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文化时代中的“仿像”

2023-03-03 15:29:2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视觉文化时代中的“仿像”》,欢迎阅读!
视觉,时代,文化
视觉文化时代中的“仿像”

作者: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第2



视觉文化时代中的“仿像”

山东华宇工学

摘要:当代的视觉文化起源于照相术的发明,从此艺术作品超越了客观现实,对现实中的细节毫无保留地暴露,人类生存全面“视觉化”。在鲍德里亚看来,由于影像艺术的产出率提高,影像全面覆盖生活,审美疲劳的出现,导致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与虚幻。图像逃离现实的边界,自由地表现空间重塑空间,成为文化舞台中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

关键词:视觉文化;仿像;消费主义

中图分类号:G206.2???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03-0-01

一、仿像论的诞生与发展

第一张摄影照片产生于1839年,从那个时候起,影像艺术成为人们目睹世界改变轨迹的工具。照片不仅表现生活更能创造生活,它犹如人类的双眼注视着世界的各个角落并可以被放大或缩小。所以照相术的出现极大的改变了艺术的发展进程,深化了人工绘制图像的变革。[1]

所谓的仿像就是模拟符号下的超现实产物。鲍德里亚认为,仿像并没有所谓的母板但却可以无限进行形象的复制,它的模仿没有特指对象,是一个纯粹的自我指涉的自足符号世界。传统的模仿艺术当中,形象的塑造与原本不可分离,是一种写实主义的再创造。同理摄影艺术不可与原本进行割离。但当今的仿像时代,无限复制成为形象存在的典型特征,仿像可以被循环复制而不需要参照原本。典型的实例就是迪斯尼乐园,鲍德里亚认为迪斯尼就是一个仿像的存在,这是一个“所有纠缠于一体的仿像秩序的完美模型”。 [2]

当今社会电子设备与传媒产业的飞速发展使得虚拟的“影像”层出不穷。在媒体影像出现之前,人类对于外在世界的了解主要来自于文字符号的注释与说明;而影像艺术出现以后,传媒制造的仿像以铺天盖地之势入侵了大众的生活。

二、仿像融入日常生活——被消费的视像

1.日常生活中仿像的渗透

仿真式的类像在现代文化生活中呈现出一种爆发式的增长,这是审美化在日常生活中最突出的表现。复制技术的出现让我们的周遭环境与原始社会甚至十几年前的现实都天差地别,人工制造的图像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在电子媒介的可视性中物质实在性的可信度越来越低。

现如今电子媒介的高速发展,影视艺术、摄影艺术广告传播所形成的“视觉文化转向”,为我们营造了一个虚幻的“超现实”时空,通信网络互联网和卫星技术将世界压缩为一个狭窄的虚拟空间。它们提供给大众的图像是被无限复制且脱离原本的形象合集,电视电影、影视广告营造了一个美好的视觉环境,让大众在其中不可自拔。这些仿像与原本已经有了些许的不同,所以它们就成为了失去原本特征的“类像”。

2.生活中对视像的生产与消费




视觉图像的产生根本上来源于我们日常中的消费欲望与娱乐追逐,生产是消费的具体结果,而消费是生产的直接对象。

日常生活中人类对于物质的追求已经脱离了精神的信仰维度,只是单纯的关注身体的渴求与视觉的满足。就像阅读一本晦涩难懂的读物文字难以理解就会转向关注直观的插图,日用产品的关注点从使用适用转向对华丽包装的关注,我们被淹没在光怪陆离的海量视像之中。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鲍德里亚指出拟像与当今的社会消费观念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消费社会符号政治经济学和仿像的拟仿原则有着高度一致性。

三、对视觉审美问题的思考

史地看,视觉文化虽古已有之,并非当代所独有。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视觉性却是一个更突出地当代问题。 [3]詹明信指出,现实向影像的转化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显著特点。费瑟斯通又将这一特点看成是日常生活审美化和消费文化勃兴的重要体现。

1.镜像围城:美学的暴力和暴力美学

在消费社会,媒体文化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对社会消费实施引导:“首先是对具体的、个别的商品的购买和消费;其次是对生活方式消费的组织和引导;最后是开辟新的社会风尚和消费领域。” [4]

影像艺术介入消费消解了传统美学中的距离感,影像直接诉诸大众的听觉甚至触觉,打破了含蓄内敛的古典美学特质。这种堕落的审美在数字技术的强大技术支持和传播优势的带动下,形成了一种新的美学霸权与视觉暴力,现代陷入了“恶的透明”性的镜像泥淖中。

2.塑造了新型社会关系

文字传播时期,视觉图像的创造者和面向的大众都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而且没有被海信息裹挟,保留有相对理性的思维。

电子传媒时代的到来,图像化、视觉化的信息包围着大众的生活,仿像营造的超现实空间将完整的生活分割成碎片化、零散化的时间节点,一切都变得虚幻、飘渺,感性认识主导着大众的理解,而理性认识早以烟消云散。

3.混乱的日常生活

哈利所言:“所谓逼真写实,其实也还是人为的创造。他之所以自然,并不因为它针对的自然,主要是由于我们的文化喜欢把我们社会中的仪俗性的凝缩行为披上一件外衣,让它看起来很自然。” [5]

比如就电视节目所反映的真实不过是一次虚幻的设计制作,对世俗平庸的日常进行一次再造,是对现实的构建与制造。鲍德里亚在《完美的罪行》一开始就谈到:“在我们不断积累、增加、竞相许愿的现代性中,我们已忘掉的是:逃避给人以力量,能力产生于不在场。虽然我们不能再对抗不在场的象征性控制,我们今天还是陷入了相反的幻觉之中,屏幕与影像激增的、幻想破灭的幻觉之中。”将之称为“完美的罪行”。

参考文献:

[1]朱存明.图腾·图像·仿像——论视觉文化历史范型[J].文学前沿,2002(6):3.




[2]波德里亚.完美的罪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07.

[3]周宪.视觉文化:从传统到现代[M].王岳川.媒介哲学.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235.

[4]蒋原伦.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34.

[5]费斯克·J·哈利.郑明椿,.解读电视[M].台湾:远流出版社,1993:120.

作者简介:张 (1987-),男,汉族,山东德州人,山东华宇工学设计艺术学院数字媒体技术教研室主任,硕士,单位:山东华宇工学院,主要从事影像艺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研究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cfb439e09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85.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