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作为权力的审美:阶级惯习与品味》,欢迎阅读!
作为权力的审美:阶级惯习与品味
摘 要 在布迪厄看来,审美不仅是审美者生活情趣的被动反映,也同时是审美者有意识地标明并维持社会身份的手段。一方面,在社会客观的权力分配结构中,处于不同阶级的个体在不同的生活境遇中获得了不同的审美体验,形成了阶级间的象征性差异;另一方面,支配阶级掌握了对审美品味分类的权力,通过将本阶级的品味提升为高雅,被支配阶级的品味贬低为粗俗的价值观推广到整个社会,使之成为各阶级对审美差异体系的信仰,从而完成了支配阶级对被支配阶级的象征暴力。
关键词 审美;惯习;象征暴力
审美并非一项纯粹的精神活动,而是在日常生活的诸多细节中展开的。它不仅是审美者生活情趣的被动反映,也同时是审美者有意识地标明并维持社会身份的手段,在这个过程中,社会阶级间的不平等被笼罩上一层情趣的、品味的迷雾。本文将以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Bourdieu)阶级理论中有关阶层惯习与品味的理论为立足点,来分析审美是如何与权力相联系的。
一、预设的和谐:布迪厄的场域、惯习和实践
在布迪厄看来,“社会”之所以是可能的,个体之间主动的互动只是次要的方面,问题的关键在于个体所处的社会空间/场域,在以经验搭建起来的历史过程中就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一系列为人处世的法则,而处在这些场域中的个体就会将这些法则视为“理所当然”,并在实践中将法则铭记于经验感觉之中,也即形成惯习,使之强化并延续历史。个体之间主动的互动只是在表面上发挥了个体的能动性,但并不能在本质上改变由场域带来的惯习,反而会通过实践来加强这一惯习。
因此,布迪厄非常重视日常生活的言行中体现出的深层结构关系。这种结构关系通过外在的社会结构和内在的心智结构的“双向结构化”而形成:外在性的社会结构会被内化为心智结构,而内在性的心智结构也会被外化为社会结构,它们共同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里得到展现。
二、实践取向的阶级观
布迪厄的阶级观是实践取向的,认为阶级既是一种“存在”,也是一种“被感知”。在“存在”方面,场域是由附着于某种权力或资本基础之上的各种位置间一系列客观历史关系所构成的,对于个体而言,它是获得利益的强制性的门槛,对于社会而言,它是一种权力分配的结构。在“被感知”方面,在场域中获得的有差异的资源导向了各种实际的生活体验差异;同时,场域内的优势者对劣势者进行权力支配持续的合法性主要通过一系列的身体感、实践感得以完成,从而加深了人们对这种体系的信仰。
在日常生活中,阶级地位与阶级关系就体现在惯习所展现的品味当中。文化品味和生活方式表达的是一种象征性差异,作为人格的一种基本特征来加以认可和承认。支配阶级掌握了进行分类的权力,试图通过此类区分行为,尽可能在作为一种差异化系统的社会空间内占据更高的位置。于是,在客观层面上,品味与生活方式所表达的象征差异导向了一种资本的分配,引导社会空间中特定位置的占有者走向适合位置占有者的实践或商品;在主观层面上,它引导着位置的占有者如何去看待其他的社会位置。
三、作为权力的审美
布迪厄划分出了两类基本的阶级品味——追求奢侈、自由的品味,以及追求必需品的品味。支配阶级逐渐将社会结构和日常经验美学化,以一种悠闲自在的方式从摆脱世俗利益的约束中获得愉悦感;相反,大众阶级偏好具有实用功能、自然和非形式化的消费品。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阶级品味之间的差异并非客观处境的简单反映,而是在阶层的关系中被制造出来的,并形成了一种整体排斥:中上层阶级的审美情趣总是被社会文化视为高雅的、正当的,下层阶级的审美则总被认为是低俗的、越轨的。这样的口碑并非完全是由活动本身带来的,而更多的是因为中上层阶级掌握了所谓的话语权。支配阶级将自己提升到美学秉性的层次,而生活实际需求则被贬低到粗俗的地步,并试图将这种价值观推广到整个社会,从而维持阶级现状。大众阶层中的一部分接受了这种信仰,安于廉价的消费品,并认为自己的生活“本该如此”;而另一部分则抵制它,坚持属于本阶级的生活方式,以与支配阶级对抗。
我们可以看到,审美这样一项看似“自然而然”的活动在场域、惯习和实践三者的交互中被打上了权力的烙印。这里的权力并不是我们通常所想象的充满专制与压抑的权力,而是一种难以抵挡的风情。正是审美活动表面上的“去功利性”,以及进行审美活动时的陶醉,反而掩盖了深层次的结构性冲突,使中上层阶级对下层阶级的剥夺成为“理所当然的”,并通过对日常生活的实践感受固化了这样的阶级不平等。
参考文献:
[1]刘欣.阶级惯习与品味:布迪厄的阶级理[J].论社会学研究,2003,(6).
[2]吕鹏.生产底层与底层生产——从保罗·威利斯的《学做工》谈起[J].社会学研究,2006,(2).
[3]朱伟珏.文化视域中的阶级与阶层——布迪厄的阶级理论[J].社会科学辑刊,2006,(6).
[4]朱伟珏.象征差异与权力——试论布迪厄的象征支配理论[J].社会,2008,(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b8bb4c801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