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给科研一片净土——科研越轨行为之反思》,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给科研一片净土——科研越轨行为之反思
作者:范红亚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0年第07期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研越轨事件的频频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术形象、败坏了学术风气、阻碍了科研发展。本文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了科研越轨行为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科研越轨行为 科学社会学 越轨行为
中图分类号:D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3-179-01
一、从科学社会学角度分析科研越轨行为产生的原因 (一)科学体制不完善会导致科研越轨行为的产生
1.科学规范不完善。科学家的行为规范是从科学家的价值观念派生出来的外在表现形式,它构成了科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征,支配着从事科学活动的人的行为。默顿把这些行为规范概括地总结为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和合理的批判性,并将其称为科学的精神气质。然而默顿理想中的科学规范与现实是存在一定反差的。
2.科学评价体制不健全。科学评价就是对科学工作者创造性劳动的仲裁,是对其科研成果的有效性、可靠性、科学性及其价值的评定,科学评价是科学奖励的基础,只有通过科学评价才有可能判定发现者和发明者的成果及其他们贡献的大小,才有可能对科学进行控制和导向,抵制科学活动中的越轨行为和不良倾向。
3.科学奖励制度的缺陷。科学奖励制度是科学运行的动力机制。其本质是对科学成果的社会承认。“对杰出研究的承认是支撑整个科学的社会的支柱。”其意义恰恰表明科学奖励制度,可以激励科学家们进行独创性的发现,从而促进科学的进步。科学奖励制度应该遵守普遍性原则,然而在事实中往往会受到马太效应、评审专家的个人偏见、奖励名额有限等因素的影响。就拿最吸引科学家的诺贝尔奖来说吧,往往受该项奖励制度的限制,一些科学家拿不到该项奖励。 4.科学的社会过程中存在问题。
(二)从主体来看,科研人员不注重学术道德的培养或无视自身“监督员”职责都会导致科研越轨行为的产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科学的社会化过程中,无论是实施者还是接受者,往往只侧重技术规范的传播或接受,而忽视学术道德素质的培养。这就使得科研人员缺乏学术规范意识,当自身角色利益受到损害时,往往就会导致越轨行为的产生。
(三)科学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产生越轨行为
从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科学的社会化、社会的科学化趋势日渐加强。社会对科学的要求愈来愈多。社会对科学家的要求不能只“为科学而科学”,还要从人类的实际利益出发,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国家在必要的时候用政治、经济等手段干预科学,这严重破坏了科学的自主性,致使科研人员难以集中精力搞学术。在各种责任和利益的驱使下,产生了大量的粗制滥造、内容拙劣的学术论文和成果。 二、控制科研越轨行为的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科学体制
1.建立相应的监督机构和组织,科学逐步规范化。科学属于专门的职业,具有不同于一般职业的特点。因此有必要设立专门的机构和组织对科研越轨行为进行有效控制。莫顿和吉伦认为科学在社会控制方面存在着四个方面的问题。评价专门职业服务的标准往往是模棱两可的;角色表现上相对低水平的透明度;职业同盟或专业同事间存在着密切的人际关系;专门职业者包庇那些违反了规范的同行。v因此,科学共同体对严重的越轨行为,必须有专门的机构和组织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监督机构和组织可凭借网络平台去更好的控制科研越轨行为的发生。
2.完善同行评价制度,推进学术自由。保护科学研究的自主性和科研人员的学术自由是科学共同体的天然目标, 也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从我国现状来看,科学界和学术共同体的独立自主性都较弱, 而且同行评议制度也都有待加强和完善。推进并完善国家科学基金会制度, 有助于在全国推广、建立更合理的同行评议制度体系, 逐渐确立学界的自主性并在未来更好地维护学术自由。
3.建立、健全科学奖励制度。巴伯(B.Barber)曾指出“如同货币使市场运转起来一样,奖励系统将使科学‘运行’起来了。因此,建立、健全科学奖励制度,综合运用好各种奖励方式是非常必要。
4.科学的社会化过程要逐步正规化、科学化。科学交流、科学合作和科学竞争是科学社会化的重要过程。因此加强科学交流、密切科学合作、促进科学的公平竞争是很重要的。在科学交流方面要建立科学交流的规范、构建理想的科学交流平台、形成良好的管理和政策环境。在科学合作方面要加强科学共同体内部监督。进一步树立科学的道德风尚,在公平基础上进行科学竞争。
(二) 加强科学共同体内部监督、制定合理的道德规范,同时注重舆论监督的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默顿指出:“科学研究,即使并不总是,但却很典型地是处在专家同伴的严格监督之下的……”努力发挥科研成员的潜在督察的功能。科学共同体也应该建立制定合理的道德规范,形成正确地舆论氛围。同时我们应该建立起舆论监督机制,将所披露的事件建立在客观的基础之上,不夸大、不炒作、避免人身攻击,保证正确地舆论方向。
(三)大力倡导科学诚信理念,加强科学道德建设,自觉抵制不良社会思想的影响
美国社会学家伯纳德·巴伯所说:“新科学家的培养,要包括比仅仅传授理论和技巧更多的东西,培养新科学家也一个有关科学价值的精细的道德灌输过程。”因此,我们必须很抓科学道德建设。有必要在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科研道德教育。在日常的科研工作中,科研工作者要树立严谨的治学态度、踏实的工作作风、求实的科研理念,不仅注重科研结果更要注重科研过程,从过程中杜绝科研越轨行为。同时,科研工作者还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自身修养,抵制外来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从思想上彻底铲除科研越轨行为的动机。
参考文献:
[1]刘珺珺.科学社会学.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2]朱进宁,方玉珍译.背叛真理的人们——科学界的弄虚作假.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b1fe833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c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