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笔记记录表

2022-07-29 00:39:1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师读书笔记记录表》,欢迎阅读!
记录表,教师,笔记,读书
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

济阳县第二实验小学教师假期读书记录表 2017.7

书籍名称及作者 学习的本质》安德烈·焦尔当

摘录章节

第三部分了解学习

阅读教师

吴雪

阅读时间

8.19

只有学会了如何学习、如何适应、如何改变,才能了解到,没有任何知识是确定的,只有获取知识的能力可以为其带来可靠安全感的人,才是受过教育的人。

——卡尔·罗歇



关于学习的各种研究尽管有所分歧,但都一致证明了学习者不是一张教师可以在上面写下知识的白



纸。所有儿童和成年人都通过自己的先有概念来理解世界、解码信息。不过,先有概念是多种多样的。学习者个人、其周边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有关的一切都有相应的先有概念。它们是一个人所拥有的分析网络,并赋予他周围的事物以意义。他决定着个体的立场,使其可以作出预测。

学习不仅仅是改变一种特定的推理,观念的转变和认识论方面的变化是并行的。要想改变,就必须经常修正自己“看世界”的方式、对世界提问的方式以及面对随之出现的问题的方式。在教育行为中,这些因素都需要被了解并得到重视。

例如,小孩子的推理非常依赖于一种以感官为核心的形象思维形式。他们在理解一种事物时,需要闻、需要摸、需要看到直观的效果。在这一点上,教师的教学方式往往太过抽象理论化,离学生太远,至少在效果呈现上是如此,这让学生怎么进入那些与他们的生活格格不入的学校学习活动中去呢?青少年的推理方式依然是非常直观的,他们不会或是很难考虑到未来。

老师提出的问题以学习者的需要为依据,具有足够的开放性,能够引起学习者了解的欲望,但又不

1 / 3




会让他无从下手,要充分借助学习者已经知道的东西,因为他的参照框架不会是完全无用的。一些教育专学家建议从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出发,引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能够依托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学习

这种选择是可行的,但实际操作却往往过于死板。老师严重的日常生活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未必如此。引起学生兴趣的方法很复杂。还有一些教育学家把赌注压在问题解决方法上,但绕的弯往往更多。

规则可能会相互抵触,因为他们之间相互影响。即使了解了所有规则,我们还是不能事先确定将要发生的事。所有这些事都会改变我们的习惯性认知。此外,先有概念构成了个体的认知平衡,甚至是基本的安全感,个体会觉得所有的质疑都在破坏其内在的稳定状态,因此会不由自主地回避质疑。然而学习就是以此为代价的。

2 / 3




通过阅读学习欲望这一部分内容,我有以下几方面的感受。

首先,学习者不是一张教师可以在上面写下知识的白纸。学生在学习时他会根据自己的先有概念进

行理解、分析,而学生由于家庭环境、接触社会的不同,思考的角度也不同,所以学生理解问题时就不一样。有的学生在上小学之前读过很多书,上了小学之后,就可以自己读题,并能够读懂,学起来就非常容易,而有的学生在上小学之前读的书很少,认识的字很少,自己读题就很费劲,理解其问题来也很困难。

其次。我们的教学要与孩子的年龄特点相适应。其实,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老师讲了

很多,但是听明白的学生却很少,于是,我们又一遍遍的讲,但收效甚微,这是什么原因呢?如果个别

学生不会,那是正常的,我们不可能保证每一个学生都会,但是大部分学生不会老师就要找一找自己的 原因了。是不是我们在讲解时太抽象了,学生不容易理解。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比较差,需要直观的让他们去理解。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时尽量的让学生能直观的感受到,而不要一味的用语言去描述。

当然,我们举的例子也得是学生熟悉的,他们不熟悉的理解起来也有困难。 第三,要多鼓励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在我们的教学中,有些老师是不喜欢孩子有自己的想法的,因



为这样老师 很累,他需要告诉孩子他的想法是否正确,而喜欢孩子按着自己说的方法去做,久而久之,有自己想法的学生也越来越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越来越淡了。在我们的教学中教师要多鼓励孩子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不要害怕出错,错了再改,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越来越有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越来越浓。

第四,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一个孩子如果未品尝过学习、劳动的欢乐,从未体验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们的不幸”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评价机制,要对学生的质疑能力作肯定的评价鼓励学生的质疑。最初学生的疑问往往是零散的,浅层次的,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引疑工作,使学生能将疑问设在重点

处、难点处,设在新旧知识的结合处。著名学者陆九渊说3 / 3 :“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

进。”如在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时,一个学生问:1/3一定比1/4大吗?”老师反问:“你说呢?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4e211bc94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80.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