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礼与《诗经》悼亡诗

2022-05-08 13:19:16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丧礼与《诗经》悼亡诗》,欢迎阅读!
悼亡,丧礼,诗经
丧礼与《诗经》悼亡诗

丧礼是生者哀悼死者的礼仪,当一个人结束了生命,他的亲朋会举行不同形式的活动来悼念死者,这些活动逐渐演变成丧礼活动。《》是在周代礼乐制背景下编纂的,因此,其中也贯穿了许多关于五礼的思想观念。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是中华文化的核心。通常我们所说的“三礼”,即《周礼》、《仪礼》和《礼记》,是记载和解释古代礼乐文化最权威的著作。根据《周礼?春官?大宗伯》中的记载,礼制的分工是:“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以凶礼哀邦国之忧……以宾礼亲邦国……以军礼同邦国……以嘉礼亲万民……”,将礼分为五类: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丧礼是凶礼中的一类,《周礼?春官?大宗伯》中有:“以丧礼哀死亡”,由此可见,丧礼就是哀悼和处理死者的礼仪,包括殓殡典馔和拜诵哭泣等礼节,具体有:殓、殡、葬和丧服、孝期、葬制以及吊丧、奔丧等方面的规范或者仪制,其制度复杂,仪式繁琐,规矩严格,很难一一尽述,但是其本质核心就是通过对死者遗体的处理,来表达对死者的敬爱之情和悼念之意。

《论语?为政》记载孔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

礼。”丧礼,是一个人离开这个世界最后一个重要的礼仪,《论语?学而》记载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可见,中国古代人民就非常重视丧礼,有很强的丧葬观念。从周代到现在,中国丧礼的传承一直在延续,成为中国传文化最富有特色的内容之一。将西周和春秋作为母体的《诗经》,不仅是中国史上第一部总集,同时也是研究西周至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风俗习惯等关系的重要史料。因此,我们研究古代丧葬习俗也可以从《诗经》悼亡诗中窥见一斑。

悼亡诗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广义的悼亡诗包括一切悼念死者的诗;而狭义的悼亡诗则专指悼念亡妻的诗歌。《文心雕龙?指瑕》中有曰:“潘岳之为才,善于哀文。”一般认为,悼亡诗起源于晋代的潘岳,但实际上,早在诗经时代就已经出现了悼亡诗,例如《邶风?绿衣》、《唐风?葛生》等这类作品,只是因潘岳写了悼念亡妻的三首《悼亡诗》而最早以“悼亡”命名,从而,悼亡诗在文人中间成为悼念亡妻的专称。悼亡诗作为一种传统的诗歌题材,它的产生是必然的,一个有生命的人终究都要走向死亡,有死亡就会让人产生悼念之情。那么,《诗经》中的悼亡诗是怎样体现丧礼制度的呢? 先看《小雅?蓼莪》: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维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我独何害! 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毂,我独不卒!

这首诗表达了孝子不能终养父母的痛苦和悼念双亲的感情。诗的开篇用了《诗经》中常见的手法,以两种植物“莪”、“蒿”起兴和自比,诗的前两章诗人比喻自己不成材,让父母失望,追念父母养育自己的辛劳,带有一种深深的自责的感情。本想好好侍奉父母,可是现实却事与愿违,父母已经过世,只能在诗中悲叹哀怨。因此自叹自恨,表达自己对父母的哀悼之情,感念父母对自己的恩德。对这首诗的解释主要有两种:“一是《毛诗序》:‘《蓼莪》,刺幽王也。民人劳苦,小子不得终养尔。’《笺》:‘不得终养者,二亲病亡之时,时在役所,不得见也。’二是方玉润《诗经原始》:‘此时为千古孝思绝作,尽人能识。唯《序》必牵及人民劳苦,以刺幽王,不惟愿涉牵强,即情亦不真。……又况言:民莫不?,我独何害,我独不卒者,明明一己所遭不偶,与人民无关也。’”[1]诗的第三章用瓶比作父母,以?比喻自己,写自己因为要出征而远离父母,离开的时候心里就惴惴不安,回来后果然发现自己已经成了一个无依无靠,没有归宿的人。第四章是本诗中最为感人的一章,诗人连续运用了六个“我”字写出了父母生育了自己,养育自己的艰辛以及对自己的慈爱,这些往事在诗人眼前一一浮现,更加突显诗人在想要回报父母的恩情时,父母已经不在的那种切肤之痛,真实的体现出诗人对这种痛苦的深刻体验,感情真挚感人。朱熹云:“言父母之恩如天,欲报之以德,而其恩之大如天无穷,不知所以为报也。”诗人用朴实却饱含真情的语言,用自己的亲身体验,为我们诠释了作为儿女要对父母尽孝的道理。诗的后两章则描写了自己在行役的路上饱经辛苦,再次痛心哀悼没有能赡养父母的遗憾,诗中没有直接说孝道是什么,却用最真挚的感情,最淳朴的语言给了我们一碗心灵的鸡汤。古代的丧礼重视的就是这种对死去亲人的一种悼念之情,诗人为我们诠释的就是这样一种怀念亲人的真挚感情。

