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诗经《国风·陈风·月出》原文鉴赏》,欢迎阅读!
诗经《国风·陈风·月出》原文鉴赏
《月出》是出自《·陈风》的一篇。全诗三章,每章四句。为先秦时代陈地汉族民歌。是一首歌月怀人的诗。 这诗描写一个月光下的美丽女子。每章第一句以月起兴,第二句写她的容色之美,第三句写行动姿态之美,末句写诗人自己因爱慕彼人而然心动,不能自宁的感觉。 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兮。舒忧受兮。劳心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译文
多么皎洁的月光,照见你娇美的脸庞,你娴雅苗条的倩影,牵动我深情的愁肠!
多么素净的月光,照见你妩媚的脸庞.你娴雅婀娜的倩影,牵动我纷乱的愁肠!
多么明朗的月光,照见你亮丽的脸庞,你娴雅轻盈的倩影,牵动我焦盼的愁肠! 注释
①皎:毛传:“皎,月光也。”谓月光洁白明亮。关于诗的主题,《毛诗序》认为是讽刺陈国统治者“好色”,朱熹《诗集传》谓“此亦男女相悦而相念之辞”。高亨《诗经今注》认为描绘“陈国统治者,杀害了一位英俊人物”。现在多认为是月下相思的爱。
②佼(jiāo):同“姣”,美好。“佼人”即美人。僚:同“”,娇美。 ③舒:舒徐,舒缓,指从容娴雅。窈纠:与第二、三章的“(yǒu)受”、“夭绍”,皆形容女子行走时体态的曲线美。 ④劳心:忧心。悄:忧愁状。 ⑤(liǔ):妩媚。
⑥(cǎo):忧愁,心神不安。 ⑦照:照耀(大地)。
⑧燎:明也。一说姣美。
⑨惨(zào):当为“(cǎo)”,焦貌。 鉴赏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如果把这里所说的“人”理解为审美的人,把这里所说的“月”理解为人的审美对象的月,那么是谁第一个用含情脉脉的审美的眼光观照月亮?是谁第一个在这冰冷的自然之物中发现了温情的诗意?是谁最先把它从“远在天边”拉到“近在眼前”,贴近人们的心灵?就作为审美意识的载体和结晶的`作品来说,应是这首《月出》的作者。
每首诗都有自己的意境,自己的情调。中国古代咏月的诗篇真是积案盈箱,汗牛充栋,比如《十九首》的“明月何皎皎”、“明月皎夜光”,初唐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以及的《古朗月行》、的《闺中望月》,等等等等,不管它们如何变换着视角,变换着形式,变换着语言,但似乎都只是一种意境,一种情调,即迷离的意境,怅惘的情调。这种意境与情调,最早也可以追溯到《月出》。
《月出》的意境是迷离的。清代方玉润《诗经原始》说它“从男意虚想,活现出一月下美人”。诗人思念他的情人,是从看到冉冉升起的皎月开始的。也许因为月儿总是孤独地悬在无的夜空,也许因为它普照一切,笼盖一切,所谓“隔千里兮共明月”(谢庄《月赋》),月下怀人的作品总给人以旷远的感觉。作者的心上人,此刻也许就近在咫尺,但在这朦胧的月光下,又似乎离得很远很远,真是“美人如花隔云端”(李白《长相思》)。诗人“虚想”着她此刻姣好的容颜,她月下踟的婀娜倩影,时而分明,时而迷茫,如梦,似幻。 《月出》的情调是惆怅的。全诗三章中,如果说各章前三句都是从对方设想,末后一句的“劳心悄兮”、“劳心兮”、“劳心惨兮”,则是直抒其情。这忧思,这愁肠,这纷乱如麻的方寸,都是在前三句的基础上产生,都由“佼人”月下的倩影诱发,充满可思而不可见的怅恨。其实这怅恨也已蕴含在前三句中:在这静谧的永夜,“佼人”为何月下独自地长久地徘徊,一任夜风拂面,一任夕露沾衣?她也是在苦苦地思念着自己。这真是“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春江花月夜》)。
与迷茫的意境和惆怅的情调相适应,《月出》的语言是柔婉缠绵的。通篇各句皆以感叹词“兮”收尾,这在《诗经》中并不多见。“兮”的声调柔婉、平和,连续运用,正与无边的月色、无尽的愁思相协调,使人觉得一唱三叹,余味无穷。另外,形容月色的“皎”、“皓”、“照”,形容容貌的“僚”、“”、“燎”,形容体态的“窈纠”、“受”、“夭绍”,形容心情的“悄”、“”、“惨”,在古音韵中或属宵部韵或属幽部韵,而宵、幽韵可通,则此诗可谓一韵到底,犹如通篇的月色一样和谐。其中“窈纠”、
“受”、“夭绍”俱为叠韵词,尤显缠绵婉约。其实,这些词意的细微差异现在已很难说清。后人连篇累牍的解释,坦率地说,未尝没有望文生义、强作解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7af025275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9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