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规律》教学设计

2022-03-20 11:02:2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找规律》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教学设计,规律
《找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年级上册第48页例题、“试一试”“想一想”和49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认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关系的规律,以及类似现象的规律;

2、通过合作探究,找到两个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时,在两端相同的情况下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个;在两端不同的情况下,两种物体一样多; 3、能够利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4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观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难点:自主发现规律并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具准备:自制课件、若干小棒和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规律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很高兴来到新城学校并且能够认识四2班的孩子。天孩子们将和老师一起度过这愉快的四十分钟,你们高兴吗?上课之前,老师先和咱班的孩子认识一下,自我介绍下:老师来自西园小学那边的孩子都称呼我为“马老师”,你们也可以叫我——,真好!老师的业余爱好是打篮球。能像老师这样介绍下你自己吗?

我先来认识一个男子汉„„下面我想认识一位小姑娘„„老师再来认识一位男生„„接下来我想认识这位可爱的小公主„„知道老师下面想认识——(男生还是女生?)

非常得好,班里这么多的孩子,老师不可能一个个都去认识了,要不然下课铃响了老师还没认识完,你们可以在接下来的课堂中把你最优秀的一面展现给老师,让老师认识你,好吗?其实在刚才老师找学生自我介绍的时候是有一定规律的,你发现了吗?(揭示间隔规律并板书)

像这样的规律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让我们一起到小兔家中去看看吧!

二、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1、课件出示场景图

孩子们自己认真观察下,图中都有哪些物体,你能从图中找到间隔排列的事物吗?看看哪个小朋友找得多?

2、学生汇报,教师适时板书。

3、仔细观察每组两种事物各有多少个?它们的数量有关系吗?你发现什么了吗?和你周围的小伙伴交流一下你的想法吧。

4、学生汇报,其余孩子质疑、补充,教师引导学生说出:间隔排列的物体,两端的比排在中间的多1,或中间的比排在两端的少1.

5如果老师把排列在两端的物体用字母A来表示,中间的物体用字母B表示,那么AB两种物体是这样排列的呢? 你们说得真好!(板书:A B A B„„A

6、孩子们的表现太精彩了,那现在就用你们发现的规律来试一试吧:和你的同桌合作,任意拿出几根小棒,在桌上摆成一排,再在每两根小棒中间摆一个圆片,数一数它们的个数,和我们刚才发现的规律一样吗?(学生汇报展示)


7 我们通过摆一摆再次验证了这个规律,想一想,在我们的周围你还能找到有这样规律的事情吗?和大家说一说。(学生先互相说,然后指名说)

三、巩固练习,拓展规律

你们精彩的表现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咱们再接再厉,利用这个规律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有信心吗?

1、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1

学生理解题意后,口答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2、课件演示锯木料的过程,让学生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游戏拓展

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让老师佩服不已呀,下面我们做个游戏放松一下好吗?游戏规则是,用两只手指夹一根小棒,你一只手最多能夹几只?(动手试一试)两只手呢?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其实当AB两种物体间隔排列围成一周的时候,这两种物体的个数是相同的,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遇到这种现象,当然老师仍然相信你们能够顺利解决的!

四、及时总结,完善规律

孩子们,这节课学得快乐吗?你们真了不起,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了物体排列的规律,能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掌握了„„”作为开头说说你的收获吗?

《找规律》教学反思

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注重创造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并及时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新知,发现规律,解决问题。

首先,导入环节注重从实际出发,通过和孩子交流,相互认识,让学生会初步感知间隔排列的规律。在轻松谈话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知道老师认识他们的规律:先是男生,然后是女生,接着是男生,最后让学生说说老师接下来要认识的男生还是女生?学生自然地回答出女生。然后告之学生:其实这里面的规律在数学中我们把它叫做间隔规律看似无意的交流,其实真正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一种轻松的状态下进入新课,并感受到生活中也有很多数学知识。 教学新课的时候,通过出示场景图,让学生观察找出图中有那些物体?并找出间隔排列的几组事物。孩子们观察地相当仔细,不仅找到了小兔——蘑菇、夹子——手帕、木桩——篱笆,还找到了大树——绳子,这点也在我的预设中。通过板书,让学生更加明确一一间隔的事物。接着通过比较每组相关联事物之间数量的关系,让孩子们慢慢地意识到其中隐藏着一些规律,通过启发引导很多孩子都能找到排在外面的物体比排在里面的物体多1这一规律。对此,我并没有就此打住,因为学生虽然从心里明白了这一规律,但在对规律的表述上存在着问题。于是我通过让学生之间相互说说自己的发现,并让孩子汇报教师给予补充,学生明确:两端的事物比中间的事物多1,中间的事物比两端的事物少1.这里花了不少的时间,关键就是为了后来的应用,让孩子们明白结果到底是怎么来的。 对于这课的拓展延伸,我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用字母表示这一规律,让学生更好地识记和理解;第二,通过动手摆一摆,说一说,以及互动小游戏让学生了解间隔规律还有其他的形式,如果收尾连接的时候,两种事物一样多;如果最后一个物体是中间的事物,两种物体也是一样多的。这一知识的延伸为后来的教学和解决实际问题做了铺垫,通过练习可以发现孩子对这一知识的掌握也比较好。


纵观整节课,虽然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

第一,在课堂上,放得不够多。大多数的情况下是我在引导,重复这一规律,没有让孩子很好地自主探索、发现,没有体现一个字!真正的课堂应该是学生主宰的课堂,要让孩子充分地体验学习的过程,只有通过自己观察、思考探究出来的知识才能更好的记住并去应用

第二,环节的设计还有待商榷。在学生初步感知间隔规律后,应通过动手操作再次验证,然后再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记忆、融会贯通,而我早早地给出了用字母来表示,没能够很好地发散学生的思维。

第三,知识重点把握不够好。找规律的教学其实可以让学生通过用一一对的知识来理解就比较的容易了。在教学中,我比较注重让学生数关联事物的个数来寻找规律,这样束缚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同时也没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第四,教学基本功还需加强。到课程的后半段明显感觉自己有点语言啰嗦,语无伦次了。对整个课堂的驾驭、学生的及时评价还需要不断加强。

总之,通过这次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让我收获很多,也让我发现自身不足的地方。相信只要不断努力,一定会让我的课堂教学有所进步,我期待着并努力着!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4c88df704a1b0717fd5dd2b.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