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夜雨寄北》 赏析

2022-12-05 16:18:2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夜雨寄北》 赏析》,欢迎阅读!
上册,赏析,语文,年级
2020年秋季部编版语文年级上册

《夜雨寄北》赏析 □广东 黄中敏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是晚唐的一位杰出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常以清词丽句构造优美的形象,寄情深微,意蕴幽隐,富有朦胧婉曲之美。初中语文新教材第二册选录的《夜雨寄北》便体现了他的这风格特色。这首诗寄赠友人,抒写思念朋友、渴望团聚之情,在悲伤、痛苦之中,富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转换时空意境新奇,于缠绵曲折中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的第一句有问有答,通过对归期的问询和回答,抒发诗人羁旅他乡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君问归期未有期”,诗人的回答却是“未有期”。一句诗中“期”字两次出现,友人问询归期,促其早归,盼归之情十分真切;诗人回答没有准确的归期,无可奈何之情跃然纸上。第二个“期”字的出现,因重复而给人以轻微的突兀之感,造成诗句的绵连迂回之势,使对归期的盼望与对未有期的失望这一对互相矛盾的信息骤然碰撞,犹如一石激水,无尽的惆怅愁苦尽在不言之中,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在一问一答的低回婉转中体现得分外沉重和缠绵。

诗人不得归的愁苦既已如此,恰又面对着凉秋的雨夜,这便使他痛苦难耐。诗的第二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描写景色:巴蜀的深秋季节,夜雨声声,连绵不绝,涨满秋池;而诗人自己呢,滞留巴地,孤灯听雨,境遇的不幸和凄凉,也同这秋风秋雨愁煞人的萧瑟一样。这让我们觉得:那笼罩巴山蜀地的夜雨、涨满秋池的雨水,分明是诗人难以解脱的痛苦之情!“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以极具地域(巴山)、时间(夜)、天气(雨)、季节(秋)等特色的景色,把归期未有期的沉痛形象化了,既写自然景色,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这种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写,在李商隐的笔下是常见的。例如《无题》中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次句不仅描绘了暮春时节东风无力,百花纷谢,美好的春光即将失去的景色,也反映了作者对无力改变分离痛




2020年秋季部编版语文年级上册

苦的怅惘和无可奈何,同“巴山夜雨涨秋池”一样,写实与象征融为一体,赋予感情以可以感触的外在形态,这也是通常说的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

艺术创造的生命力在于每个创作者面对被重复了千百次的同一题材同一事物时,他想到的是翻陈出新,是不同于别人的他一次独创。李商隐正是这样一位杰出的艺术创造者,他竭力以精心的艺术构思抒发身世、人生感慨,写下了许多新奇瑰丽的诗篇,唐诗中独树一帜。其实,《夜雨寄北》所写的离情别绪是很古老的话题,秋天与思人的结合也是许多诗人都这样写过的。如果该诗第三、四句仍然停留在前半首的单一时空内,那就难免走向平庸,然而李商隐没有这样做。诗的三、四句转换时空造就出新奇曲折的意境,体现出诗作的精彩与诗人的独创。诗作的第三、四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意思是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够共剪烛花于西窗之下,让我向你细细诉说在巴山夜雨时想念你的情景呢?诗人以未来想像中的欢聚许诺友人,不仅暂且宽慰自己,也是安慰友人。于是未来的欢聚,反衬出今夜的愁苦,而今夜的愁苦,又成了剪烛夜话的话题,增添了重聚的欢乐。在相聚的欢乐里夹杂着回忆中的愁苦,这愁苦又成了重聚的话题。诗人从眼前的巴山跳到将来的长安,又从将来的长安跳到眼前的巴山,于是今宵、他日、今宵往复对照,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感情的为断起伏、跳跃。时空的转换,使诗作的意境曲折、缠绵,“共剪西山烛”的温馨快乐与“巴山夜雨”的凄风苦雨遥相辉映,似乎“归无期”的无奈已经被想象中未来的欢聚所取代。但这个寄希望于未来的结尾,并没有改变“未有期”的痛苦境遇,不过是无望中的希望,前途依旧渺茫。诗已经结束了,诗人的痛苦与追求还将继续下去。

综上所述,这首诗从头至尾都融铸着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感情,加上诗人驰骋想像,转换时空,在短短的一首绝句中注入了丰富的内涵,使平常的别离素材焕发出璀璨夺目的艺术光芒。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所体现出的艺术独创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62fe972e7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5c.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