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国

2022-04-18 01:25:1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美国》,欢迎阅读!
美国
美国的平等、自由与个人主义

写在前面

自由、平等、开放、发达几乎已经成为了美国的代名词,而这些词体现在哪,为什么会成为美国的代名词?是许多人所不了解的。作为一名即将去美国留学的中国高中生,笔者或多或少对美国有一定的了解,在此,愿与大家分享笔者眼中的美国。

另由于本次暑假没有安排美国游学,故本报告内容均为平日所读、所感、所悟。

Hi, Murphy!——平等

5年前,还在上小学的笔者在朋友的推荐下报名参加了Murphy老师的英语培训班。Murphy人高马大,只会讲“你好”和“谢谢”两句中文。他曾在大学里任职,教授美国文学和写作等课程尽管笔者通过了入学测试,上他的课还是很吃力,他会布置许多笔者只认be动词”的阅读作业,会在上课时突然停下来点名提问,他也有严格的成绩纪录系统,每到期末还会召开家长会和家长探讨学生们的学习情况„„但无论他在课堂上再怎么严厉,下了课就成了我们的好朋友,他会告诉我们中国的麦当劳与美国麦当劳味道的不同,讲他在泰国旅行时在大排档吃到的各种美味,最有趣的是他让我们叫他Murphy(他的名字), 用叫他老师。试想,若有中国学生在课堂上直呼中国老师的名字,大概会落得一个不尊重老师的罪名。

从小母亲教育笔者见到与父亲同辈但比父亲年长的男人要叫伯伯,见到与父亲同辈的但比父亲年幼的男人要叫叔叔,如果已有儿孙那就叫爷爷,如果尚未结婚可以叫哥哥。可能是笔者愚笨,常常不能分清哥哥与叔叔,叔叔与伯伯,因此常常因纠结该怎么称呼而被责怪不懂礼貌。倘若笔者生在美国便不会有这些麻烦。经过长期的观察笔者发现美国人不仅对老师直呼其名,他们甚至对自己的父母直呼其名,更不用说父母的同事、朋友。笔者心想如此真是省时省力。结果是,这种称呼他人的方式不仅省时省力,更是“人生来平等”的一种象征。

平等被具体地划分为政治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宗教平等、机会平等、性别平等和受尊重的平等六大类型,这些平等都在美国的不同的历史时期交汇在一起。时而冲突时而吻合。在美国,人的权利不受其身份、地位、年龄、角色的影响。老师不因博学而被盲目崇拜,总统也不因职务而拥有特权,孩子不因年幼而被轻易忽视,长者不因年长而倚老卖老,每个人都以一个独立的生命,独立的个体的姿态而存在,美国人民坚定地相信上帝创造每一个人的时候,就赋予了每个人平等的权益,这是作为一个人,一个生命所具有的天赋,是与生俱来而不可剥夺的。他们不希望也不愿随意接受他人强加给自己的思想,既然人是生来平等的,那么每个人独立思考的权利也是平等的。平等的思想观念早已在历史发展的洪流中在美国人心中根深蒂固。

抱歉,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本吧暂不开放——自由

笔者是个地道的美剧迷,每次喜欢上一部美剧,都会去“百度帖吧”看看,以了解相关资讯。暑假,绝对是追美剧的大好时机,这不,最近迷上了堪称女版基督山伯爵的美剧《复仇》。抱着激动的心情,笔者在百度贴吧的搜索栏打下“复仇”两个字,没有期待中的丰富内容,取而代之的是一行小字:抱歉,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本吧暂不开放。笔者顿时心生一种被束缚之感,不禁发问,我们的自由都去哪了?由此,笔者联想到了Gmail, Google, YouTube, Twitter等一系列被封杀,被禁止浏览的网页,以及《生活大爆炸》、《傲骨贤妻》等被禁止播放的美剧,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在中国我们不是自由的。反观美国,公民似乎拥有更大的自由和更多的知情权、言语权。

20064月份的白宫新闻记者招待会上,脱口秀主持人史提芬·高尔百特作为发言代


表,当面指着布什的鼻子冷嘲热讽了半个钟头。他说:总统先生,据说最好的政府是管得最少的政府,我们美国是不是已经帮助伊拉克建立了最好的政府?随后继续调侃道:现在报纸上说您的支持率才32%别理那些老说您是瓶子半空着的人;其实,瓶子哪里是半空的?三分之二都是空的!布什恼羞成怒,无奈却只能苦笑。

言论自由作为自由的一部分被美国人视为是人民的基本权益之一,神圣不可侵犯,但自由总是相对的,言论自由并不代表公民可以在任何情况任何时间说任何他/她想说的话,对此,美国宪法又有严格详细的规定。许多国人一味称赞美国的自由与平等,贬低中国的各项制度殊不知美国也同样存在着某些不法的压迫或者黑暗面,应该说自由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梦想,美国只是在追求的道路上领先世界,它值得世界学习,却不是完美的。

