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15孙权劝学导学与答案

2022-08-04 08:02:15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完整版)15孙权劝学导学与答案》,欢迎阅读!
孙权,劝学,整版,答案


15《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老师寄语: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背诵课文,领会文章给人的启示。

2)一词多义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 ①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②自以为大有所益( ) ②忽啼求之( ) ③或以钱币乞之( ) ①孰若( ) ①见往事耳( ) ②关山度若( )

2、揣摩文中言简意丰、生动传神的对话描写,品味文章用对话来刻画人物、剪裁内容的表达效果。 ②见藐小之物( ) ①当涂掌事( )

3、理解刻苦治学、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于国于己都意义重大的道理,从而重视学习,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知识链接】

1、相关人物

鲁肃:172-217,三国时吴国名将、政治家。字子敬,临淮东城人。出身士族,为孙权所敬重。主张联刘抗曹,助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周瑜死后,代领其军,继续与刘备维持和好关系。

吕蒙:178-219,字子命,三国时吴国名将,骁勇善战,但少谋略。他接受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长进很快。鲁肃卒,代领其军,袭破关羽,占领荆洲。不久病故。

孙权:182-252)即吴大帝。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字仲谋,吴郡富春人。208年与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222年夷陵战役,吴军大败蜀汉军队。229年称帝于武昌,后迁都建邺,230年派将军卫温到达夷州(今台湾),加强了与夷州的联系。

2、关于《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对史料取舍慎重,考证详密。其中像《赤壁之战》《淝水之战》都成为历史散文的名篇。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导入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可以改变人,能够塑造人。三国时的吕蒙是威震天下的东吴大将,在他年长时,主公劝他涉猎经书,蒙乃始就学,最终让都督刮目相看,成了历史上的一段佳话。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孙权劝学》这篇文章,希望同学们能有所收获。

一、自主预习

1、掌握下列字的读音。

卿( 邪( 涉( )岂( 孰( 遂( 2)解释加点的词语。

权谓 )吕蒙曰 蒙辞 以军中多务 但当涉猎.. 肃遂 )拜蒙母 蒙乃 )始就学 非复 )吴下阿蒙 即更 )刮目相待

2重点词语归纳。 1通假字

卿今当涂掌事 :通

(yé) :通

③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②但当涉猎( ) ⑶古今异义

博士: 但: 见: 往事: 孤: 过:



(4)文言句式。蒙辞以军中多务 句,正确的语序是: (5)解释加点字人称的用法。

①卿今当涂掌事 ②孤

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③非复吴下阿蒙.. ④大兄..

何见事之晚乎 6)古代文言文中的许多语句是成语的重要来源,请根据下面两句话的意思,在本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并分别用成语造句。

①比喻人学识尚浅。

造句

②另眼相看,用新眼光看人。 造句 3、重点语句翻译。

【学法链接】文言翻译五字法:留:国号、年号、地名、人名、官名、书名。替:用现代汉语词替换古代文言词。调:调整句子次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说法。补:补充出句中省略的内容。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

(1)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4)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5)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二、合作探究



1(1)请用“/”把本文分为三层,并填上一个字补充概括层意: 孙权 学;吕蒙 学;鲁肃 学。

(2).孙权如何以现身说法,劝吕蒙学习?(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2、本文通过孙权规劝吕蒙学习的故事,说明了 的重要性。




本文是通过 描写和 描写来刻画人物的,表现了孙权,吕蒙,鲁肃他们各自怎样的性格?

3、文中那句话表明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是怎样表现吕蒙学有所成的?

4、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是 5.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6、结合课后第二题,体会加点词所表示的语气,多形式朗读课文。 三、巩固检测(阅读全文,回答下列各题) 1、翻译句子。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后演化成怎样一句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后来比喻什么?



3、古人还有一句俗话,叫“三天不读书,语言也无休”。这两句合在一起,讲的是什么道理?

4、比较阅读:《伤仲永》和《孙权劝学》 1)不同之处:a、吕蒙和方仲永比较:

b、写法比较: 2)相同之处:

小结:本文通过孙权劝勉吕蒙学习的故事,突出了孙权关心下级,耐心说服,不以权势压人的行为,赞扬了吕蒙接受意见并努力学习并有所成就,告诉了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说明了人只要肯学,就会大有长进,成年人也是如此。 四、拓展延伸

(1)《炳烛夜读》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①恐已暮矣。_____________②盲臣安

敢戏君乎?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②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3、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

4、关于学习、读书的名言有很多,你能写出两句吗?

