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永王东巡歌其二》阅读答案及赏析》,欢迎阅读!
《永王东巡歌其二》阅读答案及赏析
永王东巡歌其二 李白
三川②北虏③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④。 但用⑤东山谢安石⑥,为君谈笑静胡沙⑦。
注释:①此诗是李白晚年在永王李璘(唐玄宗的第十六子)幕府中的作品。赞颂永王率兵东征。
②三川:黄河、洛水、伊水,比喻洛阳一带。③北虏:指“安史之乱”叛军。④永嘉:西晋怀帝的年号。永嘉五年,匈奴攻破西晋都城洛阳,大肆杀伤抢掠,中原人纷纷向南逃避。
⑤但用:使用。⑥谢安石:东晋时代的谢安,字安石。东晋孝武帝太元八年,秦国君主率领百万大军从北方大举南侵。当时隐居在东山的谢安被任命为大都督,打败了敌人。 ⑦静胡沙:彻底打败敌人。 【阅读试题】
(1). 这首诗主要写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4分) (2). 全诗构思精巧,抑扬有致。对此,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的混乱局面。李白参加永王幕府后效力的情况。或:李白赞颂永王东征,表明自己的雄心抱负。(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2)前二句极写叛军之多且凶,国灾民难之甚且危,目的却在衬托后二句作者的宏图大略。局势写得越严重,就愈见其高昂的爱国热情和“一扫胡沙净”的雄心;气氛写得越紧张,就愈见其从容镇定地“挽狂澜于既倒”的气魄。 赏析:
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在范阳起兵造反,第二年攻陷潼关。京师震恐,唐玄宗仓皇出逃四川,途中命其第十六子永王李璘经营长江流域。十二月下旬,永王引水师顺江东下,途经九江时,三请李白出庐山,诗人应召,参加了李璘幕府。随军途中,写下《永王东巡歌》十一首,这是第二首。
“三川北虏乱如麻”,三川即黄河、洛河、伊河,这里指三水流经的河南郡(包括河南黄河两岸一带)。北虏指安禄山叛军。“乱如麻”喻叛军既多且乱。叛军到处烧杀抢掠,造成广大三川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四海南奔似永嘉”,历史的惊人相似,使诗人回想起晋怀帝永嘉五年(311)时,前汉刘聪的相国刘曜,攻陷晋都洛阳,把人民推入水深火热之中。在诗人眼里,同为胡人,同起于北方,同样造成了天下大乱。这就从历史高度揭示了这场灾难的规模和性质,表明了鲜明的爱憎。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是本篇最精彩之笔。史载,前秦苻坚进攻东晋,领兵百万,声势浩大。谢安被孝武帝任为征讨大都督,却奕棋自若,破苻坚大军于淝水,创造了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诗人自比“东山再起”的谢安,抒写自己出匡庐以佐王
师之情。可以看出李白此时雄心勃勃,自负很高。前著“但用”,后书“为君”,笔势飞动,风度潇洒,一种豪迈的气概、乐观的情绪和必胜的信念跃然纸上。以“胡沙”喻叛军,形象而深刻。叛军之来,有如妖如魔,飞沙走石,席卷大地,遮天蔽日。既写出它不可一世的嚣张气焰和暗无天日的残暴行径,又写出徒有声势的虚弱本质和为时不长的必然趋势。“静”字,凝炼、概括,使人想见胡沙平息后的清平世界,朗朗乾坤;为君“静胡沙”又在“谈笑”之间,更见其成竹在胸,胜券在手,指挥若定,易如反掌之气概,读之心胸开拓,精神为之一振。
此诗的一个特色是用典精审,比拟切当。古人认为成功的用典应有三条:“易见事”、“易识事”、“易诵读”。(宋魏庆之《诗人玉屑·用事》)诗人连用二典,皆炼意传神,明白晓达,情境俱现,相映增辉,不愧为用典之上乘。全诗艺术构思,欲抑故扬,跌宕有致。诗人于前二句极写叛军之多且凶,国灾民难之甚且危,目的却在衬托后二句作者的宏图大略。局势写得越严重,就愈见其高昂的爱国热情和“一扫胡沙净”的雄心;气氛写得越紧张,就愈见其从容镇定地“挽狂澜于既倒”的气魄。这种反衬性的蓄势之笔,增强了诗的力量。 [《永王东巡歌其二》阅读答案及赏析]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b91d6ff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2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