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气节》,欢迎阅读!
气节
作者:艾弘
来源:《求知》 2018年第5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孔子《论语·卫灵公》
【释义】凡有志气和有道德的人,没有哪个是为了求生而失德的,只有以生命来争取真理的。
【作者简介】孔子,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写作背景】《论语·卫灵公》本篇包括42章,内容涉及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以及孔子在其他方面的言行。其中著名文句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小不忍则乱大谋”“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当仁不让于师”“道不同,不相为谋”等。
【现实意义】“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表达了孔子将“仁”的目标看得高于一切,甚至比生命还要重要的一种信念,一种气节。气节是指志气和节操,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是“生乎由是,死乎由是”的德操,是坚持正义,在压力和威胁面前不屈服的品质。
中国传统文化的修养论,就是要人们求放心,坚守自己人之为人初心的气节。经过世代的培育、弘扬和传承,气节成为数千年来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弱而复强、衰而复兴的灵魂和脊梁。在命运的颠沛中,最能看出一个民族和一个人的气节。艰难危及之秋、生死存亡之际都是检验人的气节的时候。孔子言“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在中华民族危难之时,锻造了许许多多坚守气节的仁人志士。毛泽东曾用“骨气”这个词来称呼气节之士,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并举闻一多、朱自清、瞿秋白等……都有资格称为有骨气的中国人。在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正是靠“朝闻道,夕死可矣”的信念,“英雄生死路,却似壮游时”
的赤胆忠心和壮志豪情领导中国人民夺取了胜利,中国共产党实现了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
气节之所以可贵,是因其超越了苟且的生活,把精神追求看作人的本质。人都有求利之心,都有物质需求,但是在面对物质利益时,要“见利思义”,要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境界。
对领导干部来讲,是不是有气节决定了其是否具有抵御诱惑的能力。领导干部随着权力的增大,诱惑就会多起来。面对诱惑,丧失了气节,就会沦陷、堕落,很多出了问题的领导干部都是从小节开始突破防线,被拉下水,走上不归之路的。相反,领导干部有了“义以为上”的气节,面对诱惑,就会检视其是否合乎“义”,就会具有抵腐的定力,不会因贪图物质利益而丧失人格,也就能够挡得住各种诱惑。
作者单位:北京行政学院
责任编辑:朱 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96a191ca3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b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