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风骨”论》,欢迎阅读!
.
“风骨”论
“风骨”是刘勰所倡导的一种文学风格。“风骨”是受到魏晋人物品评风气而出现的术语。《世说新语·赏誉》篇注引《晋安帝纪》:“羲之风骨清举。”《世说新语·轻诋》篇:“旧目韩康伯,将肘无风骨。”又《宋书·武帝纪》:“(刘裕)及长,身长七尺六寸,风骨奇特,家贫有大志,不治廉隅”;“(桓)玄见高祖,谓司徒王谧曰:昨见刘裕,风骨不恒,盖人杰也。”此外,刘劭又提出“骨”、“气”、“力”与人物的内存在精神的必然联系:“骨植而柔者谓之弘毅。弘毅也者,仁之质也。气清而朗者,谓之文理。文理也者,礼之本也……强弱之植在于骨,躁静之决在于气”(《人物志·九征》);“骨直气清则休名生焉,气清力劲则烈名生焉”(《人物志·八观》)。
两晋以后,开始出现用“骨势”、“骨力”、“骨气”、“风骨”来评论书法、绘画。《南齐王僧虔论书》:“郗超草书亚于二王,紧媚过其父,骨力不及也”;“崔、杜之后,共推张芝、仲将,谓之笔圣。伯玉得其筋,巨山得其骨”。南齐谢赫《古画品录》曹不兴条:“不兴之迹,殆莫复传,惟秘阁之内一龙而已。观其风骨,名岂虚哉!”又张墨、荀 条:“风范气候,极妙参神,但取精灵,遗其骨法。”
继书法、绘画评论之后,刘勰始借“风骨”论文。《文心雕龙·风骨》篇云:“是以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若丰藻克赡,风骨不飞,则振采失鲜,负声无力。……故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捶字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此风骨之力也。若瘠义肥辞,繁杂失统,则无骨之征也;思不环周,索莫乏气,则无风之验也。”
“风骨”之风,首先同情感的表现分不开。风在《毛诗序》中是讲“风以动之”,动人之力在夹带情感的“风”。风同情感的表现分不开,“风末力寡”,风是一种感情的力。刘勰很重视风与情的联系:“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也”。他强调:“昭怅述情,必始乎风”;“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深乎风者,述情必显”。刘勰把情看成风不能脱离的因素,风就是动人之情的抒发。这是刘勰对风的含义的最基本的理解。同时,风又是气的流动,有无风力,取决于有没有气,“意气俊爽,则文风生焉”。 气,就是发自创作主体的、赋予风以生命和气势的力量。刘勰受两汉哲学元气一元论思想的影响,认为“情与气偕”(《风骨》),情只有化为以“血气”为基础的气质、个性、天才中固有的东西,并且产生出一种向外表现的强烈冲动,才能“述情必显”,获得动人的力量。 “风骨”之“骨”是指文章深刻的思想和清晰严密的论证力量。所谓“析辞必精”和“捶字坚而难移”是指严谨的语言组织,它使文章义理的表现具有内在的逻辑力量。若“腴辞弗剪”,则“颇累文骨”(《文心雕龙·议对》)。骨还与事义有关。事,指具体事项;义,是其中所蕴含的合乎儒家思想的原则。文章的思想表达怎么样才是有“骨”的呢?就是要通过陈述具体事情来表达,做到“义”要深厚,“辞”要精当,若“瘠义肥辞,繁杂失统,则无骨之征也”。此外,文章能否有“骨”,还与作者的人格境界有关。
风与骨的关系是:二者均指文章的内在力量,不过一虚一实,一为情感之力,一为事义之力。感情之力借其强烈浓郁、借其流动与气概动人;事义之力,借其结构谨严之文辞与逻辑
1 / 2'.
.
力量动人。为了说明“风骨”的含义,刘勰接着用雉、鹰、凤作比:“夫翚翟备色而翾翥百步,肌丰而力沉也;鹰隼乏采而翰飞戾天,骨劲而气猛也。文章才力,有似于此。若风骨乏采,则鸷集翰林;采乏风骨,则雉窜文囿。唯藻耀而高翔,固文章之鸣凤也。”《风骨》篇之外,《文心雕龙》中还有18处使用了“骨”字,其中也有与《风骨》中用法相近者,如:“及陆机《断议》,亦有锋锐,而腴辞弗剪,颇累文骨”(《议对》)。继《文心雕龙》之后,钟嵘《诗品》评五言诗人时“骨”字凡三见:“骨气奇高,辞采华茂”(卷上评曹植);“骨节强于谢混,驱迈疾于颜延”(卷中评鲍照);“真骨凌霜,高风跨俗,但气过其文,雕润恨少”(卷上评刘桢)。《诗品》中与“骨气”相近的用语还有“风力”,如“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建安风力”等。
“风骨”在古代文论史上的使用频率很高。杨炯《王勃集序》谓唐初文人“骨气都尽,刚健不闻”。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汉、魏风骨,晋、宋莫传”,“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旧唐书·杨炯传》载张说评许景先之文“丰肌腻理,虽华 可爱,风骨殊少”。殷璠《河岳英灵集》评崔颢“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评陶翰诗“既多兴象,复备风骨”;评高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河岳英灵集》专选盛唐诗,其所作《序》云:“开元十五年后,声律风骨始备矣。”《唐太宗论书》云:“吾临古人之书,殊不学其形势,惟在求其骨力,而形势自生耳”张怀 《议书》:“以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论画有《历代名画记》载张怀 评顾恺之:“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评陆探微:“秀骨清像,似觉生动……夫象人风骨,张亚于顾、陆也。”宋明清三代诗评中,谈魏晋诗风,常见“风骨”;论唐以后诗,“风骨”之论亦时有所见,如严羽《沧浪诗话·诗评》:“顾况诗多在元白之上,稍有盛唐风骨处。”
2 /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3ff670e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