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雁门太守行赏析》,欢迎阅读!
《雁门太守行》赏析
一、 文学常识
1、李贺,字长吉,世称“诗鬼 ”,唐 代中期浪漫主义诗人。 2、写作背景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加剧 ,李贺生活的年代正好是朝廷讨伐叛军最激烈的年代。“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曲名,后人多用来写边塞征战之事。)这首诗写的就是平定藩镇叛乱的战争,表现了边城将士苦战报国之意。 二、 划分朗读节奏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色/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辗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三、 理解诗意 1、解词
摧:毁。 甲,指铠甲,战衣。 向日:迎着太阳。 向:向着,对着。 开:打开,铺开。 凝,凝聚。 临:逼近,到,临近。 声不起:形容鼓声低沉;不响亮。 报:报答。意: 信任,重用。 君:君王。 2、诗意
敌军似乌云压进,危城似乎要被摧垮。阳光照射在鱼鳞一般的铠甲上,金光闪闪。号角的声音在这秋色里响彻天空;塞上泥土犹如胭脂凝成,夜色中浓艳得如紫色。寒风卷动着红旗,部队悄悄临近易水;凝重的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扬不起来。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四、 主旨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激烈的战斗,表现了守城战士英勇杀敌,誓死报国的决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誓死报国、建功立业的情怀。 五、 内容理解
1.这首诗以什么为顺序? 以时间为序。
2.作者在诗中给我们描绘了哪些画面? 全诗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是前三联,写了三个画面:
一是敌军围攻,守军戒备森严;
二是写战场厮杀,血流成河的悲壮画面; 三是写援军夜晚偷袭敌营。
第二层是第四联,诗人笔锋一转,由战争的场景转向了抒发豪情壮志。 六、赏析:
1、“黑云压城城欲摧”,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渲染了大兵压境的紧张气氛和危机形势。
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运用比喻、夸张和象征的手法,渲染了大兵压境的紧张气氛和危机形势;赞美了城内的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高昂士气。
3、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号角震天、短兵相接、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 4、请设想“半卷红旗”的景象,说说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要表现什么?
半卷红旗临易水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5、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忠君报国和建功立业的思想情感。 6、文中引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引用了黄金台的典故。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之士。
诗人引用这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忠君报国和建功立业的思想情感。 七、分析这首诗的色彩表现艺术。
这首诗可以说是用奇异的色彩组成的,黑云、甲光、金鳞、燕脂、夜紫、红旗、玉龙,一系列变幻莫测的光和色组成了这幅战场的图画。这不仅从色彩上描绘出鲜明如画的战场景物和紧张激烈的战斗氛围,也加浓加重了战场悲壮的色调,有力地烘托出人物壮怀激烈的爱国感情。
八、理解默写 (一)、理解性默写
1、写景又写事,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句子是: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2、分别从声色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的句子是: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3、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的句子(即主旨句)是: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二)、填空
1:此诗以( 时间 )为顺序描绘了一场激烈的战斗,诗中“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荆轲“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种壮怀激烈的豪情。 2.此诗描写战斗的场面,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选用( 黑 )( 金黄 )(红 )( 紫 )等色调浓艳的词语,极力渲染浓重悲壮的意境:也用了( 压 )( 摧 )( 凝 )等动词努力烘托战争紧张激烈的气氛。 九、有关战争的古诗文
1、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4、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
5、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6、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左传-曹刿论战》)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8b6224c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4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