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存现句中的there》,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存现句中的there
作者:李俊霞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18期
摘 要:本文分析了存现句中there所在句型的特点并大致介绍了生成语法文献中对存现句there的代表性分析方法并提出了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问题。为此本文作者在分析语料的基础上,提出对there的新解释,极力达到语言分析的最简,同时也再次证明乔姆斯基的最简方案合理性。
关键词:存现句there;格传递
作者简介:李俊霞(1991.6-),女,汉族,山西人,硕士,就读于天津外国语大学,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8--01 一、There 所在句型的特点
传统语法中把There 所在的句子之称为存现句,它的句法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存现句中,there这个被称为虚主语的成分不能被指派论旨。2. 存现动词只有宾语充当其内论元的角色。3. 动后名词通常是被限制的。4. 名词短語后一般会接一个区别于方位词there的表示方位的介词短语或副词。 二、There的格问题
There格的问题包括格传递假说,直接赋格说,逻辑词缀说和Hazout 假说。
第一个是由乔姆斯基提出的格传递说。他认为虚主语there在语义上是空的,不代表任何含义,尽管它占据了主语的位置,但仍然没有说服力。他提议there和其他成分形成一个语链,因此 题元角色和格会附给整个语链,而不是单纯的动后名词。但是这一理论存在缺陷,他们构成的语链没有太大的说服力。
第二个是由Belletti (1988)提出的直接赋格假说,非宾格动词失去赋格的能力,故也被称为结构格,但是给部分格赋格的能力仍然是存在的,她认为名词格传递过程是一个正在赋格的动后名词的格标记。在芬兰语的例子中,她认为其他语言也会有这样类似的格传递理论。There只能是一个填充成分,而且对部分格的解释过分牵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第三个是逻辑式缀词说:乔姆斯基 (1991) 指出, 形式主语there和动词之后的名词词组组似乎属于一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但实质上在逻辑层面确实一致的, 完全可以把there分析成是一种逻辑的词缀, 在这个层次的逻辑中, 名词组被移入主体位置, 并且要与there结合起来,那么为什么there一定要与一个名词组联系起来, 为什么动词在人称和数上要与后面的名词词组一致一些问题可以被解决了。最值得一提的是乔姆斯基的分析最终使存在动词的非宾格动词属性得到了体现。但是, 根据 “完全解释” 原则, 在逻辑层面上不存在语义为空的成分。即, there在逻辑层面是不存在的, 如下例子。 There is a man in the room. A man is in the room.
尽管这两个例子在逻辑层面上完全相同, 但在这个意义上有差别, there在逻辑层面上是有意义的。在缀词式假说中, there的移位不是出于自身需要,违反了Chomsky 在最简方案中提出了一个“贪婪原则”。
第四,Hazout (2004b) 提出另一种解决方案, 它假定在动词之后有一个名词, 名词短语作为结构的逻辑谓词, 缺少格特征, 因此不需要为消除这一特征进行特征核查, 小句主语there在格特征的驱动下成为了现有句的语法主语。但还是不能解释there为什么不能替换为it,而且也未体现there和表示处所意义的副词意思之间的关系。 三、对there新的解释
英语中有两个常见的虚主语(传统意义上),there和it
It is true [CP that the Dutch are very tall]. There is a man [LP in the room].
在第一个例子中,it是一个代词,指代后面的主语从句CP。故可以从it问题可以联系到there的问题。对比两例发现,there和LP的关系和it和CP的关系十分类似。It指代后面的CP, 而there也预设了后面的LP(虽然有的LP不出现),所以可以做一个构想:there具有[+Pronominal]的特征。因此there并不是一个虚主语,它指代的是后面的隐性的或显性的方位介词短语。对于这个there的代词性的解释是:there原来只表示方位,后来经过缀词化,像例子中的LP和CP一样,发生了外置,然后there和整个句子合并。因此there不再经过移位到达主语位置,而是原位生成的。这样的解释不仅减少了移位的繁琐,而且还可以解释为什么主语位置用there而不是it。 参考文献:
[1]Belletti, A. The case of unaccusative(pp. 1-34). Linguistic Inquiry, 1988. [2]Chomsky, N. Lectures on government and binding [M]. Dordrecht: Foris. 1981.
[3]Hazout. The syntax of existential constructions (pp. 393-430). Linguistic Inquiry, 2004b.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8854402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e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