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管理人性假设的本质及特征

2022-12-17 22:29:2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等教育管理人性假设的本质及特征》,欢迎阅读!
教育管理,假设,本质,人性,特征


高等教育管理人性假设的本质及特征

【摘 要】 教育学人性假设日益丰富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领域中的人性假设研究也在不断发展,但是,却让我们越来越陷入人性假设讨论的迷雾。高等教育管理领域中如何将其人性假设从教育学和管理学中剥离,凸显高等教育管理人性假设的特殊性,需要从科学假设的角度出发探究人性假设的本质,进而分析得出高等教育管理人性假设的本质及其主要特征。



【关键词】 高等教育管理 人性假设 本质 特征

人性假设是奠定高等教育管理的认识论基础,决定着高等教育管理的价值取向、管理策略以及管理工具的选择。随着高等教育管理实践的发展,对高等教育中人性假设问题的探讨,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必须深入思考的基础问题。当前,教育界对人性假设问题探讨得越热烈越使得我们仿佛深陷迷雾,在学者们给出的有理有据假设中,人们不知如何选择真相,也就无从面向管理践。人性假设从何而来,应该发挥何等功用,其局限及其修正路径如何选择,只有将这些基本问题作进一步梳理,才能让高等教育管理中的人性假设理论推进高教育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创新。



1 教育人性假设以及当前高等教育管理人性假设的研究取向

1.1 教育领域:人性假设相关研究日益攀升、主题相对集中

在中国知网教育社会科学综合栏目中以人性假设为主题词,20012011十年间的文献进行搜索,共获得文献110篇。对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发现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对人性假设的研究正逐渐攀升(见下图)



研究主题的取向上主要是对教育学人性假设基本理论探讨,提出的观点有人性善恶论人性生成性比较利益人知性人智性人等等。鲁洁提出,从人的实然与应然的两重性结构中,衍生出了一系列相互否定的人性特征。如:他既是预成的,又是生成的;他既是现实的经验的存在,又是理想的超验的存在。[1]由此,人性生成性假设逐渐成为教育学人性假设理论的重要一支。性生成性假设强调教育完人成人使命,同时也强调主体的能动性,后期的一些研究知性人智性人等,基本上是对这种假设的丰富。这一教育学人性假设探讨改变了教育的一系列价值观,推动了教育改革。



1.2 高等教育管理领域:与教育学等人性假设的错位与发展。在高等教育理领域,人性假设研究呈现两个趋势,一是将管理理论中的人性假设迁移到教育管理中,教育中主体的人性假设进行演绎,主要是借用管理学中关于各种人性假说,嫁接到高等教育管理领域中。二是对教育管理中主体的个性化人性进行推演,这其中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从教育管理的全视野出发将教育主体(包括教师、学生)的人性假设进行高度抽象整合。如有学者提出知性人假设,教育学的人性假设对于学科转型至关重要。如果同样以学生的可塑性作为人性




假设,高等教育学最终仍然难以避免地会成为高等学校的‘教学之学’;如果考虑到大学里高深知识的特殊性,以知性人作为本学科的人性假设,高等教育学便有可能转型为一门专门研究如何在大学里进行高深知识生产传播与应用社会科学”[2]这一尝试已经试图分离高等教育学和教育学之间的人性假设,凸显高教育学人性假设的特殊性。还有学者提出学术人假设,指出学术人是指以传播、应用和创新知识为己任,以发展学术、追求真理为目的的一类群体。他不仅是社会的一个成员,同时又是一个特殊社会阶层的成员。他是一个集合概念,是学者、知识分子、教授、理念人、思想者、研究者等特殊群体的共同抽象……学术人表现出真理性、公共性、超功利性、自律性、创新性、自由性、学团性等特征。”[3]可以看出的是,这两种人性假设都是从高深知识的哲学角度出发演绎人性假设的。另一种是将部分群体独立出来,如提出高校教师事业人的假设,认为高校教师属典型的事业人,主要基于以下理由:①教师是太阳底下无法再优越的职业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职业性质促使高校教师确立创造精神财富、历史文明、推进科技进步、实现自身价值的事业定位;②近年来高校教师待遇的大幅提高,基本解决物质生活需要,进一步巩固其作为文化精英社会位,为其追求事业发展和自我实现提供了良好条件;③在保持文化宝库的社会色的同时,高校又成为科技创新的重地,科研、教学社会服务的多重工作形式最全面体现了事业人的价值实现路径。④高等院校自由、开放的人文环境和学无止境的事业前景为教师不断进取创造了广阔的空间。[4]



