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白居易诗中的现实主义》,欢迎阅读!
论白居易诗中的现实主义
针对当时的社会特征,他特别强调了“为民”,认为诗歌应该反映人民的疾苦,“惟歌生民病,但伤民病痛”(《伤唐衢》)。他把这种对人民的深深同情反映在自己的作品中。《卖炭翁》中,他用同情的笔调描述了一位卖炭老翁的不幸遭遇,揭露了唐代宫市制度残酷掠夺人民的罪恶行径。他用具体生动的诗句“满面尘灰烟灰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刻画了一个卖炭老翁的形象。这样的辛苦只是为了“身上衣裳口中食”。“伐薪,烧炭”概括了复杂的工序和漫长的劳动过程。这种种描述都直白地揭露了这位老者为代表的劳动人民已经被剥削得贫无立锥之地,别无衣食来源,全靠他千辛万苦烧成的千余斤炭能卖个好价钱来养活一家人。“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鲜明的对比深刻描述了冻得发抖的老翁还一心盼望天气更冷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的内心活动,又用“可怜”二字倾注了对老翁的无限同情。当老翁心愿成真的时候,老翁不怕雪路难走,一路满怀希望,给读者开拓了想象的空间。但接下来笔锋一转,“翩翩两骑来是谁”,勾勒出了皇宫的官吏得意洋洋、盛气凌人的嘴脸,反衬出劳动人民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一车炭,千余斤”和“半匹红纱一丈绫”的对比衬托出了“宫市”掠夺的残酷性、老翁希望化为泡影的可悲可痛。诗歌在矛盾冲突的高潮中戛然而止,老翁的命运就更激起了人们的同情,人们不得不憎恨统治者的罪恶,而诗人“苦宫市”的创作意图也就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他的讽喻诗中广泛反映了人民的痛苦,并表现了极大的同情。他在《采地黄者》中反映了农民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他曾说:“嗷嗷的万族中,惟弄最苦卒!”对农民的深刻同情,使诗人在《杜陵叟》中爆发出这样的怒吼:“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乐食人肉。” 二、对统治阶级的揭露
白居易的诗歌创作还比较侧重于揭露谴责上层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缭繗》《重赋》等直接斥责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宿紫阁山北村》揭露了特权阶层为非作歹、残害人民。还有反映土地、士兵之苦和穷兵黩武的《新丰折臂翁》。诗歌《缭繗》中这样写道:“织者何人衣者谁?越溪寒女汉宫姬。”一问一答中道出了劳动者和统治者的对立和悬殊地位。又以“细丝缲多女手疼,扎扎千声不盈尺”和“汗沾粉污不再著,曳土踏泥无惜心”做了鲜明的对比,深刻反映了封建社会被剥削者和剥削者之间尖锐的矛盾,讽刺的笔锋直触君临天下的皇帝。又如他的诗歌《重赋》中:“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暴露了两税法实施后的弊端,征敛不断,再以平民的口气诉说衣不遮体的困苦,“幼着形不蔽,老者体无温”,继而指出官库中“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的强烈对比,引出“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思”两句愤慨直率,诗尾“进入琼林库,岁久化为尘”尤为痛心。这首诗中作者对上层统治者的弊政做了有力的指责,指出皇帝设置私库是各级官员搜刮百姓的根源之一,对下层百姓给予了无限的同情。 三、同情妇女的命运
在中国诗歌史上,白居易用诗全面深刻地记录了一个时代比较真实的历史面貌和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生活状况,尤其塑造了不同的下层妇女形象,用一种怜悯的笔调书写了劳动妇女的不幸。
《上阳人》是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七首,写了上阳宫中一个老宫女的痛苦生活。封建帝王为了满足自己的淫欲选送民女,幽闭深宫,剥夺并葬送了她们的青春和幸福。“玄宗末宋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以充满哀怒忧郁之情的笔调,表达了对一个上阳宫女从青春少女到老妪的同情。“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细致含蓄地反映了上阳宫女孤寂愁苦的心理和对生活、爱情失去信心的麻木心态。“今日宫中年最老,大家遥赐尚书号。小头奚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事状。”这六句以描绘上阳老宫女的装束来反映她长期深锁冷宫,与世隔绝的凄惨境况。貌似轻松平和的调侃笔调,实是对最高封建统治者冷酷无情剥夺人性的行为辛辣的讽刺。结尾:“上阳人,苦最多。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这叫“卒章显其志”,表现了诗人对宫女不幸命运的恻隐之情,从而
鞭挞了封建朝廷广选妃嫔的罪恶。如此深刻尖锐的政治讽喻诗在唐代是极为少有的。白居易的新乐府现实主义诗歌对当时的社会进行了真实的反映和记录,并且在对现实的反映和抨击方面达到了自己需要的目的。他在现实主义诗歌创作中既有对古人现实主义精神的继承,更多的是对现实主义的创新和发展,在诗歌艺术上坚持转益多师,奋力开拓,在创作中以集前人之大成的卓越成就,为后世诗歌树立了不朽的典范。在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过程中,白居易的诗歌代表着现实主义诗作的最高成就,他把现实主义推向了一个更高更成熟的阶段。而他的现实主义精神,使现实主义从《诗经》以来的创作实践升到了理论的高度,对今后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白居易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大量的现实主义诗歌创作实践的示范作用,为以后文人从事现实主义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总之,白居易的诗歌理论是进步的,他在文学上提出的观点是鲜明的、系统的、完整的,标志着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理论发展到中唐已达到了一个较为成熟的阶段。他以明确的现实主义文学主张和丰富的现实主义诗歌创作,形成了中唐时期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并把古典诗歌和新体诗歌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推向了时代的高峰。在白居易的诗歌中,忧国忧民,同情百姓的疾苦,为老百姓呐喊,是一以贯之的,这也是他的诗歌思想价值高尚的具体体现,在中历史文坛上留下了不朽的传奇。从这些不朽的诗篇中,看到了他胸怀天下,为民众奔走疾呼的诗人的伟大形象以及对后世作家的影响。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677e30018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