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五首》集体备课

2022-03-27 03:11:20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诗词曲五首》集体备课》,欢迎阅读!
备课,词曲,集体


石齐学校初中部集体备课记录



1、学生齐读课文《曹刿论战》

2、归纳总结古代臣子向君主进谏时应注意的事项

3、长勺之战取得胜利的原因











教学重点:

1.背诵默写诗词。

2.通过反复吟诵,联想和想象,把握诗词中的意象,进而体悟诗词的意境。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背诵这五首诗词曲,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语言,体会五首诗词曲优美的意境。

3.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邓桂英

备课组长

羊一武

23课《诗词曲五首》 备课时间 11.25

教学难点:

联系作者身世处境,结合诗词中的描写抒情,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学情分析

年级的学生经过中学将近三年的学习,已经能够借助工具书,结合课文注释弄懂诗

歌大意了,而且也比较熟练的掌握了自我探究、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绝大部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诗人情感的领会应该可以通过反复朗读、拓展探究的方式顺利完成。 二、学法 分析

课程标准注重对学法的指导,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本课体现的主要学法是:








1、朗读法:教学中将朗读训练贯彻到课堂始终,引导学生在朗读、析读、讲读的过程中体验诗人的情感。

2、合作探究:让学生积极参与各个环节的讨论与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想象与联想:通过想象与联想,深切体验诗人的离愁别绪。

三、教材分析

1《十五从军征》了解古代兵役制度的残酷,感受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激发学生热爱和珍惜和平生活的情感。教学中使学生在积极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掌握学习古诗文的方法,体会诗中的情感,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地去诵读,注重学生的自主感悟,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总之在教学中,始终要注重把握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使学生在掌握语文基本技能中受到感情的熏陶。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本诗是盛唐时期边塞诗人岑参所作,是一首咏雪的送别诗,雪景中衬托送别,送别中又咏雪景,表现了雪中送友的真挚情谊,传达出诗人独特奇妙的感受,在送别诗中很具有代表性。

“三分诗七分读”,将朗读教学贯彻到课堂始终,采用散读、齐读、范读、听读、个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读书,读出诗味,欣赏、领悟诗的优美语言和优美意境,藉此落教学目的。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是作者登临京口北固亭所作。面对历史陈迹,遥望江面上的点点帆影, 不禁抚今思昔, 心潮激荡, 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爱国词作。抒发自己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本科目标设定如下:

1)理解《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运用典故,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体会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和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 3)流利地背诵本词。

4《过零丁洋》。它是一首七言律诗,是抗元英雄文天祥在广东五坡岭战败被俘后,为了表明自己誓死忠于大宋、坚决不投降元朝的决心而写的一首诗。这首诗抒写了自己的经历和被俘后的心情以及誓死不降元的决心,充满了爱国热情,其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结合本课特点,我是这样设计本课的教学环节是: 1.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 2.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文。 3.理解诗的表面意思以及表达的主旨。 4.把握文章主旨,理解名句含义。

5、《山坡羊·潼关怀古》纵观世变,吊古伤今,恨时局之险恶,哀民生之多艰,气势








雄浑,感情强烈、深沉学习此诗,重在诵读但诵读不能停留在同一层面,每一次诵读都要有新的体验和领悟于是我采取听读、朗读、品读等多种阅读方式,学生自我发现法和教师启发诱导相结合的方法,真正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启发学学生品味诗歌语言,感悟诗歌内涵同时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更多让学生参与讨论、探究、诵读实践,激发学生的思维,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了解元曲有关知识,积累字词。

2.熟读课文、品味曲中精美、洗练的语言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曲中写景、抒情、议论的写法,体会作者忧虑民生的情怀。

教学反思:这堂课我遵循了中学生学习古诗文的认知规律即心理特征,遵循初中古诗文教学的规律,由激趣入题,在声色动人的朗诵中,引导学生走近词作者、走进词境界。这样既关注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又顾及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建立起以品悟性探究为主、以欣赏性理解为目的的学习模式,从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尝试写中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be98d0ef2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49.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