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其人其诗

2023-02-07 19:06:20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杜甫其人其诗》,欢迎阅读!
其人,杜甫
杜甫其人其诗

杜甫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杜审言父亲)起由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为什么杜甫被称为“诗圣”

杜甫是一个积极入世的人。他不像李白那样看到政坛的黑暗便云游天下不再过问政事。他在各地漂泊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盼望着能得到为君王效力的机会。他早年自称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话说得颇有些骄傲意味。就是这样一个踌躇满志的人,却是一生不得意,最终落得长安苦寒谁独悲,杜陵野老骨欲折。……饥卧动即向一旬,敝裘何啻联百结。君不见空墙日色晚,此老无声泪垂血《投简成、华两县诸子》)的下场。但是,他的入世,更多的是表现在他以平民的身份,以自己的道德为榜样去影响其他人。中国历史上仁人志士不少,但大多数都是在国家危亡的时候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类型,唯有杜甫以少陵野老”“杜陵布的平民身份出现在那张长长的名单上。在这一点看来,杜甫更像被孔子盛赞的颜回(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换个角度看,无论在何种境遇下都坚持自己的理想并在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的杜甫,甚至比屡屡发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和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论语·罕》)这样牢骚的孔子更胜一筹。儒家向来宣扬内生外王的思想,认为好的政治家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这就是所谓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普通人过平凡的一生,只要能实现道德人格的完善,就称得上圣人。孟子本来就承认人皆可以为尧舜,发展到王阳明时代此话已经演变成了满街都是圣人,因为人性本善,人人都可以达到道德高尚的程度。但可惜的是在社会这个大染缸里,绝大多数人都已经失去了本色。这样看来,杜甫这样的人在世界上能够存在实在是难能可贵,因此,他能被称为诗圣。这字更注重的是他的人格魅力和道德水准。

杜甫被称为"诗圣"理应还要包括其诗歌的艺术价值,王安石曾言"天下好言语已被老杜道",杜甫的诗歌艺术成就无与伦比,已臻化境.古体诗开拓了乐府题材,不复依傍,反映社会,开元白先声,题画诗,怀人咏物,描写个人的命途社会的黑暗等等,开后代无数法门,律诗的成就古今公认。

杜甫的诗为什么被称为“诗史”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可是作为“诗史”的杜诗并不是客观的叙事,用诗体去写历史,而是在深刻反映现实的同时,还通过独特的风格表达出作者的心情。清人浦起龙说:“少陵之诗,一人之性情,而三朝之事会寄焉者也。(《读杜心解·少陵编年诗目谱附记》)杜甫的诗大部分涉及玄宗、肃宗、代宗三朝有关政治经济军事以及人民生活的重大问题,可是无处不浸透了诗人的真情实感。例如杜甫中年时期的两篇杰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和《北征》,里边有抒情,有叙事,有纪行,有说理,有对于自然的观察,有对社会盾的揭露,有内心的冲突,有政治的抱负和主张,有个人的遭遇和家庭的不幸,有国家与人民的灾难和对于将来的希望。这两首长诗包括这么多丰富的内容,作者的心情波澜起伏,言纵横驰骋,证明他在这不幸的时代面对自然和社会的种种现象都敏锐地发生强烈的感应。


这样的诗是诗人生活和内心的自述,也是时代和社会的写真,个人的命运和国家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二者在艺术上也达到高度的融合。又如《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哀江头》等诗,篇幅较短,却也同样具有这种特点。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6e41ce8aeaad1f346933f38.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