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学视角下《道德经》的和谐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社会学视角下《道德经》的和谐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作者:邱万安
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8年第02期
内容摘要: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题中之义,需要汲取优秀传统文化。《道德经》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和谐思想,在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自身、个人与他人、个人与国家、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方面,为今天的人们提供诸多富有价值的观点。
关键词:社会学 《道德经》 和谐思想 当代价值
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主流思想,也是时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之一。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当前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阶段性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作为一项事关伟大事业发展全局的任务,需要理论界从学术和实践的角度全面而深刻地研究,也需要人们从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中去发现、继承和弘扬。集道家思想之大成的《道德经》,包涵着丰富的和谐思想,不仅对既往的中华文明产生过积极的作用,也能够为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益的借鉴。 人与自然和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老聃从三个角度进行了阐述。第一,人产生于自然,换句话说,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该句话说明了“道”乃万物之宗,人与自然都根源于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概念“自然”,不是自然界之意,而是“事物本来状态”之意,其中的“天”“地”表达的才是自然界,居于“道”之后,但却产生于“人”之前,就很清楚地说明了人与自然在历史起源上的先后顺序。第二,人与自然是平等的。“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聃把道、自然同人并列,反对把人类凌驾于自然之上,告诫世人不可以宇宙的主宰者自居。第三,人要效法自然界,切不可盲干。“人莫之命而常自然”,告诉人们自然界有着自己的规律,不是人类所能控制与驾驭的,人类对待自然的最好办法就是“常自然”,即遵循自然界的规律;“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在自然面前,人类的力量是有限的,因为自然万物按照既有的方式发展变化,人类只可“辅助”,不能够恣意妄为,而应该以自然为师,尊重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上述《道德经》中“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启示我们: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无论是哪一个主体,都要敬畏自然,务必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理念,“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绿色行动,有节制有计划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积极主动地保护自然环境,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恢复或保持绿水青山,从而为子孙后代提供足以永续发展的条件,为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空间和足够的资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个人与自身和谐,即个人的身心和谐。实现身体和心灵的和谐,是提升人生幸福感的前提条件,也是实现人生意义的根本。物质是有限的,人的欲望是没有边界的,合理确定欲望边界,关乎到个体的生命质量。老聃认为,个人实现身心和谐、除却杂念的根本方法就是知足常乐,“实其腹”“强其骨”,把自己对物质的渴求或欲望限定在最低程度,在满足基本生存条件的基础上,放弃对超越基本物质生存条件的追求与放纵,“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聃在第十二章中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如果色彩过于鲜艳,人的视觉就会受损;如果声音过于嘈杂,人的耳朵会几近失聪;如果食物过于精致,人的舌头会难以辨别味道;如果奔跑在田野里狩猎,人就会放浪自我;如果把某件东西视为宝贝,行为就会受到妨碍。简而言之,当一个人过上了声色犬马生活时,他就会失去“人”的本性,而且会招致祸害,“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所以,守“道”之人只求基本生存而不过度追求感官上的欢娱,每个人都应当调整思想、控制自我,远离所谓“难得之货”的诱惑而应在心灵上保持“知足之足”的心态。在自然界中,人是唯一的兼具物质性需求和精神性需求于一体的动物。当个体的物质生活条件超越基本生活所需时,物质财富的持续膨胀并不能带给人精神上的高度愉悦,有的人甚至会因此而在精神领域越来越空虚。《道德经》主张身心和谐的思想启示今天的人们:在基本生活条件得到满足以后,个人要及时转为追求精神层面的东西,加强内心修炼,克制过度欲求,充实精神、丰富思想、升华道德。
个人与他人和谐。马克思主义在人的本质属性上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任何人都要与他人交感互动,都要同周围世界相互作用,绝对孤立独处的个人是不存在的。人类文明接续绵延,人类力量与日俱增,靠的就是其群居的社会关系。随着交通、通讯、网络等条件的不断改善,人际之间的交往和联系更加频繁。故此,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成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生存条件,《道德经》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建议。“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提醒世人要与人平等交往,切忌亲疏有别;“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提醒世人对他人要有谦下的态度,不可有骄横之态;“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提醒世人要讲诚信,如果失信于人,其形象难以挽回;“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提醒世人在有了显赫功绩之后,不可骄傲自满、夸大吹嘘;“知常容,容乃公”,提醒世人要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提醒世人不要轻易同他人结下怨恨;“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提醒世人不要与人争名逐利。个人在与人交往中做到上述几点,有利于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个人与国家和谐,主要是国家治理者要建立起同国家主体即百姓之间的和谐关系。《道德经》抨击了春秋末期诸侯们严重损害百姓利益、扰乱百姓生活的行为与现象。“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谓盗竽。”此句意思是说,宫殿十分整洁,而农田却十分荒芜,百姓家中的粮仓十分空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王公贵族身穿华丽服饰,腰佩锋利长剑,吃饱喝足,屯积财富。这样的人被老聃称作十足的“强盗头子”。“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该句话的意思是,百姓受饿,是因为诸侯收税太多;百姓难以治理,是因为诸侯好大喜功;百姓轻生,是因为诸侯太过重视自身生命。封建社会以土地私有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为基础,阶级矛盾尖锐,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夺人民,致使国家混乱。所以,老聃主张治理者“以正治国”、“以无事取天下”,首先从自己做起,清静无欲,为民示范,达到“清静为天下正”的效果。此外,《道德经》还主张治理者“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就是待民要谦和;“治大国若烹小鲜”,就是不折腾民众。今天,党严格管理干部,督促各级各类干部忠于职守、勤政为民,落实“以民为本”的宗旨,始终关注人民群众的冷暖,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让人民拥有更多的获得感,正是上述《道德经》思想的继承与运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与国家的和谐关系亦因此而日益提升。
国家与国家和谐。《道德经》反对国家之间相互发动战争,力主国家之间和平相处。战争的危害极大,“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所以,“夫惟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国家之间的交往也应遵循“道”的自然要求,“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守道之国,其他国家都乐于与之交往,不会相互损害对方的利益,实现天下太平;而且,“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在国际交往中,国家之间也要平等且谦和地相互对待。在国际交往中借鉴《道德经》的上述思想,有利于构建和谐世界、拓展国家发展的国际空间。
《道德经》从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个人与自身关系、个人与他人关系、个人与国家关系、国家与国家关系等五个方面,详尽反映了老聃丰富的和谐思想。它,既可以让今天的人们恢复对自然与人类社会有关现象的科学认知,也促使人们重新思索生命的真正价值,帮助人们走出价值困惑或价值误区,纯化心灵。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借鉴和发扬优秀典籍的精华,践行古代智者的倡言,有利于营造国内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创造安全和谐的国际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松辉.国学大讲堂“老子导读”[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1-312. [2]蔡元.刍论老子和谐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陕西:理论导刊,2007,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8880b6b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