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新诗简介》,欢迎阅读!
新诗简介
(一)新诗与新诗的产生
在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诗歌(包括诗、赋、词、曲等)曾取得很高的成就。但到了近代,古典诗歌的创作逐渐走向僵化,“滥调套语”充斥,“无病呻吟”的倾向相当普遍,古典诗歌所使用的词汇与现代口语严重脱节,它在形式上(包括章法句式、对仗用典以及平仄(ze)韵律上)的种种严格限制,对诗歌表现不断变化而日益复杂的社会生活,表达人们真实的思想感情,造成极大的束缚。 我国的新诗产生于五四运动前后,是指有别于古典诗歌的、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新诗摆脱了古典诗词严整格律的束缚,比较适合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感情。实际上,新诗革命成了“五四”新文学运动最先开始的、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五四运动以来,新诗一直成为中国现代诗歌的主体。
(二)新诗诗体
1、新诗初创阶段的努力,以废除旧体诗形式上的束缚,主张白话俗语入诗,以表现诗人的真情实感为主要内容。因此,当时也称新诗为“白话诗”、“白话韵文”或“国语的韵文”。1917年2月,《新青年》2卷6号刊出胡适的白话诗词8首,是中国新诗运动中出现的第一批白话新诗。第一本用白话写的诗集是胡适的《尝试集 》(1920)。而最早从思想艺术上显示一种崭新面貌,并为新诗地位的确定做出重大贡献的,是郭沫若的《女神》(1921)。
2、新诗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受到外国诗歌较大的影响。这对新诗艺术方法的形成起了积极的作用。许多诗人在吸取中国古典诗歌、民歌和外国诗歌有益营养的基础上,对新诗的表现方法和艺术形式,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产生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多种艺术潮流,出现了自由体、新格律体、十四行诗、阶梯式诗、散文诗等多种形式。众多诗人的探索和一些杰出诗人的创造,使新诗逐渐走向成熟和多样化。
(三)发展历程及主要流派
1、早期新诗:起始于新文化运动时期。 主要流派包括:
(1)湖畔派(因该流派诗人多聚集在西子湖畔而得名),“爱情”是湖畔派
吟唱的主要内容。
(2)新月派(提倡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写作),代表诗人是徐志摩、方令儒、朱湘、闻一多、林徽因等。代表作品:徐志摩《沙扬娜拉》《再别康桥》,闻一多《死水》《静夜》,朱湘《采莲曲》等。
(3)象征派(具有独立的象征主义特征)。
(4)现代派。这一流派的诗歌成就较大,对后世的影响也比较深远。他们坚持“纯诗”的概念,主张借鉴西方现代艺术手法,重视诗的思维、情绪,但并不注重诗的音乐性和外在的格律形式。
代表诗人有戴望舒、何其芳等。代表作品:戴望舒《雨巷》《我用残损的手掌》,何其芳《预言》《花环》,卞之琳《断章》,废名《十二月十九夜》等。
2、改革年代:起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的一个时期。
这个阶段最大、影响力最深远的诗歌流派是“朦胧诗派”。朦胧诗派的诗歌创作被称作第二个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中国诗歌的新生。
主要代表诗人有北岛、舒婷、顾城等。代表作品:北岛《回答》《一切》《宣告》《十年之间》《黄昏,丁家滩》,舒婷《神女峰》《致橡树》《墙》,顾城《一代人》《远和近》《感觉》《弧线》《小巷》等。
3、网络时代。
泛指在网络上,用个人博客写诗的一个群体。 (四)鉴赏方法
鉴赏诗歌应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同时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感受充溢于作品的真情。
诗歌与青年有天然的联系,青年人喜欢用诗的语言来表达丰富的情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a4e75a77c1cfad6195fa7f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