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翻译法”在考试中非常实用

2022-11-19 13:19:1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八字翻译法”在考试中非常实用》,欢迎阅读!
译法,八字,非常,实用,考试
“八字翻译法 ” 在考试中非常实用

要翻译文中的句子,首先要明确翻译得好的标准。大家不会忘记,对于怎样 才能翻译得好,语文教材的编者曾借严复关于外文翻译的标准把它表述为“ 信、 达、雅”三个字。“信”,就是准确, “达”,就是通顺,“雅”,就是有文采。 其次要懂得翻译的的要求。文言文翻译要达到 “信、达、雅 ”的标准,应该以直 译为主,以意译为辅。所谓直译,就是要求 “ 字字有着落 ”,所谓意译,就是要 求在不能直译的时候,讲出字词的大意即可。 “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 ”,是 对翻译的要求,也是翻译的原则,这是大家 不应该忘记的。

明确了翻译的标准和要求之后,还应该掌握翻译的方法。对于翻译的方法, 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 “留、删、变、换、调、补、凝、扩 ”等八个字。

留,就是保留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如人名、地名、官名、年号、器物名等。 例如,“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 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姚鼐《登泰山记》)一句,句中 “乾隆 ”等下 画横线的词语,由于古今意义相同,翻译时均予保留,不用翻译。这样,这句就 可以译为: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冒着风雪,经过齐河、长清、穿 过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越过长城的城墙,到达了泰安。

删,就是去掉没有实际意义、现在已经不用的词语。 例如,“ 夫祸患常积于 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岂独伶人也哉? ”(欧阳修《伶官传记》 )一句,“夫” 字是发语词,为的是引起议论,没有实际意义,翻译时可以去掉。这句应这样翻 译:“祸患常常由于微小的事情积累(起来),而聪明勇敢的人多是被自己所溺 爱的事物所困挠。 ”除了“夫”字外,还有 “盖”、“若夫”等引起议论的句首 虚词,以及其他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翻译时也都可以去掉。

变,就是把古代汉语的单音词变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词。 例如,“师 者,所以 传道受业解惑也。 ”(韩愈《师说》)一句中的粗体字都是单音节词,翻译时, 可以依次把它们翻译为 “老师”、“传授”、“道理”、“教授 ”(“受”通“授”), “解决”、“疑惑 ”等双音词。整句应译为: “老师, (是)靠(他)来传授 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

换,是把一些词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词语, 换成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当的词语。 例如,“安能屈豪杰之流, 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张溥《五人墓碑记》 一句中,“安”字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 “平安”、“安稳 ”、“安装 ”等意思, 而它在本句中却是 “怎么”的意思,两者大相径庭, 翻译时,要把它换成“怎么 ” 一词,否则就会语意不通。 所以,这个句子应这样翻译: 怎么能让英雄豪杰屈服, 在他们的墓道扼腕长叹,抒发自己的感慨呢?

补,就是补出省略的成份。古代汉语省略的成份比较多,通常有省主语,省 谓语,省宾语,省介词等。翻译时要把它补出来,而且用括号表示。例如:

1、省主语: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1 / 3




2、省谓语: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

3、省动宾:不赂(秦)者以赂(秦)者丧。(《六国论》)

4、省介宾:成视,庞然修伟,自增惭作,不敢与(之)较。(《促织》) 5、省介词:荆州之民附操者,逼(于)兵势耳。(《赤壁之战》)

调,就是翻译时,把倒装句的句序调整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的句子。例如

1、谓语前置: “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应译为:你太不聪明 了。) 2、宾语前置:大王来何操?(《鸿门宴》,译为:大王带什么东西来?)

3、介宾前置:微斯人,无谁与归?(《岳阳楼记》,译为:没有这样的人,我 谁同道呢?) 4、定语后置:计未定,求人可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 计策没 有定下,

寻求能到秦国出使的人,没有得到。)

5、介词结构后置:公与之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可译为:鲁庄公跟 他在长勺交战。

凝,就是把铺陈的句子适当浓缩。例如: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木兰诗》),两句的意思差不多, 翻译时 可浓缩为:问女儿想的是什么。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孔雀东南飞》),这两句互相解 释,可浓 缩为:东西左右都种着松柏和梧桐。

“ 有席卷天下 ,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过秦 论》) 一句,几个分句意思都相似,可浓缩为:有并吞天下的雄心 壮志。

扩,就是把引用的典故或言简意赅的词语适当展开。例如:

“孔子曰: ‘何陋之有? '”(《陋室铭》)一句中, “何陋之有? ” 是个典 故,翻译时,应适当把它展开,译为:有君子住在里面,有 什么简陋呢? “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滕王阁序》)一句,加横线的词语语意 很丰富: “东隅”是指** 出处,表示早年, “桑榆”指** 落处,表 示晚年。翻译时应该 适当扩展,可译为:早年的时光已经消逝,如 果珍惜时光,发奋图强,晚年还 并不算晚。

除了按照上面所讲的用“ 八字法去翻译之外,我们还应该掌握一些常见的固 定句式,例如:

1 “如……何”、“奈……何”、“若……何”(表示“怎么样”、“为什 么”、“什么 ”)。

2 “孰与” 、 “孰若” (表比较或选择的疑问句,相当于 “…… 与……相比, (哪个) ……” )。

3 “谁……者”(表疑问,相当于“……者谁”)。 4 不…… 乎” (表示疑问) ,等等。

另外,大家还应注意,翻译古文不能离开上下文,不能够离开具体的语境, 否则,就会容易生搬硬套,文不达意。

2 /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96f44ffd2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2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