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秋思》公开课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九年级下册)

2022-09-22 22:02:2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渔家傲秋思》公开课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九年级下册)》,欢迎阅读!
优秀教案,秋思,渔家,开课,下册


渔家傲 秋思(教学设计

范仲淹

一、教材分析

我授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5课《词五首》中的《渔家傲 秋思》,由范仲淹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是一首抒怀词。当时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市)。这是当时第一首描写边塞题材的作品,也是宋代最早表现军旅生活的词作。 二、教学目标

本课时,我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点: (一)、能力目标:通过反复吟咏,培养学生结合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词的内容、情感及学生感悟诗歌意蕴的能力。 (二)、情感目标: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领会词中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激发自己的爱国情感。 三、教学方法

诵读感情法,熟悉词作的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学习一些诵读的技巧 感悟法:深入品读,体会诗中的人生体验、词人的思想内蕴。 四、教学重难点

1、利用想像、联想等方式培养学生赏析诗词的能力。 2、抓住重点词句感受词作意境品味词作的内涵。

五、教具和学具: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电脑、投影及课件。 六、课时安排:拟用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七、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影片介绍,使学生了解词作的创作背景

(二)通过播放影像资料,简单了解词作内容及诗歌朗诵的节奏变化。

(三)通过朗读竞赛,使学生熟悉词作内容,初步形成对词风的感性认知,步骤如下: 1.听读播放的录音,要求学生在下面跟读,跟读的同时注意字音,注意语调和停顿。 2.学生通过放胆大声自读,形成初步印象。

3.学生分组(每组5-6人)朗读,选出二人报名赛读,其它学生把自己的点评写下来。 4.学生点评。学生在点评的过程中,会谈到重音、语速、停顿,并涉及到词的内容和风格老师适当点拔、引导。

(四)自主学习,回答问题,并诗歌赏析

1、“塞下”与“秋来”分别点明了什么?塞下”点明了地点,“秋来”点明了时间。 2、“衡阳雁去无留意”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

3、从“四面”到“孤城闭”给我们描绘什么样一幅图景?描写边塞黄昏的苍凉景色。 4、“浊酒”和“家万里”分别写出了什么情况?浊酒”表明边塞生活的艰苦,“家万里”现了思乡之切。

5、“燕然未勒归无计”表达作者的什么心情?慨叹功业未建,边患未除,归乡无期。 6、“羌管悠悠霜满地”带给人什么样的感受?惆怅难眠。 7、本词最后一句采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互文 (五)问题探究


通过理解进一步把握朗读。步骤如下:

为了理解词的内容,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投影展示问题) 1 上下阕分别侧重写什么?

答:上片侧重于写景,下片侧重于抒情。

2.写的是何时何地的景色?哪个字统领了全部景色的特点? 答:描写塞下秋景 用一个“异”字统领了全部景色的特点。 3.都写了哪些景物?异在哪?

答:A、衡阳雁去无留意。“衡阳雁去”,实为“雁去衡阳”“无留意”这是突出边塞的异常苦寒——秋一到,雁就无留恋之情,这是与家乡大“异” 的。 B、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边声连角起”表明战事紧,“孤城闭”暗示敌人强恶,戒备森严。再加上群山连绵,狼烟落日,构成一幅边塞黄昏的苍凉景色。——这与内地的繁华的景象迥然有“异”的。 4.下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从哪些语句可以读出? 答:哀伤。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5.为什么会这样?词中哪句点明了原因? 答: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这是全词的核心,作者揭示了自己和征夫们的的矛盾心理:既思念万里之外的家乡,却又为家国未定,功业难成而不甘归退。

教师小结:.在寥寥几十字间,描写了景融入了情,将宏达广博浓缩在咫尺之间,真可谓是:古诗词哪!想让我不爱你可不容易! 6.同学们带着此情此意来配乐试背一遍 (六)板书设计



(七)作业:

1、请把这首词用散文话的内容表现出来。

2、课外积累:摘抄曾经学过的有关描写边塞风光和将士心情的诗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b54b309bc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8e.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