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如何培育学生文化自信》,欢迎阅读!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如何培育学生文
化自信
摘 要:在我国目前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体系当中,还很少有与文化自信相关的内容,这对于小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来说无疑是一种核心素养的缺失,通过将文化自信教育和道德与法治课堂进行结合,能够让学生更好的领略我国文化魅力。为此,笔者将详细介绍宣扬文化自信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育;文化自信
对于民族和国家来说,文化自信都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相关教育,可以让国民对自己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产生认同心理,进而能够在极大的范围内凝聚力量,增强克服困难的能力,这对于处于国际激烈竞争当中的中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为此,需要广大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积极主动的进行有关方面的介绍。
1、革新教育理念,增加有关内容
在当前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当中,还很少有能够直接反映文化自信的内容,因此,想要将文化自信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相结合,首先需要针对文化自信进行专门的编排,一方面根据小学生的心智发育程度和理解特点对教育内容进行选择裁定;另一方面,也要审视当前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结构,为文化自信内容的加入寻找合适的空间。其次,教师作为育人者,自身首先需要树立极强的文化自信,对于我国的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可以为学生呈现一个比较完整的文化架构。当然,需要注意的是,文化自信的具体内涵需要学生自行领悟而不要强制的灌输,只有学生真正领悟,能够发自内心深处的喜爱民族文化,才能够萌生真正的文化自信,简单来说,文化自信是基于大量的了解而不是由他人告诉而得来的。教师除了要教育学生以外,更要学会以身作则,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践行文化自信的原则,对于那些恶意贬低传统文化的行为作
斗争。文化自信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集合不需要对当前的课程架构进行大的改造,而是提供一种新的阐释角度。
比如说在学习三年级上册第二课《彬彬有礼》时,教师就可以从我国悠久的礼仪发展史出发,将我国被称作礼仪之邦的由来进行详细的介绍,并且举出一些不同时代的礼仪标准,让学生明白礼仪的意义和规范,在讲授这些内容时,教师并不是从一个教师的角度出发,而是从一个中国人,一个对自身民族文化感到骄傲的中国人出发,通过抒发自身的真情实感,让学生在道德与法治之外获得新的理解。
2、创设轻松课堂,改善授课方式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展一直容易陷入到枯燥无味的困境当中,而文化自信内容的加入可能成为改变课堂气氛的良机,首先,与刻板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相比,文化自信由于没有统一编订的教材或者标准,因此能够给予教师最大的自由发挥空间,教师可以借此机会引进更多更丰富的教学方式来调动课堂气氛。其次,教师能够在讲授有关内容时适当的与自身生活实践相结合,带给学生更为真切的学习体验。当然,教师有必要对自己讲授的语言和动作进行审视和改进,可以学习一些更为幽默的语言作为调剂,放松学生紧绷的神经,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比如说,在学习三第三课《做诚实守信的人》时,可以在网络上搜寻有关资源,在互联网信息库当中,有许多古代有关诚实守信的故事已经被改编成动画、视频或者图像,教师可以将此作为进行课堂教育的一种方式,为学生增加感官刺激,促进学生集中注意力,同时也激活课堂氛围,当然,教师也可以以文化自信为主题,举办有关的娱乐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进行奖励。
3、推动学生交流,创造激情火花
与文化课不同,道德与法治教育没有非常强烈的考核压力,因此,教师没有必要采取非常紧凑的教学节奏,可以充分利用充足的教学实践和空间,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前文中提到,文化自信绝对不是教师三言两语就能够培
养出来的,也不是教师强制灌输就能够成功,文化自信的产生,更多的来源于学生的耳濡目染,是从心底萌生的真实情感,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说出真实的想法和体会,同时也表达自己的疑惑和不解,让教师能够更为准确地把握学生心理,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育。
比如说,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虽然没有有意识地对文化自信进行研究,但已经积攒了足够的生活经验和阅历,对于自己所属的民族和国家也有了大致的了解,因此,将自主探讨文化自信的权利交给学生拥有充分的保障。因此,教师在教授三年级上册第十一课《维护集体荣誉》时,可以先为学生进行一个简单的引导,然后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由学生自行探讨中华民族精神当中对于集体精神的阐述和体现。
在党和国家有关会议召开以后,专门下达了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指示,特别是对于基础教育来说,如果能够在小学阶段,就能够为学生载下有关文化自信的种子,让学生能够了解脚下这片土地在过去数千年经历的风风雨雨、沧桑巨变,对于其成长与发展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唐燕.为什么从事德育?——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的道义动机及其建构[J].中国教育学刊,2020,(6):8-12.
[2]谭筱英.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审美化构建[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0,8(8):22-24.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8061fe453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