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曹全碑临摹高清大图_《曹全碑》技法讲座(连载》,欢迎阅读!
曹全碑临摹高清大图_《曹全碑》技法讲座(连载.1)
曹全碑临摹高清大图_《曹全碑》技法讲座(连载.1)
一、概述 隶书作为在中国书法史和文字史上一种承前启后的书体在文字和书法审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隶变”将中国的文字分为古文字和今文字两个大块,而隶书就成为其中的分水岭。隶书产生在战国末期,发展于秦和汉初,真正成熟于汉代,到汉末时隶书已经完全成熟并且应用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大量的隶书作品借此保存和流传下来,成为我国书法艺术中的宝贵财富。学习隶书从汉隶入手,既能起到一种溯本追源的作用,也能为以后学习楷行打下深厚的基础。而学习隶书就要选择一种极具代表性和可塑性的范本进行深入学习研究,这样才能起到举一反三和提纲挈领的作用,《曹全碑》在诸多的汉隶碑刻中就是这样一种极具代表性的范本。
《曹全碑》全称《汉�阳令曹全纪功碑》。此碑立于东汉灵帝中平二年 (公元185年)。碑高253厘米,宽123厘米,长方形,无碑额。碑身两面均刻有隶书铭文。碑阳20行,满行45字;碑阴分5列,每列行数字数均不等。明万历初年,该碑在陕西省�阳县旧城莘里村出土。在明代末年,碑石断裂,所以人们通常所见到的多是断裂后的拓本,原石现存陕西省西安博物馆碑林。
《曹全碑》为王敞等纪念曹全功绩而立。曹全,字景完,敦煌效谷人。此碑的碑文记载了东汉末年曹全镇压黄巾起义的事件,也记载了张角领导农民起义波及陕西的情况,反映了当时农民军的声势和�阳县民郭家起义等情况,为研究东汉末年农民起义斗争史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碑文主要记叙了曹全为弟分忧,弃官还乡,又遇禁纲,于家中隐居,光和七年再任郎中,拜酒泉禄福长等身世,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以张角为首的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声势浩荡。 此碑文字清晰,结构舒展,字体秀美飞动,书法工整精细,以细劲而流动的线条,精巧而隽丽的结体,秀美而悠长的笔势,处处表现出一种飘逸、圆润、俊秀之美,充分展显了汉隶的成熟风格。此碑还充分利用波势的俯仰强化节奏的起落来突出飘逸流动的美感。同时,这也是目前我国汉代石碑中保存比较完整、字体比较清晰的少数作品之一。
1
二、临习要点
我们在临习《曹全碑》的学习中,除了要对碑帖本身的历史评价和来龙去脉进行较为深入了解外,对字帖版本的优劣也要有所甄别。在学习中不能信手临摹,在甄别好版本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对它同时代和前后相延续的汉碑以及墨迹也要进行适当的比较。如清人杨守敬在《平碑记》中就说:“汉隶如《开通褒斜道》、《杨君石门颂》之类以性情胜者也;《景君》、《鲁峻》、《封龙山》之类,以形质胜也;兼之者唯推此碑《曹全碑》,要而论之,寓奇险于平正,寓疏秀于严密,所以难也。”从这些评价和实践中可以认识到《曹全碑》所达到一种真正大美境界,也是汉代隶书卓绝气象的体现。下面说说临习《曹全碑》需要注意的几个具体问题。
第一,不要用毛笔试图完全表现出碑中范字的点画效果。凡是碑刻拓本,从字的勾勒上石到装裱成册,其间要经过十多道工序。每经过一道工序,字迹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失真。如果再加上碑石的长期风化损泐,字迹就会越来越失真。虽说《曹全碑》刻工精良,字迹相对清晰,但也有部分点画斑驳和风化,比如某些过细或过粗而不成比例的点画、某些彼此失去关联而不协调的点画,这绝对不是字帖的本来面目。青少年朋友在临习时千万不可误解,不要刻意去模仿字帖的某些走了样的点画形态。正确的做法是拿到帖后先仔细揣摩、研究出碑字本来的用笔原则及方法,再用笔墨去表现点画应有的形态和韵味。
第二,对于极少数体式欠佳或很不规范的字不要去学。《曹全碑》的碑文有两千多字。再出色的书家书写这样长的碑文,也不可能字字珠玑,对少数字处理失当而写得不美观是难免的。特别是对于《曹全碑》而言,由于年代久远,碑石的某些字有些风化,甚至有些字残缺不全,这样的字显然不足为范,建议书法学习者要取法乎上,不可不分好坏,不动脑筋地一概照临。
第三,以横扁取势是《曹全碑》的一大特点,正因如此,对于那些字形极扁的字,在临习时要心中有数,注意体察单个字的形态,以及和它四周相邻的字的形态,要掌握好分寸,同时也要明白只是说以扁势为主,其实作者在书写中因字赋形时,并不乏一些长方字形出现,不可不论字形结体而一味将其压扁。 第四,初学者临习《曹全碑》容易用笔熟滑而无骨,意态媚而流俗,当纵时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aebbd8103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