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故都的秋)导学案(1)新人教版 学案

2022-12-05 05:07:2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一语文(故都的秋)导学案(1)新人教版 学案》,欢迎阅读!
故都的秋,人教,高一,语文
湖南省株洲市第四中学高一语文《故都的秋》导学案(1)新人教版预习作业:

1、文章选取了哪些景物作为描写的对象?能否将这些景物概括成几幅图画? 2、作者笔下的秋景是什么色彩的?这些色彩有何共同特点? 3、探究作者性格特点与写作所处的时代特点。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

理解本文写景总体特点,并透过景物描写,结合作者的性格特点和写作所处的时代特点,探究蕴含在文中的情感。

第一课时教学重点: 教学要点即为教学重点。 第一课时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写景的“悲凉”基调,及蕴含景中的“悲凉”之情,探究作者为何有这般情怀。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导入:北京2006高考作文题为《北京的符号》,题目是这样出的:“许多城市都有能代表这座城市文化特征的事物,这些事物可以称作这座城市的符号。故宫、四合院是北京的符号;天桥的杂耍、胡同小贩的吆喝是北京的符号;琉璃厂的书画、老舍的作品是北京的符号;王府井商业街、中关村科技园是北京的符号……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后还会不断涌现出新的北京符号。

正如题目所言,如果让一位熟悉北京城的人写一篇表现北京特点的散文,可以放入文中的事物、景物、人物真是极多。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是写北京城秋天的,看看作者都将哪些事物、景物、人物写入文中了?

学生活动一:秋天是个多情的季节,它撩拨起文人们的无限情思。秋天里,有人感伤,有人豪迈。历代文人们关于秋天的诗句有许多,请同学们说出几句。

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杜甫的《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柳永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王实甫的《西厢记》中有“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

天竞自由。

总的说来,历代文人似乎都偏爱秋,笔下的秋也各有特色,表现出秋季不同的色彩与风貌。

问题是,不同文人笔下的秋总是表现出不同的色彩与基调,那么现代作家郁达夫笔下的秋有何特点呢? 学生活动二:配乐朗读文章311段,要求同学们认真听,男同学思考文章写了哪些秋景,这些景物能否概括为几幅图,这几幅图的基调是怎样的,女同学勾画文章中表现秋景色彩的词,并思考这样的色彩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一位学生朗读。读完之后学生讨论。 男学生发言,教师归纳:

1、本文具体描写秋景的段落集中在第311段,描绘的景有:蓝天、白鸽、日光、牵牛花、槐树、落蕊、秋蝉、秋风、秋雨、闲人、果树。

2、文章中写到的这些景大致可以概括为五幅图画,分别是:小院清晨、槐树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日胜果。

3、这几幅图景大致有共同的基调,就是清、静。

女学生发言,教师归纳:

1、文章表现秋景色彩的词有:蓝、白、青、淡红、紫黑、碧绿、淡绿微黄等。还有灰,“灰蒙蒙的天底下” 2、这些表现秋景色彩的词都偏重于冷色调,表现了作者心中孤独、冷清、悲凉的心情。 3、综合以上可知,本文的文眼句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学生活动三:故都那么多的风景名胜,作者很少提及,如金碧辉煌的故宫,雄伟的八达岭长城等只字不提,这是为何?或者说,在故都,秋天可选取的景物非常多,火一样的香山红叶,秀丽的北海公园等,无不映出秋天的倩影,可是作者为何偏偏选取那五幅图画,来表现秋的“清、静、悲凉”呢?

提示:结合作者性格特点、生活经历以及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方可读懂蕴含在这篇文章里的时代悲凉。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郁达夫3岁丧父,家中生活艰难。7岁入私塾。家中有藏书4万卷,他在青少年时期就全都读过了,因此有着丰厚的古典文学的基础。青年时代,随长兄赴日留学,十年客居日本,期间饱受屈辱和歧视。1921年,与郭沫若等人发起成立创造社。作为一位多才的作家,他的小说、散文、诗词都很有成就,他提倡“静的文学,他的作品体现着极强的“主观色彩”。当然,这样说也就是和他的个性有关了,郁达夫性情沉静,有些忧郁的气质。

另外,也与写作背景有关。郁达夫是个热忱的爱国主义者,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19334月,由于国


民党反动派白色恐怖的原因,作者从上海移居杭州, 19362月,离开杭州赴福州,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游记散文。1934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本文。当时的中国,连年内战,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留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

由此可知,作者笔下故都秋景的“清、静”不仅是景物的特点,也是作者的内心感受。五幅图画都染了冷色调,表现作者心中的悲凉,也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作者对整个人生和时代的感悟。

活动四:从文章哪些句段中,你感觉到了作者所谓的“悲凉”? 学生讨论,教师明确: 如写“槐树落蕊”段落的句子。 如写“秋蝉残鸣”段落的句子。

如第12段议论“有情趣的人类对秋共有的感触”部分。

从以上句段中,都可以直接感受到作者观景时的“悲凉”心态。当然,必须明确的是,这种悲凉的心态既是作者观景时的心态,更是在作者特定性格和所处时代背景的共同作用下,而形成的对人生和时代的情绪。

小结本课时

本文以“清、静、悲凉”为关键词,描绘了五幅秋景图。作者描绘的这五幅图景都不是北京城广为大众熟悉的风景名胜,而都是在京城随处可见的景物。又因为个人性格原因与时代原因,作者赋予了这五幅图景以清、静、悲凉的基调,这种基调既是景物的特点,也是作者观景时的心境,更表达了文人在那个时代里难以摆脱的忧郁之情。

第二课时 预习作业:

1、思考文中多次写到“南国的秋”有何作用? 2、五幅图景中,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3、找出文章中你喜欢的句段,阐述原因。 教学要点:

1、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本文写“南国的秋”的作用,理解本文出现的议论段的作用。 2、赏析本文写景之美。 3、赏析文章语言美。

教学重点:

赏析本文写景之美与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出现的议论段的作用。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一:中国文人似乎偏爱秋,国外情况又如何呢? 请一位同学朗读文章第12段,说说外国文人对秋的态度。 同学朗读,教师归纳:

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311段写景之后,第12段议论“有情趣的人类,对秋总有一样的感触”目的何在?

教师明确:目的在于引出段末的一句话“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其目的在于突出作者对北方的秋的喜爱之情。

北方的秋与南方的秋有何异同点?文中有几处对南北方之秋进行了比较?作用何在? 学生发言后,教师归纳: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文章除此处将北国与南国之秋进行对比外,还有多处对比两地秋色。如第13段,作者不厌其烦,又将北国与南国之秋进行了一番对比。

目的非常明确,即抑此扬彼,北国之秋胜于南国,是作者的主观感受,融入了作者对故都的热爱。这种感受既来自空间的对比(两地相隔遥远),也来自时间的积累(已将近十余年了)

学生活动二:文章在第311段的描写之后,安排第12段议论的还有何妙处? 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明确:

作者似乎要创造一种文化氛围,于自然气息之处再添一重文化气息,与“故都”题旨暗合。从行文章法上看,这里宕开文笔,纵横议论,显出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开阔的思路。

说明:以上问题探讨为本课时难点,但非重点,略讲即可。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bcafd3a03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7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