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登飞来峰》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登飞来峰》教学反思
一直以来,都在探索一种古诗的完美的教学方法。我认为古诗课堂应该是诗意浓浓的,既要让学生沉浸于古诗赐予的特有的境界美,受到古典文化的熏陶中,又要让孩子在快乐的享受中理解古诗、延伸古诗、热爱古诗。基于此目的,我选择了《登飞来峰》这首诗,作为古诗教学初探。
《登飞来峰》是北宋大政治家王安石任浙江鄞县知县时,任满回江西临川故乡,途经杭州西湖,慕名登飞来峰所作。这一年,他三十岁,正是风华正茂、志向高远、锐意进取的时期。他强烈要求变革,改变当时国蔽民穷之面貌,施展他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事实上,他也通过著名的“王安石变法”推动了当时农业的进步,可惜却遭受了当朝权贵的阻挠、打击、排挤,变法最终失败。
有了这么一串历史背景,故在课堂中,我设计了“激趣入文,以读代讲,激趣延伸‘的教学模式。开课前,我与孩子们亲密接触,先聊聊我国灿烂的诗文化,词文化,曲文化的简要知识,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热爱古诗的热情。古诗以其凝炼的语言,鲜明的韵律和迷人的意境吸引着万千读者,魅力无限。接着,我出示简单的王安石资料,背诵他晚年的《泊船瓜州》导入,引发大家研读青年王安石的诗作。
课入正题,我领学生朗读它,划其节奏,凸显起韵律美。以各种形式的读,整体感知古诗带给的感受:雄峻的气势,开阔的胸襟,傲人的豪情。这是青年才俊王安石身上所具备的人格美。其实,一个人在青壮年时期不都是激情四射、抱负远大、锋芒毕露、锐意进取的吗?我们应该珍惜和善用这段美好时光,有所作为,朝着自己正确的方向,力排万难,勇往直前的。八年级的孩子,通过朗读,交流,对这些道理,应该似懂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会愈来愈清晰。
然后,我以“你读懂了哪句诗?来翻译和赏析诗句?”让学生自己去串解诗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去抓字眼,去说诗意,去边读边解诗意,只要解释顺合、流畅就行。这班学生真好,一个个抢着说,不一会儿诗意就出来了。
理解了古诗,我抓住“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两句,引导孩子体会“浮云”指什么?指天空的、眼前的飘浮的云。用来比喻什么?前行途中
形形色色的障碍。从而领悟“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道理。再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比较,学生明白了:在人生的道路上,难免会有“浮云”,难免会有阻碍,但只要我们站得高,,把握前行的正确方向,何畏“浮云”? “浮云”自散。
课近尾部,在“激趣延伸”板块,我设计了我们学生今后怎么向王安石先生学习的课堂,使学生学以致用,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让课堂结尾更加有趣有意义和价值。
然而,课上下来后,在与同行们的交流中,却发现自己的不足:课上得过于细致,老师导得过多了,若是配上一段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或一幅简洁的简笔画,定能让课堂增辉不少。看来,我的古诗教学模式:“激趣入文,以读代讲,激趣延伸”还得不断完善、提高。希望与爱好古诗的同行们共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cdf3c5f00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9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