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何其芳《预言》

2022-08-21 23:04:10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读何其芳《预言》》,欢迎阅读!
何其芳,预言
我读何其芳《预言》





最早读何其芳的《预言》是高一的时候,因为语文课本上有,朦朦胧胧的我听着老师的讲解,似懂非懂。现在重读这首诗歌,似乎能体会出个什么意味来了。



《预言》写于1931年秋,当年的何其芳只19岁。我以为,这是一首关于青春年少时候的朦胧爱情诗歌。全诗洋溢着一种清新的感觉,描写了一种对爱情的企盼激动到失落无奈的情感。



诗歌的第一节中的“终于”二字,表明了诗人热烈期盼已久,并将爱神将要到来的欣喜激动的心情表露无遗,似乎有一种石头落地了的放心感。你的“足音”“夜的叹息”般,但我“听得清”分辨得出来,它不是“林叶和夜风的私语”也不是“细碎的蹄声”,写出了诗人对爱神的关注。但是,诗人还是想要确认,他害怕不是,他害怕自己的千呼万唤地等待换来的却是一场空欢喜。他在向爱神发问,同时也是向自己发问,到底是不是呢?让自己心安。



诗歌的第二节是诗人的猜测。由第一节爱神来临时的足音、笑声等仪态和风姿来推想,这样的一位神“一定来自温郁的南方”。在一般人看来,南方给人的感觉是阳光充足的,是温暖的,是春光烂漫的,是鲜花繁盛的,想必诗人也是这样的认为的吧。迎来爱神,是那么不真切,似乎沉浸在不真实世界中,伴着爱神银铃般的歌声,仿佛在梦中,那环绕周身的温馨隐隐约约。诗人用清丽色调的意象,描写了爱神居住地方的美丽、温暖。在此,诗人将青春阶段那朦朦胧胧的爱细腻地付诸于笔尖。



诗歌的第三、四节是诗人对爱神的挽留。第三节中,诗人想用“虎皮的褥”“秋天拾来的落叶”“我自己的歌”等“引诱”爱神停驻:停下来吧,“长途的奔波”是困顿的,这里有舒心的适合休息的场所,还有“我”的歌声陪伴;第四节中,诗人想用前途的险恶来吓住爱神,“无边的森林”“古老的树现着野兽身上的斑纹”“藤蟒蛇样交缠着”诗人企图为前途营造一种昏暗阴森的氛围,让她不敢前行。



诗歌的第五节是诗人的妥协。“软硬”兼施的解数后,爱神依旧向前走去,没有停留片刻,诗人只好乞求与爱神同行。我的足知道每一条平安的路径”我”可以唱歌,“我”可以给爱神温暖,诗人向爱神倾诉,不断讨好爱神,只希望能和爱神一起。



诗歌的最后一节,爱神终究还是离去了。没有等待诗人。两个“竟”写出了诗人些许不满,而紧接着的景致“微风”“黄昏”又写出了诗人失去爱情的落魄、无奈、怅惘。这一节的情感与前面几节的不同,由原先的激动兴奋的情绪骤降为了伤心无奈。

全诗中,诗人的感情随着爱神的足音“渐近”“消失”经历了波折:由爱神来临时的欣喜到对爱神的挽留,再到向爱神倾诉妥协,到最后的失望无奈。从诗


歌的结构来说,诗歌的前五节,充满青春激情,为最后一节埋下伏笔,并与最后一节的无奈失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第一节中的惊喜与最后一节惆怅首尾呼应,显得自然连贯,给人十足回味的韵味。爱神之前对诗人的爱理不理,似乎也预示着“消失了”结局,犹如预言般的“无语而来 无语而去”。这情感细腻的描绘,真实再现了诗人这跌宕的心路历程,但爱神来去的悄然无声,仿佛与虚幻的梦境无二,给读者以想象空间。



“年轻的神”我解读为“爱神”后来,我转念一想,这应该不仅仅指“神”这么简单。也许,还指的是诗人所眷恋的对象,是现实中实实在在的人,表达了与其擦身而过的惆怅;也许,指的是青春,因为青春就犹如这“无语而来 无语而去”的年轻的神,青春的到来多少夹杂着欣喜,但青春不会为谁而停留也不会等待着与谁同行,转眼之间,便会消失了,在这个角度,诗人思考的是青春和时光,是人生,也许我这么想有点牵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be634a10029bd64783e2c3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