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略谈绝句的起承转合》,欢迎阅读!
略谈绝句的起承转合
魏钧石
一首诗,意立好了,就要动笔写。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它有一个层次、结构的安排,这叫布局。绝诗只有四句话,恰好构成起、承、转、合四个层次。第一句起,第二句承,第三句转,第四句合,这是绝诗的基本章法。对这四句话的具体要求是:
第一句要工于发端。凡诗开头难。开头起统领全篇的作用,又叫发端、起句。古人讲究“工于发端”,对诗的开头是颇费斟酌的,认为开头这一句是个头脑,下面的句行都是承接它往下写的。首句必须切题,不可离题太远;首句开始定调,(情调、基调)全诗不能变调;首句(联)开始起韵(平水韵、新韵),下句(联)不能换韵。
第二句要承前接上。顺着起句的内容说,跟着起句的思路走,并把它补充、完整。两个层次,构成一联,上下不能分裂,前后不可脱节。通过起承句的紧密结合,既可进一步深化诗的主题,丰富诗的内容,增添诗的韵味。又可把诗人心中的感悟全部倾吐出来,让读者明白诗人写这首诗的用意。
第三句要有意转宕。一首诗如果平铺直叙,老是顺着说下去,就会使人感到呆板和枯燥无味。因此,古人早就懂得在合之前,要安排一句来转,必须与起承异道,另起新层次,转入新境界,创造新悬念。不再顺着说,就是有意宕开,以激发读者产生好奇心,一气把诗读完。四川省著名诗人滕伟明认为:“起承转合的关键就是转,必须下功夫打通这一关”。
第四句要余音袅袅。写诗,要力求写好结尾。因为写好最后一句,可以决定这首诗的水平。所以有的诗家说:“一篇全在结尾。”怎样才算是最好的结尾呢?要余音袅袅,有深长的韵味,能使人深思回味。凡是尾句合得拢,收得好的,可加深全诗的气氛和情绪,或突出诗的艺术形象,或点明全诗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全国著名诗人丁芒主张“要大力经营末句。”
上面只说了些起、承、转、合的基本原理。下面再选《唐诗》上的三首
七绝诗来加以具体说明。其目的就是让人更透彻的弄懂这个奥妙,从而掌握起承转合这个技巧。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辞去朝庭官职,告老回乡。时年已八十六,距中年离乡有五十多个年头,人生易老,世事沧桑,无限感慨之情,充满全诗。用上平“灰”韵的回、衰、来作韵脚,以示怀念心情。首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直接进入了《回乡》这个主题意旨。次句以“鬓毛衰”顶承上句,具体写出自己的“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这两句是紧密结合的。第三句再不谈“老大”,转说“儿童相见”之事,并以“不相识”为下句发问作好铺垫,制造悬念。第四句以儿童“笑问”的场面收尾。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唐肃宗乾元二年,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郞,取道四川赴贬地。行至白帝城,忽闻赦书,惊喜交加,旋即放舟东下江陵。此诗抒写了当时喜悦畅快的心情。首句切题,直接就说从白帝城起航,“彩云间”三字,是描写白帝城高入云霄,有了首句,于是下面几句中写舟行之速,行期之短,耳(猿声)目(万重山)之不睱迎送才一一有着落。第二句顶承上句山高水急,下水船飞驰的情况。也表现出诗人“一日”而行“千里”的痛快,还隐隐透露出遇赦的喜悦。第三句稍作收束,转以“两岸猿声啼不住”的小景插在大景中,使文势略顿,不伤于直,并为末句生色。清人桂馥读诗至此,不禁赞叹道:“妙在第三句,能使通首精神飞越。”末句清灵流动,给人以轻快的感觉。
全诗洋溢的是诗人经过艰难岁月之后突然迸发的一种激情,故雄峻迅疾中,又有豪情欢悦,快船快意,使人神远。后人赞此篇谓:“惊风雨而泣鬼神矣。”千百年来一直为人视为珍品。为了表达畅快的心情,诗人还特意用上平“删”韵的间、还、山作韵脚,读来是那样悠扬、轻快,令人百诵不厌。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在盛唐时期被称为“七绝聖手”,善于用七绝细腻而含蓄地描写宫闺女子的心理状态及其微妙变化。这首《闺怨》诗,写一名少妇对出征丈夫的思念。并用下平 “尤”韵的愁、楼、侯作韵脚,增添了缠绵难舍的气氛。题称《闺怨》,一开头就说“闺中少妇不曾愁”,似乎故意违反题面。其实,作者这样写,正为了表现这位闺中少妇从“不曾愁”到“悔”的心理变化过程。第二句紧接着春日凝妆登楼赏景的行动具体展示她的“不曾愁”。这一句写少妇青春的欢乐,正是为下段青春的虚度、青春的怨旷蓄势。第三句是全诗的急转关,“忽见”二字是关键词。一下子看见“杨柳色”,就联想起蒲柳先衰,青春易逝;联想起千里悬隔的夫婿和当年折柳赠别,这一切促使她从内心深处冒出从未明确意识到错而此刻却变得一个非常强烈的念头,即最后的结束语——“悔教夫婿觅封侯。”这也就是题目所说的《闺怨》。从末句“悔教”二字看,这位少妇当初甚至还可能对她的夫婿“觅封侯”的行动起过一点推波助澜的作用。因为盛唐时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当时人们“觅封侯”的一条重要途径。“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成为当时许多人的生活理想。这首诗生动地显示了少妇心理的迅速变化,却不说出变化的具体原因与具体过程,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让读者去仔细寻味。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b9db1f2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