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术理论性文章的写法》,欢迎阅读!
学术理论性文章的写法
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有三大类:
1. 基础理论研究:这类研究不考虑现实的、直接的具体应用目标,它的有用性就体现在
人对人类社会、自然和人自身的认识和把握上,目的是揭示事物的基本原理或规律,获知有关的新知识。
2. 应用研究:将纯理论的东西化解为实践所需的东西。如广播如何正确引导舆论的研究,
儒家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的研究。
3. 实验开发:利用从研究或实际经验获得的知识,通过对具体对象进行论证或则概括性
描述,进而上升到理论。实验开发性文章需要对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比较了解才能写得好。这类文章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仅仅总结了经验,却没有形成理论,只是就经验谈经验或者用政治套话编织文章。主要由于形成的理论没有别的理论支持,只是自己因为需要加强文章理论而生搬硬套上去的;或者是形成的理论是口号形式,是政治宣传形式,或者领导人的讲话。
此外,宣传上使用的“理论”,通常是指党的正常和策略的阐述,是现实意识形态的政治表现。学术上的“理论”是指从某一专业客观研究的视角得出的关于社会、自然、人本身的运作原理。
因此,写出一篇好的理论性文章,需要作者对基础理论、应用理论这两类研究有所了解,还需要对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语言学、符号学、舆论学、文学接受理论、文化学、人类学、跨文化传播、中外历史、中外哲学史、文学史、经济学史等也有所了解,对作者知识的广博性要求比较高,至少也应该知道到哪里去找材料。
掌握基本的论文写作方法
一位有数年广播体育报道经验、在职读研的同志,正在写一篇关于广播体育深度报道的硕士论文。他倒是很努力,事先查看了许多有关深度报道的论文,但是不掌握写论文的要领,也没有阅读一些相关学科的学术著作。上来先说什么是深度报道,花了较多的篇幅;接着引证了不少领导人重视体育的语录;然后描述了常见的广播体育深度报道的几种形式,其中发明了几个只有自己认可的新概念;接着再说体育报道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再下来是深度报道的可读性、怎样编排导语、怎样使用语言等等,洋洋洒洒写了三万字。文章语言流畅,使用的材料非常生动且丰富,大都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但是这篇文章实在不像是学术论文,还是经验总结(总结得也不够好)。
学术性理论文章,即使是“实验开发”类的研究具体问题的学术论文,也必须要提出有关实际工作的新观点或者发现新问题。
一定要有新意。如果文章所讲的内容,对于同行来说是常识或者政治套话,就会给
人留下“没理论”的印象。作者需要明确自己所讲的内容有什么新意,如新观点、新发现、新视角、新问题、新的不同意见等等。如果一时想不出什么新意来,宁可暂时停下来,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再动笔。
不能以写教材的方式来写。不需要对读者都已经了解的东西写太多,需要的新观点,
需要给人以启迪,而不是讲解概念。
不需要引证领导人的语录。如果是宣传性的文章,引用领导人的语录是可以的,但
是作为专门的而研究性论文,一般没有引证的必要。
不要随意生造理论性名词。不是生造几个理论性名词,就可以增加文章的理论色彩。 一篇文章讲一个中心思想。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思想,不要枝丫过多。如果讲
太多东西,一篇文章的篇幅也无法深入,不如只写一个中心思想。
通过专业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来进行论证。学术性文章的论证,不能陷入的宣传
性“理论”的思路中,不能用套话、宣传口号来进行论证。要依据专业领域或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从不同角度说明某一工作经验的合理性或创造性。
掌握本专业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
人们常常会困于自己现在工作的现窄领域而打不开思路,文章也就写不成功。因此需要多接触平常的相关科学的知识,对其基础理论有所了解。而基础理论并不是很玄妙高深的东西,都来自于对生活经验的提升。例如“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就是从生活经验中提升到社会心理学基础理论的,运用这个理论,可以说明很多传播中的现象。
选择每一个与专业相关的学科,各选一本书认真读读,读个十几本,做点笔记(不要求去背,只要遇到问题知道到哪里查找就行了);平常再多注意专业领域的研究的进展情况(主要通过阅读一些学术期刊),所写的文章就会多少具有学术理论性了。
当知识掌握到一定程度,也会有这种感觉,即遇到一个话题,可以较快地凭借对已学知识的印象,先草草地设计出大体的论证方案,然后较快地找到相关的学术论据,接着在翻阅各种学术材料时不断地调整论证方案,最后写出有一定新意的论文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5dbed89c1c708a1294a441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