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凯《百年中国经济史笔记》读书心得

2023-01-25 09:37:1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杨小凯《百年中国经济史笔记》读书心得》,欢迎阅读!
中国经济,百年,心得,笔记,读书
《百年中国经济史笔记》简单读书心得

王雪舟 10300680200



早就听闻杨小凯先生的大名,却一直不知道先生有什么作品。碰巧帮室友影音他的这份《百年中国经济史笔记》时,也为自己打印了一份,希望能让自己对中国的经济史有更多的了解。但惭愧的是,由于自己沉不下心来细看这本书,因此对打印出的文字只是简单的通读,在这里想分享交流一下自己简单的读书体会。

可能由于是笔记体得关系型,感觉这本书并不像一本客观的经济历史书,更像多是杨小凯先生借历史现象表达自己的观点,全书主要梳理了晚清时期、民国时期、毛泽东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这四个阶段中国经济发展情况,作者在简单的介绍其历程后,也态度鲜明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总管全本书,感觉《百年中国经济史笔记》全书都是围绕着“中国该走向何处”这一思考进行的探讨,也有许多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探讨。整本书是以近代中国原始资本主义的发展开篇的。对于中国晚清时期国力的衰弱,作者给出了合理的解释:中国的政治统治走的是封闭的中央集权体制,随着体制的越发封闭,经济活力也会被逐渐的剿杀。与中国相对应的是欧洲——就整个欧洲大陆而言,它从来未曾形成统一的体系。欧洲的各个小国家相互之间存在竞争关系,这种竞争关系会形成多元化的政治制度从而,更有效率的宪政民主脱颖而出,并为现代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当然,宪政民主能够在欧洲发展起来,又得益于基督教关于公平、正义理念传播。而中国的政治结构是中央集权专制,意识形态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中国的政治体制中并没有保护私人产权的意识,这一点,从根本上就抑制了自由竞争市场的发展。

因此,纵观近代的中国经济。作者认为,中国近代以来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改革开"都是在简单的模仿资本主义的劳动分工、资源配置。但是,这些资本主义道路的“探索”家却在心中宪政民主有排斥的倾向。 晚清、国民政府的尝试失败了;中共选择的改良,目前面临诸多困境。当人们的权利意识逐渐觉醒,中国单纯的在经济层面对资本主义进行模仿,这种发展模式终会走向瓶颈。

因此,我认为,在这里,杨小凯先生对书的探讨又回到了我前段所说的“中国该走向何处”,这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不断地探索之路。

我认为,全书最精彩的部分是——关于政府权力介入市场经济创造的国营经济集体经济与有效激励和经营绩效的关系,可能是因为它同现实联系的比较紧密吧,因此在阅读的时候感觉有一个更加可以把握的参照。杨小凯先生在这里提出了一个所有权虚置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国有制把同一财产的不同所有权部分分配给不同的机构。 举个例子,社会主义经济里,财产处置权分属于计委、物价局、劳动局、政府各工业部和企业的管理者。计委对长期投资及相关的资源配置有决定权;物价局对物价有决定权,劳动局对人事安排有决定权,政府各工业部对中期投资和原材料及投入要素的配置有决定权;工厂经理对日常管理决策有


决定权。所有权的另一部分,征集收入或承担损失的权利,在财政部和各工业部之间划分,因此看来,没有单个人或机构对任一个国有财产有完全的所有权。中国人称之为“没有真正老板的体制”或者“所有权虚置的体制”

关于这一点,也有人对此进行过论证。有些人认为,在没有产权结构任何实质性改变的情况下,这样一种体制的任何分权和自由化的改革都会造成比它所解决的问题更多的问题。比如说,张维迎就曾经提出了几个不可能定理:国有制条件下,真正的企业家不可能出现,政企分开不可能,预算约束硬化不可能,破产不可能有效地约束经理,以国有股为主导的公司化改革不可能解决经营者选择问题。这些是我之前从未听说过的理论因此在阅读杨小凯先生此篇《笔记》时,感觉此部分可读性很大。

书中还有几部分也给我了一些眼前一亮的感觉——比如说,,官修国史对民族资产阶级的作用基本是否定,所谓有其软弱性;再比如说,杨小凯先生对保留原有佃农制度持着积极的态度,先生说的“佃农并不一定非常贫穷,有的佃农大户反而比小自耕农富有”等语句也让我对土地农民等得关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就整体读后感,关于晚清、民国以及毛泽东时期的这段历史作者给出的史料在部分程度上和以前教科书上历史有很大不同,因此在读许多部分的时候,有一种看到新的理论的新鲜感。当然,先生在编写这些历史的时候,也毫不避讳这些史料的选择都是基于自己特定的理论框架;就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状况,作者的观察也相当富有洞见力。关于国有经济、集经济政府权力、宪政、产权保护等问题的思考对于当下面临诸多两难选择的中国来说也显得格外意味深长。杨小凯先生在梳理众多史料时,也反复印证自己的观点:"成功的经济发展不仅需要市场,还需要宪政秩序和法治来保持个人权利并提供对政府权力的有效制衡。适当的道德准则,行为规范以及打破ruling party政治monopoly是宪政秩序形成的根本"

总而言之,在看完本篇《笔记》以后,收获颇丰。许多的观点是我之前从未触及的,阅读过后确实对中国的近代经济有了深层次的了解。写到此,我也不由感叹。百年、百年,便如一个轮回一样,经过了过去百年中国人在经济上的探索,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中国又开启了新百年的征程。但“中国该走向何处”的问题依然存在,或许值得我们这些新百年的人们再进行新的探索。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53e581afad6195f312ba6cb.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