从总体来看,目前高等教育管理领域人性假设研究繁多,突破性研究凤毛麟角,但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并不显见,高等教育管理中如何选择人性假设面临一个模糊局面,有必要重新廓清人性假设概念。



2 科学假设视角认识人性假设基本概念

2.1 科学假设概念及其特征。现代汉语词典对假设的定义是,科学研究对客观事物的假定性说明,假设是根据事实提出,经过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就成理论”[5]这也即逻辑学中提出的科学假设概念。科学假设指的是科学研究认识活动中为探索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而提出的初步解释,称之为科学假说(以下一般简称假说)科学假说是以事实材料和科学原理为依据,对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宏观现象或重要事物的存在方式、产生原因等所作的初步的猜测性解释。”[6]基于这些基本判断,可以推断出科学假设的四个特征:第一,假设主要是基于事实;第二,假设是尚未得到验证的推断;第三,假设经由事实动态发展而不断变更;第四,假设经由实践检验证明为正确的才能成为理论



2.2 对人性假设的认知。人性假设亘古有之,是一个历久弥新的哲学命题,究其根本是对人何以为人的追问,是人对自身终极价值的关怀。有学者将人性假设定义为一定历史阶段的人的活动,有着多方面的规定和表现层次,特定的主体依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将某些方面、规定、层次剥离出来,将某些方面孤立出来,突出并加以夸大和规定化,进而把它作为理想是的普遍表述,这就成了先天固有的人性。这种以一定的价值观为取向有选择的反映、实际上是理念在先的向度反映,‘摄映’特定的主体又把这种摄映构建的人性作为不证自明的‘公设’,作为推到现实人的活动的‘是’或‘应是’的大前提。”[7]这种不证自明




的说法在古代先贤对人性假设的理论中得到印证,如孟子性善论、荀子的恶论,苏格拉底人性的本质在于理性等等,都是非演绎推理的结果。但是,随着近代科学主义的兴起,以心理学学科为代表对人性假设进行理性的探讨成为主流,不证自明越来越不为人们所接受,在管理学领域,以实验方法推动人性假设理论的发展已经成为主流。在霍桑实验特里斯特对煤矿工人的研究以及以后的诸多实证研究中,诞生了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杂人假设等,直至今日在管理界兴起的知识人文化博弈人的人性假设,大部分都是基于实验中的新发现成为人性假设的前提。由此观之,我们至少可以从中得出一些认识:第一,当前对人性假设的研究至少对人性假设的界定存在误区,而误区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正确认识科学假设的本质,科学假设不是价值有涉的先导性假设,而是基于事实的分析,事实是对现实世界或实验而发现的人类目前知识无法解释的新现象,进而推导出新的人性假设。第二,还应该认识到,不同学科领域的人性假设服从于对不同领域的本质和规律的探讨,其发现的逻辑思维和目的指向都是不同的,产生的理论也是不同的。第三,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在人性假设和物性假设的区别上,人具有超物的一面,正如康德所言,人能够具有‘自我’的观念,这使人无限地提升到地球上一切其他生命的存在物之上。”[8]正如因此,人性假设既有对实然状态的发现,也有对应然状态的描摹。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9cf6bf3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9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