷器较为大气,而到了明朝,则是更为注重器形。虽是透过玻璃,但从龙泉窑的烧制成品中,也可以清楚的感受到器形在两个年代之间的明显不同,明朝的瓷器比起元代,多了许多执手,便于人们携带。小巧而玲珑的十二月花卉杯引起了我的注意。解说员说,那是从故宫博物院调拨的,四川博物馆只藏有五彩,故宫博物院才藏有斗彩。每一个花卉杯是一种花,象征了一年十二月不同的花,杯身透明度极高,透彻而晶莹。而我也从中得知,所谓斗彩,则是在入窑烧制以前先上一层色,烧制完成之后再在原来的地方重新着色。

再者,黄釉瓷器也引起了我的兴趣。古时,龙是皇帝的象征,而“黄”与“皇”同音,因此,黄釉瓷器只能供皇帝使用。展柜的灯光下,饱满的色泽令黄色的碗身及盘身显得格外华丽,不愧是象征权利无上和其至尊地位的高贵用具。

紧接着,淡雅的青花瓷跃入眼帘。明清时期的青花瓷,色泽不艳丽,而当时道教盛行,常在瓶身画上八仙的法器,这被称为“暗八仙”。沿着走廊,能够透过橱窗看到清代年间各个皇帝执政时烧制的瓷器。

1 / 3




解说员说,顺治时期,代表的青花瓷器是一筒平,瓶身从上到下垂直,象征着他渴求江山平定的愿望。康熙则是拥有博大的胸怀,因此那时的青花瓷器显得非常豪放而大气。转眼过渡到雍正时期,可以看出青花瓷的颜色明显变浅,更为淡雅而庄重。不同时期的瓷器,体现的是一种时代特点。而在乾隆年间,墨色又变回了之前的深色,器形却偏小了。乾隆皇帝喜欢做各种“仿”瓷器,仿青铜、仿木质、仿金等等,无不展现了时代的特质。嘉靖皇帝信奉道教,因此,在入口处的青花莲鹤纹素狮纽熏炉,在形态上与道家的炼丹炉十分类似,而鹤也是道家仙人乘鹤归去形象的典型代表。

仅是一个小小的瓷器馆,却已酝酿了千百年来沧桑的历史文化历史缓慢且富有生命力的进程中,艺术品诠释并镌刻了人类文化的内涵。而瓷器这种固态的艺术亦足以展现人类智慧与文化的凝结。瓷器的各种形态,承载的是历史留下的却是永恒。我们不过是历史长河之中的一位匆匆过客,但是这些实质的文物里面包含的却是一个个鲜活的灵魂啊!他们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延续下去,直到地老天荒的那天吧。

接下来我们又去了青铜馆。馆内的青铜器馆共展出自西周至战国时期巴蜀青铜器文物共271件(套)。那么青铜又是怎样制作的呢?其实红铜和锡或铅的合金称青铜。作为中国青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大约在公元前一千六百年左右,巴蜀青铜器在与夏商周青铜文化的交流中,逐渐形成自己独具特征的青铜文化



馆内各种各样的青铜器,如牛纹铜罍 通高79厘米,腹径41厘米,罍盖的顶端浮雕成四面人形面容,造型饰纹犹如头上戴冠的人面,盖身反时针饰前蹄下跪侧面同向的四个牛纹,罍双耳为圆雕 牛头形,而牛身一分为二饰于肩两侧, 两牛尾之间再饰一牛头,腹下另饰一小 牛头形耳。所有的牛纹都采用比较写实 的圆雕或高浮雕塑造;值得一提的是, 牛角等造型特点看,所饰之牛,都有 一对弯曲的牛角,当为四川地区耕田的 水牛形象。于该罍装饰的牛纹较多, 因而也有人将该罍称作牛纹罍的。全器 除主图外,没有再饰其他纹饰,器身素 洁,翠绿亮润,如翠玉一般,是古玩界 常说的典型绿漆古。整件器物制作 精美,简洁大气,不愧是巴蜀青铜器的 代表,国之重器。

紧接着我们又去看了大画家张大千的展厅。张大千原名张正权,曾经出家,法号“大千”世人也称其为大千居士。一生致力于传统国画,推崇古典壁画,早年以模仿石涛的山水画成名,达到真假难分的境地。其人生的转折点在于上世纪40年代赴敦煌临摹壁画,从此他的画风为之一变:善用复笔重色,高雅华丽,潇洒磅礴,被誉为“画中李白”!国画大师徐悲鸿给他定义“张大千,五百年来第一人”。馆里收藏了大量的张大千在敦煌临摹的壁画,而大千先生的山水、花鸟作品却是很少。



展厅门口,大千先生的照片被一束光打亮,似乎他就是中国国画史上的一盏灯,把那段黑暗的艺术史照亮。敦煌壁画让张大千对于中国古典精髓有了一次深刻的领悟,大千在此时画风为之一变,他善用复笔重色,笔力也变得丰厚浓重。可以说在敦煌时期对他风格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不仅考察莫高窟的壁画佛像,还对莫高窟进行了编号,成为了为莫高窟编号的第一人,为保存文化遗产做了积极的贡献。如此大的手笔,让人不得不佩服张大千在艰苦环境下对于艺术的执着追求,很多作品都是绢作,在保存上,感觉色彩有些发灰发暗。艺术作品的收藏保存是我们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些艺术品是流传了几百年上千年才落到了我们手里,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保存得更好让后人继续欣赏到我们古人的优秀文化

2 / 3


四川省博物馆所藏历代法书名画位居全国前列,宋徽宗的《腊梅双禽图》刘松年的《秋山行旅图》、唐棣的《携琴远眺图》、文征明的《高人名园图》、唐寅的《虚阁晚凉图》、八大山人、石涛的巨幅山水„„,件件珠玑,数百件张大千的画作,更是受世人关注。此外,四川省博物馆的近现代文物、历代钱币、民俗文物也极具特色。



馆内还有大量的其他藏物的地方,如藏佛之光:分藏传佛教金铜造像、藏传佛教圣殿、藏传佛教绘画艺术和典籍四部分,共展出文物200余件,大多数都是第一次对外公开展出。 万佛寺石刻馆:分南北朝造像、唐代造像、五代造像、四川其它地区石刻造像四个部分,共展出自南北朝至五代石刻造像65件,以万佛寺石刻造像为主。



古风雅韵——工艺美术馆:馆藏工艺美术精品展分玉器、金银器、竹木 、牙角器、漆器、皮影、鼻烟壶、蜀绣、古琴等十一类,共展出文物252件。时间跨度早至商代,晚至清末民初。它们不仅是精美的工艺品,也是生活中的实用之物,其造型独特、色彩绚丽、雕饰华美,堪称艺术瑰宝。 大山回响:该馆为四川各少数民族文物专题馆,分为山里彝家、羌寨人家、高原藏族、锦簇苗乡四部分,所陈列的200余件展品是从馆藏7000多件民族文物中精选出来的。 百年回眸:该馆将通过图片文字及实物,展现四川一百年来的历史。还有其他很多·····说之不尽。



这次参观博物馆,对于我们整个小组来说都是意义非凡,大家不仅学到了许多历史文化的知识,还扩大了我们的视野,增长了我们的见识,对于以后的个人发展无疑是埋下了巨大的伏笔!对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有了一定的认知,知识文化的延续也可以通过历史物来传递,后代以此可以继承先辈们的意志,并且将它们发扬光大!



传承,这个词的意义很重。我们必须将这份艺术的精髓无限期的传承下去!

3 /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d24d21854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6e.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