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汉字的由来》,欢迎阅读!
汉字的由来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长的文明古国,而她的文字亦已有四千年左右的历史。汉字在时间长河中顺流而来,一直绵延流传至今,来到了我们面前。汉字识记大赛开始在即,于此时刻,不如借此机会加深对汉字的认识。
关于汉字的起源问题向来众说纷纭,难以确真。古书内便有不少相关记载,如《易经·系辞下》中写到:“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指出人类先以结绳方式记事,后来被“书契”取代。而另外还有一广为人知的传说,那就是仓颉造字。《说文解字·序》说:“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爪之迹,知今之可相别异也,构造书契。”如仓颉造字的这种传说虽则有趣,但不可尽信。但不论如何,汉字是因应先民的社会因素及生活需要诞生的,其在长期社会实践下慢慢地得以丰富及发展。
现代汉字是从古代汉字演变发展而来的。汉字的演变发展由繁至简,由象形到符号意义更鲜明的表意文字”。在中国文字出现的最初,文字与图画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两者混合使用,所以亦有称其为文字画的。在文字画的基础上,汉字发生了进一步的演变。在汉字历史上主要出现过七种字体: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和行书。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主要是商代后期的。其是刻写在龟甲及兽骨上的文字。商代期间,甲骨占卜十分流行,所以这些甲骨大多是占卜用的,文字内容大都是“卜辞”。它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其中大部分是象形字或会意字,形声字只占大概20%。甲骨文象形程度高,且笔画不定。其大多是刀刻的,因此笔画较细瘦。
金文——指的是先秦金文。其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亦被称为铭文。其多为象形字以及由象形字合成的会意字。这些字保持了原始象形字的特征,就像是图画,生动逼真。字形肥粗丰满,时有圆或方的团块。金文和甲骨文属于同一系统的文字,但比甲骨文更规范,结构更整齐。
小篆——秦统一后,秦始皇统一文字。宰相李斯按照秦国的文字标准,收集整理当时的`文字并进行删繁就简及美化加工。这种统一后的文字被称为——“小篆”,亦称为“秦篆”。篆书笔画圆转,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存着象形的意味,但符号性显然大大加强。其是汉字古文字阶段的最后一种形体,也即是通往各种更古早文字的桥梁,更是汉字继续发展与演变的基础。
隶书——其分为秦隶与汉隶。秦隶是秦代使用的隶书。其实是在小篆基础上更为简便、更为定型的新书体。其把小篆圆转的笔画变成了方折平直的笔画,基本摆脱了古文字的基础特色,却保留了一些篆书的笔法。汉隶是在秦隶基础上演变来
的,是汉代的通行字体。其字形规整,很少有篆书的笔法。从隶书起,汉字正式进入了今文字的范畴。
楷书——兴于汉末,盛行于魏晋,一直沿用至今。从隶书到楷书,字形结构上没什么明显变化,只是把隶书的波势挑法改变成定型的勾撇,使字形更加方正平直,书写更为简便。汉字发展至此就基本上定型了。
草书——与楷书并行。草书特征是笔画连带、气势连贯,字形狂妄自由。这是一种流动顺畅,一气呵成,极具有韵律和艺术感染力的字体。
行书——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字体。行书没有楷书那样规范严肃,也没有草书那样奔放自由,而是优雅顺畅的运笔,字体书写灵活贯通,是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的一种字体。
汉字现在成了日常生活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它随处可见,但鲜有人熟知。说到汉字,不少人会将其视为一种辅助沟通的工具,却对其背后的文化性质理解不足。汉字在文化的发展及传承上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存在让方言相异的汉族人民进行交流,这间接地促进了我国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同时有助于增强我国人民心理的统一感。此外,汉字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如王锋先生在其作品《从汉字到汉字系文字》中写到的一样,“汉字在构形、造字模式方面又凝聚着汉文族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心理特征。”例如,汉字的形义蕴含着先民的智慧。先民把他们生活中所感受到的,不论是生理上抑或心理上,都用于造字,同时亦因应自身思维的改变去改善字形。在这情况下,汉字从象形到符号意义更鲜明的表意文字的历史演变便充分体现出先民心智及思维模式的进化。所以,现在不妨静下心来,细细了解我国的文化瑰宝——汉字!
相关知识:汉字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1、汉字对日本文字的影响
日本民族虽有着古老的文化,但其本族文字的创制则相当晚。长期以来,其人民是以汉字作为自己传播思想、表达情感的载体,称汉字为“真名”。五世纪初,日本出现被称为“假名”的借用汉字的标音文字。八世纪时,以汉字标记日本语音的用法已较固定,其标志是《万叶集》的编定,故称“万叶假名”。是为纯粹日语标音文字的基础。
日本文字的最终创制是由吉备真备和弘法大师(空海)来完成的。他们俩人均曾长期留居中国唐朝,对汉字有很深的研究。前者根据标音汉字楷体偏旁造成日文“片假名”,后者采用汉字革体创造日文“平假名”。尽管自十世纪起,假名文字已在日本盛行,但汉字的使用却并未因此而废止。时至今天,已在世界占据重要地位的日本文字仍保留有一千多个简体汉字。
2、汉字对朝鲜文字的影响
朝鲜文字称谚文。它的创制和应用是古代朝鲜文化的一项重要成就。实际上,中古时期的朝鲜亦如日本没有自己的文字,而是使用汉字。新罗统一后稍有改观,时人薛聪曾创造“吏读”,即用汉字表示朝鲜语的助词和助动词,辅助阅读汉文书籍。终因言文各异,无法普及。李朝初期,世宗在宫中设谚文局,令郑麟趾、成三问等人制定谚文。他们依中国音韵,研究朝鲜语音,创造出11个母音字母和17个子音字母,并于公元1443年“训民正音”,公布使用。朝鲜从此有了自己的文字。
3、汉字对越南文字的影响
十世纪以前的越南曾是中国的郡县。秦、汉、隋、唐莫不在此设官统辖,故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较深。越南独立后,无论是上层人士的交往,还是学校教育以及文学作品的创作,均以汉字为工具。直至十三世纪,越南才有本国文字──字喃。字喃是以汉字为基础,用形声、假借、会意等方法创制的表达越南语音的新字。十五世纪时,字喃通行全国,完全取代了汉字。总之,汉字词汇丰富,博大精深。它是中华几千年文明连绵不绝的载体,更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见微知著,中华民族以其勤劳和智慧不仅创造出悠久灿烂文明,而且推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为世界历史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773e105de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a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