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嵇康乐论的历史背景和哲学基础》,欢迎阅读!
嵇康乐论的历史背景和哲学基础
【摘 要】:嵇康是魏晋著名音乐家,其乐论在音乐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魏晋时期的政乱、文化割刈和玄学对嵇康有重要影响,理解他的音乐思想,必须和这些历史文化背景和哲学基础联系起来。
【关键词】:嵇康; 乐论; 玄学
嵇康,魏晋名士的标志性人物,不仅是玄学发展史上第二阶段的代表,而且以其杰出的文学创作成就成为竹林七贤的领袖人物。他同时还是著名的音乐家,有高超的弹奏技巧,被害前一曲神秘的《广陵散》激愤昂扬,流传千古;音乐创作方面的代表作是四首琴曲:《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合称《嵇氏四弄》;他对音乐形式美感有强烈的感受力,特别是对声与情感关系的见解石破天惊,表现了他思想家的深刻性和音乐家艺术眼光的敏锐性,《琴赋》和《声无哀乐论》是他音乐理论的体现。《琴赋》被称为音乐诸赋之冠,《声无哀乐论》突破儒家传统,大胆地提出了声无哀乐的看法。
嵇康的音乐思想反映了他对音乐和谐性质和音乐形式美的独特领悟和感受;他对音乐欣赏过程中主客关系的看法,对当今我们认识音乐这门艺术和音乐欣赏心理都有重要的意义。嵇康乐论更重要意义在于他突破传统的看法,坚持”音声有自然之和”、声无哀乐的音乐观,把以秦客为代表的传统儒家乐论作为批驳的靶子,通过批驳声有哀乐而否定观乐知政、音乐亡国的论断,从而把音乐从功利主义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对音乐学科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嵇康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其实骨子里是相信礼教的;他向往自然无为、宁静淡泊的精神理想和大朴未亏的远古社会,却处在征伐杀戮、党同伐异的时代。嵇康的思想是矛盾的,分裂的,他的音乐思想也扑朔迷离,历来研究者对嵇康音乐思想的理解有不同的看法。要真正理解嵇康的音乐观必须从他音乐观产生的根源上来把握,必须对嵇康的整个思想、特别是哲学思想及当时的文化背景有准确的把握。
汉末社会群雄割据,战乱频仍,汉室衰颓,大一统的帝国走向分裂,维持汉王朝的儒家思想也走向了崩溃的边缘。以东汉党人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他们忧道忠君兼济天下,坚持儒家人格理想却遭到了惨烈的党锢之祸,残酷的现实使士人对儒家的生存方式和人格理想产生了怀疑。曹魏政权从明帝开始就出现了政治腐败,到正始年间,曹爽擅权,排斥异己,而拥有强大军政力量的司马氏集团也对政权觊觎已久,双方明争暗斗,终于在正始十年发生了高平陵政变,司马集团夺取政权,把曹党消灭殆尽,然后又打着名教的幌子,诛杀名士,以至”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社会政治环境极为残酷和荒谬。政乱中的文人在抒发人世无常、人生苦短的感慨的同时,急需一种理论和哲学来拯救苦难的心灵。老庄思想恰好满足了动乱时代文人士大夫的心理需求,满足了魏晋士人重新选择生存方式、重铸理想人格的愿望,于是就产生了魏晋玄学。
西汉时期,朝廷为选拔人才建立了地方察举制度,东汉至魏晋地方察举制度基本上沿袭西汉的做法。据《后汉书·许劭传》记载,汝南名士许劭兄弟每月都要选一个题目清议一番,被称为月旦评,可见当时人物品藻已经成了名流清议的重要话题。魏晋名士继续汉末的清议之风,但清议的对象有所转移, 他们谈论的内容从评议人物转到讨论才性、辩论老庄哲学,于是清议变成清谈,并且分化成两派:玄谈派和名理派。
玄谈派谈论的主要是玄远的老庄思想,名教与自然的关系是他们最重要的论题。名教与自然分别源于儒道两家,其后历经发展与流变,各个时代有不同的内涵。”笼统地说,’名教’就是把符合封建统治者利益的政治观念、道德观念等立为名分,号为名节,制为功名,以之进行教化,以辅助统治者实施政治与思想的统治,名教的滋生是王权政治的需要。”[1]而”自然”则是指宇宙本体,既包含宇宙自然界本身,也包含支配自然界的内在本质规律,也是世界万物的本然状态,是与名教相对立的概念。魏晋时期整个玄学的发展学术界一般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魏正始年间何宴、王弼的老学,他们以道释儒,企图调和儒道,提出名教出于自然,为当时的政治统治寻找哲学根据,一般称为”正始之音”,属于贵无 派。第二时期是魏末以嵇康和阮籍为代表的老庄学,他们认为以名为教是对事物本然状态的破坏,要求越名教而任自然。竹林七贤更多地吸收了庄子的人生哲学,重在个体理想人格的建构,他们的思想一般称为竹林玄学。第三时期是西晋玄学,这又可以分为两派,一个是元康时期的放达派,以谢鲲、胡毋辅之等为代表,整日纵情越礼,饮酒取乐,是一批颓废的文人;另一派是郭象的庄子学,但郭象的庄学却发挥了裴頠的崇有论,反对老子的无中生有,认为”造物者无主,而物各自造”,”有”皆是自生自化,属于玄学的独化自生派。第四个时期是东晋玄学,以张湛的《列子注》为代表,调和了何王的贵无论和郭象的自生独化论。嵇康等竹林七贤的哲学处在贵无论和崇有论转折的关键时期,在玄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魏末政治环境的特殊产物。
魏晋玄学除了讨论名教与自然的关系之外,还讨论了一些其他问题,如圣人有情无情论,养生论,言意之辩等问题,这些都对嵇康的音乐美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名理派也谈老庄思想,但以刑名家为主,在处事行政方面更多保持法家精神,但不反对儒家,其代表人物是傅嘏、刘劭、钟会、裴頠、孙盛等。名理家的著作主要有魏文帝的《士操》一卷(已完全散亡),刘劭的《人物志》三卷,姚信的《士维新书》十卷(只剩下几条保存在《意林》)以及作者失名的《形声论》一卷等。由选人任人引起的关于才性问题的讨论是名理派谈家的主要话题。才指才干,性是性情,这两个的实质是否相同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世说新语·文学》注引《魏志》说,”尚书傅嘏论同,中书李丰论异,侍郎钟会论合,屯骑校尉王广论离,文多不载。”可知当时参加讨论的人很多,所谓的同异离合,显然是分成了四派。后来钟会把这四种意见集中起来,写成了《四本论》,可惜已经失传。
名理派对嵇康音乐思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名实关系上。汉代人物品评由于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a028a5214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6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