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根留住做人,把根留住一位青年和一位学者的对话[修改版]

2022-04-16 02:28:2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把根留住做人,把根留住一位青年和一位学者的对话[修改版]》,欢迎阅读!
留住,改版,学者,做人,对话
有位青年来到本刊编辑部,声称他读了《怎样做人:一种不要太×的说法》一书,有许多疑问。于是,我们特邀这本书的作者,中国社会科学社会研究所学者邵道生先生,与这位青年一起探讨。下面是他们谈话的摘要。

“怎样做人”是个永恒的主题 青年:最近,我读了您的一本书:《怎样做人:一种不要太×的说法》,受益匪浅,但也有一些疑问。您的有些说法我非常同意,如做人不要“太阴”“太贪”“太混”“太赖”“太黑”“太贱”“太卑”,但有些做人“不要太×”的说法,听起来总显得过于“老谋深算”,缺少“光明磊落”的气派。特别对青年人来讲,不要太这个,不要太那个,真不知道到底能做什么?我们青年人崇尚激情。 邵道生(以下简称邵)我在此书的第一页上写了一段这样的话:“对一个普通人来说,做一个很高尚、很纯粹、很彻底地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也许是很难的。但是,要做一个较少低级趣味的不怎么太俗的人,也许并不太困难,而且也是应该做到、能够做到的。因而我写了诸如做人不要太狂、不要太黑、不要太酸、不要太傲等50“不要太x主要强调做人的度。理性也好,激情也好,一定要把握好度。这是任何事物,包括做人必须遵守的客观规律。也是多少年来人们实践经验总结 做人难,难在何处?

青年:现在,很多人都觉得活得累,感叹做人难,这是为什么?您认为在怎样做人的问题上究竟出了哪些偏差?

邵:这个问题很复杂,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理解。依我看,做人难大致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想做一个正直的人很难。做人应该是坦率、正直、公正、敢于直言的。苏轼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和文天祥的“正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说的就是这个理。而现在呢,那些禀性耿直、坚持正义和实事求是态度的人却感到处处受阻,很不好受;有的甚至为他生存 的“小环境”所不容。人们会给这样的人戴上各种各样的帽子,如“多管闲事”“就数你能?就数你一贯正确?要你出什么风头”“牛脾气,不会拐弯”“老得罪人,群众关系差”“思想方法简单,喜欢钻牛角尖,看问题片面……”等等。

青年:我也有同感。做一个正直的人的确很难,而有些人善于见风使舵,惯于溜须拍马,阿谀奉承,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待人不正、不诚,时不时地还暗算他人几下,反倒会“吃得开”,反倒会“一路发”,反倒会“爬得快”。现在确有些年轻人受这种不良风气的影响,年纪轻轻却滑头滑脑的。所以我很赞成您所说的做人不要“太滑”“太精”“太混”“太痞”。相反,我认为,年轻人,倒不怕“太痴”“太拗”“太直”。尤其是在真理和正义面前,应该“痴”一点,敢于执“拗”一点、理“直”气壮一点。拐弯抹角、羞羞答答对待真理和正义,这不是年轻人的方式。 邵:我非常欣赏你们年轻人的这种朝气蓬勃。 做人难,也表现在要做一个有作为的能人太难了。“能人”,指的是那些走在时代前列、有着强烈改革意识的、在自己的事业中作出贡献的人。从理论上讲,我们的社会缺乏的是能人,能人越多越好。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不少能人,却经常受到很不公正的待遇,往往成为一个“有争议的人”,甚至没有“好下场”邓小平同志也反复强调:“我们现在的人才不是多了,而是真正的人才没有很好地发现,发现了没有果断地起用。

为何这样?我想关键在于:所谓“能人现象”,就其实质来说,是“新旧两种文化”冲突的产物。能人往往是敢于破旧立新的人,其所做所为,必然遭到顽强的抵制。而一些人会轻而易举地利用能人在探索新事物过程中必然遇到的挫折,将他们“挂起来”或干脆“打下去” 青年:从这个意义上讲,年轻人应该敢于“狂”一点、“潮”一点、“能”一点、“野”一点。青年人,血气方刚,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强,青年不挑战谁挑战?再说,年轻的时候狂一点潮一点,人生的虚实都去探一探,南北的路都去走一走,左右的风景都去赏一赏,既青春无悔,又积累一些生活经验,不致于老来“偏狂”

邵:是的。不同的路有不同的风景。从这种意义上讲,人生无所谓捷径。关键是脚踏实地走自己的路,不要太“躁”、太“贱”、太“黑”、太“狠”


做人难,还表现在要做一个有修养的人也是非常困难的。本来,要使自己做一个不俗的人并不是很容易的。因为它必须经过多年的刻苦磨练和修身养性。而现在,除了修养本身难,还难在一旦人们具有了一定的修养之后,居然为一些小环境的“氛围”所不容。在这种小氛围中,人们门认同和欣赏的是另一种东西:追求粗俗、庸俗和恶俗。于是,本是“正经”的反倒变成了“假正经”,本是“不正经”的反倒成为追逐的时尚了。比如,一些人一边大声谴责不正之风、腐败行为的发展,自己却又在那里忙不迭地开后门、请客送礼;一些人一边骂骂咧咧,表现出异常愤世疾俗的样子,一边却又情不自禁地去做那些“俗不可耐”的事……

青年:在这种小氛围中,如果有人硬是“不识相”“不入流”,要表现自己的“脱俗”,就会被人们看作是“假清高”“假斯文”“假正经”,就会受到某种无形的“压力”。这样的人甚至会什么事情都办不了,处处撞墙、碰壁;人们会以一种异样的眼神去看他:现在怎么还有这种“不食人间烟火的人”?有修养的人为此而苦恼……难道人们的精神世界就应该向这个方向发展? 堂堂正正做人:亘古不变的法则

邵:当今,在“怎样做人”的问题上的确出现了不少偏差。那么问题究竟在哪里呢?我认为有这么几个方面。

首先是做人的共同的标准没有了。你有你做人的标准,我有我做人的尺度,而且理由都很冠冕堂皇,美其名曰:“价值观念多元化”。各行其是的结果,必然使人们处于“无序、无所适从的状态”。表面上每个人都很自由,实际是都很不自由。

青年:依我看,这个基本的、普遍的做人法则是被我们的所谓“发展变化观念”扼杀了。本来,很早以前人们就已经掌握做人的基本法则,并运用得很好了。但后来,我们在不断追求“发展”和“花样翻新”的过程中,却把手中做人的“法宝”弄丢了。现在又四处寻找,并依然“执迷不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bc5924ccc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b5.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