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琵琶行多角度赏析》,欢迎阅读!
琵琶行多角度赏析
诗人在这首诗中着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通过它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艺人的悲惨命运,抒发“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情。诗的开头写“秋夜送客”,“忽闻”“琵琶声”,于是“寻声”“暗问”,“移船”“邀相见”,经过“千呼万唤”,然后歌女才“半遮面”地出来了。这种回荡曲折的描写,就为“天涯沦落”的主题奠定了基石。
接着以描写琵琶女弹奏乐曲来揭示她的内心世界。先是“未成曲调”之“有情”,然后“弦弦”“声声思”,诉尽了“平生不得志”和“心中无限事”,展现了琵琶女起伏回荡的心潮。
然后进而写琵琶女自诉身世:当年技艺曾教“善才服”,容貌“妆成每被秋娘妒”,京都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然而,时光流逝,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描写,与上面她的弹唱,“暮去朝来颜色故”、最终只好“嫁作商人妇”。这唱互为补充,完成了琵琶女这一形象的塑造。 最后写诗人感情的波涛为琵琶女的命运所激动,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抒发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情怀。诗韵明快,步步映衬,处处点缀。 既层出不穷,又着落主题。真如江潮澎湃,波澜起伏,经久不息。反复吟诵,荡人胸怀,情味无限。语言铿锵,设喻形
第 1 页
象。“如急雨”、“如私语”、“水浆迸”、“刀枪鸣”、“珠落玉盘”、“莺语花底”。读来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商人重利轻别离,门前浮梁卖茶去。为琵琶行中的商人呐喊!!
读琵琶行,心潮难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做商人是多么辛苦,从九江到浮梁,去做点茶叶生意,在那个交通不便的时代,骑马的话要几天的时间,辛苦不说,也是为了维持生计,在旧社会,经商是最受打击的,重农轻商是那个时代的特色。商人能娶一个歌妓为妻,并没有报怨,为了养家糊口,却成了歌女诉苦的对象。
歌女一再强调自己在京城年轻美貌时卖唱多么的受人欢迎,“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那为什么没一个京城公子聚她做老婆,而等到“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既然嫁给商人,就应该好好过日子,为什么要向往缅怀哪种糜烂和无度放纵的歌伎生活,这是诗中值得批判的地方,也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地方。聪明女人是不应该发出这样无聊的抱怨的。也没有这个资格。我觉得这种呼声,对一个经商男人是不道德的抱怨,也是有失公允的。由此不由想起另一首词: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第 2 页
“商女”:歌女;“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靡靡之音,南朝陈后主所作,后人视为亡国不祥之者。
诗中充满辛辣的嘲讽,寓托着诗人忧心国事的深切悲慨。但这一句看似斥责“商女”,实则别有深意。
歌女们唱什么乐曲,由听者品味和情趣而定,她们为了生存,是没有决定权的。可见,作者在这里用的是“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应是那些醉梦生死、不问国事的享乐者!《玉树后庭花》,是亡国艳曲,可在晚唐国势衰微,内忧外患并交的时候,有人居然不以国事为念,反而用这种靡靡艳曲寻乐。在这里,诗人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在婉曲轻利的风调中表现出尖辛的讽谕、深沉的悲慨和无尽的感喟,这实是有因而发。
第 3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5158e73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c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