除言论自由外,自由也体现在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由梦,早期清教的移民所追求的宗教自由,到奴隶所憧憬的人身自由,甚至到后来被认为是基本权利的经济自由、言论自由,美国人民无一不将自由的理想视为最重要的权威,自由,这在拥挤的欧洲实现不了的理想,在广袤的美国土地上实现了,即便她的国民拥有不同的文化同的信仰、不同的肤色和长相,自由的崇高精神追求把他们牢牢地凝聚在一起,使这个多姿的国家形散而神不散,在历史的进程中飞速发展。

NO, no, thank you, I can manage——个人主义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请给有需要的人士让座。”生长在中国的我们从小教育要尊老爱幼,过马路要搀扶老奶奶,上公交要给“老弱病残孕”让座,在我们看来,这是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可当同样的情况发生在美国,你得到的回答很可能是“No, no, thank you, I can manage.(不,不用了,谢谢,我可以自己搞定。)”语句里往往还夹杂着一丝不高兴。除此之外,美国人不喜欢别人问及自己的年龄、婚姻、工作、收入,认为这是个人隐私,与他人无关。在无数的好莱坞英雄电影中,英雄往往是一个人成为胜利或者成功的关键,而非一个大的团体或集体,在许多西部牛仔片中,牛仔也往往是一个人浪迹,带一支枪,他无须非常勇敢,他要做的,只是一个人。

这无一不是个人主义在美国的体现。在法国,个人主义通常带有一种贬义,意味着强调个人就会有害社会的更高利益,又有人认为个人主义使一种社会经济的无政府状态,缺乏必要的制度规范而德国人认为个人主义实质上是一种浪漫主义,是个人的自我完成和个人与社会的有机统一。而在美国,个人主义几乎是普世价值观一般的存在,而它的存在是美国文明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个人主义在美国的盛行有着深刻的历史根基。分为两方面,包括犹太教及基督教宗教面的影响,和《独立宣言》《美国宪法》中基于权利的政治理论 犹太教和基督教把上帝看作是全能的,是超然的立法者,对上帝的责任超过了对身边所有人及社会权威的责任。他们相信在上帝的指引下,保护下,人能够战胜各种困难,上帝的存在为个人主义的出现提供了强大有力的精神支撑。

如果说宗教原因是基于精神与心灵的,那么《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则从社会、政治的角度出发强调了人的意志。杰弗逊在《独立宣言》中宣称“人是生而平等的。”在这之后美国人就献身于这样的一个理论当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时候,当没有一个人需要无条件服从另一个人的时候,毫无疑问人的个性便会显现出来,个人主义便因此有了政治依据和法律保护。

在这双重历史原因的作用下,美国成为了一个强调个人主义的超级强国。这种个人主义使得这个国家永远充满了活力,具有多样性和创新性。然而过分的个人主义带来的是过分的竞争与利己主义。竞争者以自己的个人利益为重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人们为胜利者欢呼、鼓掌,却漠视、抛弃落后者,形成人与人之间巨大的差异,这又与前文所提倡的平等有些许


矛盾。一种解释是,平等分为两种,一种是机会的平等,另一种是结果的平等,而美国更加侧重机会的平等。这种解释看似完美无缺但却误导世人进入一个误区:机会平等才是平等,结果的平等不是平等,或者是不重要的平等。这样看来,似乎个人主义与平等发生了冲突,又几乎没有人能对此有令人信服的解释,或许这正是美国社会所面临的难以解决的一个巨大矛盾。 结语

自由平等与个人主义在美国的历史长河中相辅相成,个人主义给美国带来了勃勃生机,带来了进步与繁荣,自由与平等又为美国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但追求平等自由和个人主义一定会存在某些矛盾,处理好两者之间的矛盾,不过度、盲目推崇个人主义,是美国人永恒的思考,而对于国人来说,熟悉美国的平等自由和个人主义是我们深刻理解美国国民性格社会文化的必经之路,在探讨这些话题的同时,我们也在思考我们自己的祖国又该何去何从,无论如何,我们有理由相信平等自由这一全人类的共同理想将会离我们每个人越来越近,社会制度会越来越完善,饥饿、战争、暴力、歧视将会在自由、平等、博爱的驱使下离我们远去。周总理说过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而我们要说为世界人民的自由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月第21卷第5期《简析美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与自由平等》 杨伶俐

从电影《阿甘正传》看基督教对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影响(来自网络作者位置)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75月第25卷第3《浅谈美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 骆越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4a0d285551810a6f424861b.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