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注释、分析

2023-01-19 18:06:1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注释、分析》,欢迎阅读!
欧阳修,传序,五代,注释,分析
五代史伶官传序

欧阳修

欧阳修(100781日-10729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籍贯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



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



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见贼而士卒



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



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作品注释】

①原:推究,考查。庄宗:即后唐庄宗李存勖,李克用长子,继父为晋王,又于后梁龙德三年923)称帝,国号唐。同年灭后梁。同光四年(926在兵变中被杀,在位仅三年。

②晋王:西域突厥族沙陀部酋长李克用。因受唐王朝之召镇压黄巢起义有功,后封晋王。 ③矢:箭。梁:后梁太祖朱温,原是黄巢部将,叛变归唐,后封为梁王。 ④燕王:指卢龙节度使刘仁恭。其子刘守光,后被朱温封为燕王。此处称刘仁恭为燕王,是笼统说法

⑤契丹:宋时北方的一个部族。

⑥与:赐给。其:语气副词,表示命令或祈求。乃:你的。

⑦庙:指宗庙,古代帝王祭祀祖先之所。此处专指李克用的祠,同下文的“太庙” ⑧从事:原指州郡长官的僚属,这里泛指一般幕僚随从。少牢:用一猪一羊祭祀。 ⑨纳之:把箭放好。 ⑩系:捆绑。组:绳索。 函:木匣。此处用作动词,盛以木匣。


先王:指晋王李克用。 仇雠(chóu:仇敌。 一夫:指唐庄宗同光四年(926)发动贝州兵变的军士皇甫晖。 誓天断发:截发置地,向天发誓。 岂:难道。欤(yú):表疑问的语气助词。 抑:表转折的连词,相当于“或者”“还是”。本:考究。迹:事迹,道理。 《书》《尚书》 逸(yì)豫:安逸舒适。 举:全、所有。

忽微:形容细小之事。忽是寸的十万分之一,微是寸的百万分之一。 溺:溺爱,对人或事物爱好过分。 也哉:语气词连用,表示反诘语气。

【作品分析】

《五代史伶官传序》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史论。此文通过对五代时期的后唐盛衰过程的具体分析,推论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和“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结论,说明国家兴衰败亡不由天命而取决于“人事”,借以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力戒骄侈纵欲。文章开门见山,提出全文主旨:盛衰之理,决定于人事。然后便从“人事”下笔,叙述庄宗由盛转衰、骤兴骤亡的过程,以史实具体论证主旨。具体写法上,采用先扬后抑和对比论证的方法,先极赞庄宗成功时意气之盛,再叹其失败时形势之衰,兴与亡、盛与衰前后对照,强烈感人,最后再辅以《尚书》古训,更增强了文章说服力。全文紧扣“盛衰”二字,夹叙夹议,史论结合,笔带感慨,语调顿挫多姿,感染力很强,成为历来传诵的佳作。

通观全篇,融叙事、议论、抒情为一体,叙事生动晓畅,论证层层深入,感情深沉浓烈,实为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历代的文学家多视此篇为范文倍加赞赏,如明代茅坤称此文为“千古绝调”清代沈德潜誉此文为“抑扬顿挫,《史记》神髓,《五代史》中第一篇文字欧阳公之文风、政见与为人,于此文可略见一斑。



【思考与练习】

1.能体现本文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2.本文运用了哪些论据?

3.作者用什么方法来突出中心论点?请略加说明。

【链接】

王安石:如公器质之深厚,知识之高远,而辅学术之精微,故充于文章,见于议论,豪健俊伟,怪巧瑰琦。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月之光辉。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辞闳辩,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世之学者,无问识与不识,而读其文,则其人可知。天下之无贤不肖,且犹为涕泣而歔欷,而况朝士大夫平昔游从,又予心之所向慕而瞻依。



苏轼: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贽,记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519f49406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31.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