五、中考链接 【甲】《孙权劝学》

【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①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日:“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②,唯傅修期耳。

——《北史·傅永列传》 注:①[]责备。 [露布]公开的文告。 1.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蒙辞以军中多务 不辞而别 B.自以为大有所益 精益求精 C.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 根问底 D.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品学兼 2.下列“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B.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C.策之不以其道 D.愿陛下亲之信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4.根据文章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回答下列问题。第①②两题任选一题作答,第③题必答。 ①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 ②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






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 15《孙权劝学》部分答案: 解释加点的词语。

权谓 )吕蒙曰 蒙辞 推辞 以军中多务 事务 但当涉猎.. 广泛浏览群书,不做深入研究 肃遂 于是 )拜蒙母 蒙乃 )始就学 非复 )吴下阿蒙 即更 重新 )刮目相待

二、1、孙权 劝学;吕蒙 学;鲁肃 2、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语言、侧面;

孙权,平易近人、关心属下、高瞻远瞩;吕蒙,善听好学、率真虚心;鲁肃,爱才敬才。 3、文中是怎样表现吕蒙学有所成的?

通过鲁肃的惊叹、与之结友,侧面表现吕蒙才学大增,学有所成。

5、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什么时候学习都不晚。 *学习要趁早。

*知识让人自信,自信赢得尊重。 *以能力显实力,用行动来证明。

*待人真诚,友谊常在。 *当别人有进步时,我们要乐于欣赏、赞美。

三、1、①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为由而不接受孙权的劝说。②你现在的才能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国的阿蒙了。

2、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待) 对读书人(知识分子),即使是短暂的分别,相见时也需以新的眼光来看待他,因为他进步了。这句话后来比喻人的地位的变化,也用来说明学习的重要性。

3、一个是三日不读就退步了,一个是用功三日就进步了,可见书是不能一日不读的。 四、1、①迟、晚 ②怎么

2、①年少而学,(就)如同初升的太阳。②点上烛火照明比起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 3、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均可。

4、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活到老,学到老”“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

五、中考链接

1.D 2.A

3.①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②有个友人寄给他一封信,他却不能回复。 4.①吕蒙认清了学习的重要性;刻苦学习(意对即可)

②傅永遭叔父责备,受到刺激;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意对即可) ③他们二人身份相同,都是武人(武将、武夫)认识到读书意义后都能刻苦学习都有了惊人的长进。(意对即可)





译文:炳烛①夜读 晋平公问于①师旷②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③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④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⑤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⑥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⑦乎?平公曰:“善哉!” ——《说苑·建本》 注释:

①炳烛:点燃蜡烛 ②于:向, ③师旷,字子野,春秋晋国人,著名乐师,目盲。④戏:……开玩笑。⑤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盲臣。⑥而,能够,又能。⑦昧,昏暗。行,此作并列、行列。昧行,在黑暗中行走。⑧安:怎么 译文:

晋平公向师旷问道:“我年七十岁了,很想再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师旷说:“为什么不把蜡烛点着呢?平公说:“怎么会有做臣子的对他的国君开玩笑的呀?师旷回答:“我这个瞎子哪敢同自己的国君开玩笑呀!我是听说,年少又能好学,如同升起的太阳,阳光渐明。年壮又能好学,如同中午的太阳,光芒四射。年老又能好学,如同点燃的蜡烛,火光明亮。点燃蜡烛和在黑暗中行走哪个好呢?(学好之后)对事物能清晰明理(炳烛之明)怎能与瞎摸瞎闯同样对待呢?平公听了说:“你讲得很对。

《北史·傅永列传》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信)而不能答(有个朋友给他写信,但是他却不会回信),请洪仲,洪仲深让(责备)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公开的文告),唯傅修期耳。 译文(部分)

傅永,字修期,是清河人。幼时跟随叔父傅洪仲从青州到魏,不久又投奔南方。他很有气魄和才干,勇力过人,能够用手抓住马鞍,倒立在马上驰骋。他二十多岁的时候,有个朋友给他写信,但是他却不会回信,就请教洪仲,洪仲严厉地责备他. ,不帮他回信。傅永于是发奋读书,广泛阅读经书和史书,兼有文韬武略。皇上常赞叹说:战场上能击退贼兵,平时能作文书,只有傅修期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759954d92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7d.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