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九龄山水诗的内涵及诗史意义(一)

2022-03-26 07:09:3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张九龄山水诗的内涵及诗史意义(一)》,欢迎阅读!
张九龄,诗史,山水,内涵,意义
论张九龄山水诗的内涵及诗史意义()

论文关键词:张九龄山水诗清澹风格

论文摘要:从魏晋山水诗开启,到山水之作发展到一I,维、孟浩然掀起创作高潮,张九龄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因外放遭贬滴而寄情山水,张九龄对前代诗风深人学习借鉴,其山水行役之作有r谢灵运凝重的风格;山水景致是传达心境的媒介,对山水的感悟和描摹,便不再是简单的铺陈。而成为一种心境的表现方式。诗歌山水美景与心境相合,曲江之诗也有了王维神韵;得山水之助,曲江山水诗歌清新省净,沽澹典雅,古朴沉郁,形成特有的明秀清澹之风。

张九龄为玄宗开元朝最后一位贤相,其为人耿直,为官清正,放言议政,喜论得失,终遭谗言罢相。张九龄之罢相,李林甫之为相,也标示了大唐开明政治的结束。张九龄是唐朝著名诗人,《全唐诗收其诗三卷,218首。其诗内容丰富,风格淡雅,意境纯美,尤其是《望月怀远》一首,成为传世佳作。诗歌起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景阔大而雄浑;而结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情真挚而深沉。张九龄为诗直追陈子昂兴寄风骨理论,其12首《感遇》诗,一篇一咏,寄寓比兴,抒发情怀,成就颇高。张九龄为政生涯中有过两次外放经历:一次是开元十五年春,出为冀州刺史,改洪州都督,转桂州都督,充岭南道按察使;另一次是因李林甫排挤,被贬为荆州长史。期间,张九龄写出了许多吟咏山水的诗歌,对唐代山水田园诗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从晋宋山水诗兴起到盛唐田园山水诗形成潮流,九龄在其中起了过渡承接作用。细读其诗,我们会发现,曲江山水之作既有大谢之风,又开王维一派。

晋宋之际,文学发展出现了新的转机,即庄老告退,山水方滋,文人失意便隐居林泉,寄兴自然,以示高洁;高门失意也会退居庄园,游山玩水,以显脱俗。因此,文学作品渐渐有了描绘山水的内容。宋初,士族出身的谢灵运,自谓才能宜参权要,刘宋王室对他的不信任,使其执政之壮大理想不能实现,常怀愤慈,抑郁不平,于是放怀山水,游玩享乐,至,辄为诗咏,以致其意焉。其诗作以山川景物美景为主题,在玄风日炽之时,诗风枯燥平淡之际,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每有一诗至都邑,贵贱莫不竞写,宿昔之间,士庶皆遍,远近钦慕,名动京师由此,开创了山水文学这一新的流派。谢灵运对自然景物观察仔细,才学又高,善于熔铸词汇,他的山水诗刻画工细,色泽明丽,典雅华美,显得清新生动。而张九龄的行役山水诗正是融入了大谢特点,形成了自己清澹自然的风格从他的大多数诗歌来看,其是以大谢式的沉厚凝重的风格另立一宗,谢诗在描摹山水景物时,善于铺排,写景层次密实繁复,往往是随行程而移步以换景,使眼中景物有了动态又在变化美丽的景中表现自己悟出的玄理。如大谢之《从斤竹涧越岭溪行》,诗歌将斤竹涧越岭沿溪步行时所见景物一一道来,由此感发怀人之情。而在张九龄的《彭蠢湖上》可以看出其相似之处:“沿涉经大湖,湖流多行洗。决晨趋北诸,逗浦已西日。所适虽远旷,中流且闲逸。瑰诡良复多,感见乃非一。庐山直阳浒,孤石当阴术。一水云际飞,数峰湖心出。象类何交能,形言岂深悉。且知皆自然,高下无相恤。诗也是随游程而换景,由清晨写到黄昏,最后又以极似玄言的感悟来收尾,景、理融合一体。故其山水诗在结构土有承袭谢灵运厚重的一面。谢灵运诗歌语言雕琢精深,声调生涩,因深奥读来拗口,且喜用连绵词。而张九龄的诗歌中也有此倾向,如巫山与天近,烟景长青荧”(《巫山高》)极远何萧条,中留坐惆怅”(《九月九日登龙山》)山城本孤峻,凭高结层轩。江气偏宜早,林英架已繁。余滋含宿雾,众妍在朝墩。拂衣释簿领,伏槛遗纷喧(《岁初巡属县登高安南楼言怀》)故有人认为,把它们放在谢诗中,也难从中分出。从当时诗歌风尚来看,尤其是写景方面,经沈拴期、宋之问、张说,已流行清淡之风,而其学习大谢凝重,究其原因,可能和张九龄早年的学习、继承有关。就京洛文化中心而言,曲江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对于流行时风的接受慢了一拍。张九龄对于前代的文学看重于两汉魏晋,风骨兴寄之气也会不自觉地体现在山水作品中,用词的厚重艰


涩也就成为学大谢的特点。作为受人钦慕的文学大家,张九龄没有局限于承继和模仿,在进京为官期间,和张说等人的交往,使他的诗风也渐向流行靠近,宫廷游赏中也写了吟咏庄园诗歌。时贬滴行役之作中山水与情感的交融,加上描绘吴越山水风光诗歌的流行,使张九龄的山水之作通融各人所长,渐形成自己清澹风格

张九龄的描摹山水之作主要有两个类型,一是于宫廷游宴中,写别墅山庄之景;再是贬滴之后写行役所至之处的山水风光。从内容上看,后一类的诗歌艺术成就及思想感情胜于前者。如《初人湘中有喜》:

征鞍穷郑路,归掉入湘流。 望鸟唯贪疾,闻猿亦罢愁。 两边枫作岸,数处橘为洲。 却记从来意,翻疑梦里游。

路漫长,湘流不断,诗人行将至家,心如飞鸟,惟盼疾速,闻之生愁的猿声,在归家的喜悦中也不再觉得悲苦了。两岸无边的枫树、橘树给归来的心情里又涂抹了明丽的色彩。昔日曾从此处过,今日再经旧路,别家时的愁绪恍若梦中。感叹是不经意的,却也有了让人回味的意韵。诗歌风格清雅,委婉含蓄。而《未阳溪夜行》则将夜晚景物表现得无比清幽,景中蕴涵的情致也是淡远而深长:“乘夕掉归舟,缘源路转幽。月明看岭树,风静听溪流。岚气船间人,霜华衣上浮。猿声虽此夜,不是别家愁。山溪曲折,愈转愈幽僻,远处,月下的岭树和船头的诗人一样是静默的,仿佛也怀藏着无尽的心事,而溪流的潺援声又好像诉说着衷曲。月光之下,山岚之气与似有而无的霜华暗暗浮漾交融,两岸哀猿的啼鸣与丁冬的溪流声时时应和,传达出诗人不是别家愁,难以一一道明的心迹。此类诗歌还有很多,如《溪行寄王震》:“山气朝来爽,溪流日向清。远心何处惬,闲掉此中行。丛桂林间待,群鸥水上迎。徒然适我愿,幽独为谁情归舟宛何处,正值楚江平。夕逗烟村宿,朝缘浦树行。于役已弥岁,言旋今惬情。乡郊尚千里,流目夏云生。”(《使还湘水》)诗歌赋景或清幽或明丽,体现出其清澹自然之风。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c237602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9d.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