再来看一首悼念亡夫的作品《唐风?葛生》: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予美亡此,谁与独息。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 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於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於其室。

诗的第一、二章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杂草蔓生、孤寂荒凉的墓地场景,接着用“葛”、“蔓”这类必须依附生长的植物,联想到自己心中所怀念的人,自


己爱的人孤独的在此长眠,却没有人相伴,自己哀叹爱人孤寂的同时也衬托出自己也同样孤单寂寞的`感情,用这样凄凉的环境来衬托自己内心对逝去亡夫的悼念之情。接着第三章又由到他的殓葬物品:“角枕”、“锦衾”他们依然华丽鲜艳,而爱人却“独处”、“独息”、“独旦”,不仅深刻的表达出对逝去之人的怀念,也叹息自己此时此刻也是孑然一身,孤单的活在世上。在这样凄清的环境中更加渲染了那份悼念之情,也表现出两人的情谊深重。诗的最后两章用“夏之日”、“冬之夜”表现出诗人度日如年,她想到自己在以后的日子里也会是独自一人忍受着这种痛苦的煎熬,用“归于其居”、“归于其室”来表明自己想在死后与心爱的人一同葬在一个墓穴中的心迹,以求能够在地下与丈夫长相厮守。这首诗表达出妻子对亡夫情感真挚,生死相依的感情,可见妻子在丈夫在世的时候,两人感情极好,才会有这种情思缠绵,深刻的悼念之情。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在诗中提到了“角枕”、“锦衾”殓葬用品,古代自从有了墓葬的习俗后,逐渐对死者所用的物品也形成了定制。如《周礼??玉府》规定:“大丧、共含玉、?衣裳、角枕、角?。”可见,当时已经对死者所用物品有了定制的习俗。同时,诗中也再现出当时人们存在着夫妻合葬的习俗。《礼记?檀弓》中也记载了周人夫妻合葬的习俗,可见,夫妻合葬这种礼制延续至今没有改过。但却稍微有一些不同之处:“那时夫妻合葬不仅同穴,而且同椁,取生死不离之意;后世所谓合葬只同穴而并不同椁,据朱熹说,那是因为古人椁大可容两棺,而今人椁小不能容的缘故。”

先秦人注重诗教,“学《诗》可以使人从感性上积累对礼的内涵、礼的作用意义的认识。”《诗经》大都是在叙事抒情中自然而然地体现出礼教的思想观念,拥有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也是诗教的一种表现。本文提到的《小雅?蓼莪》、《唐风?葛生》、就分别通过孝子对父母的悼念之情,表现了丧礼的真;通过妻子对亡夫的怀念,不仅表现了夫妇的真挚感情,也描写了丧礼殓葬精美器物。由此可见,丧礼与《诗经》中的悼亡诗是有融和之处,可以互相参考研究我国古代丧礼制度。可以说,“《诗经》悼亡诗表达了沉痛的哀悼之情和相思之意,是丧礼有力体现和精神载体。”[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b5fca3c81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5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