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造成英语语言交流中产生误会的因素》,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造成英语语言交流中产生误会的因素
作者:岳小冰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2017年第05期
[摘 要] 在世界各种语言交流中,误会时有发生。对于把英语作为外语学习的人而言,导致英语语言交流误会产生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发音相似的字词;英语俚语;惯用句;文化差异。
[关 键 词] 英语语言;误会;俚语;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 H31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5-0183-01
在世界各种语言交流中,误会时有发生。在我们汉语语言日常交流中,大家经常会问,“你说的是四块还是十块?”“你说的是上还是下?”在英语语言交流中,这样的误会也很常见。“Did you say seventeen or seventy?”or“Did you just say that you can or that you can’t ?”总的来说,对于把英语作为外语学习的人而言,导致英语语言交流误会产生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1)发音相似的字词;(2)英语俚语;(3)惯用句;四、文化差异。 一、英语发音相似的字词
英语里面有很多发音相似的单词。如way-weigh,hear-here,stair-stare,do-dew,red-read,ate-eight。当然,这些单词放到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一般情况下是不会产生误会的。但是如果讲话速度快再加上弱读、连读、失去爆破的语音现象的话,就有可能产生误会了。有一位居住在美国的韩国妇女,一天早上上班时,她的老板问她“Did you get a plate?”她感到很奇怪,她在办公室工作,老板为什么问她有关盘子的问题。她一整天都在思索这个奇怪的问题,但是又不好意思问。下午快下班时,老板过来说,你今天上班迟到了十五分钟,明天不要再迟到了。她说对不起,我的车子……,突然她停止了说话,开始笑了起来。原来老板不是问她,“Did you get a plate?”而是“Did you get up late?”在这个句子里由于连读和弱读导致发音极为相似,这对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而言,不会造成这样的误会,但是对于把英语作为外语学习的人而言,就会产生困惑。
当然,对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而言,发音相似的单词也会造成误会。有一次,在一辆开往纽约的长途汽车上,有一个流浪汉一上车就直接去了洗手间。一位坐在后面的妇女看到了,就拍了拍坐在她前面的乘客的肩膀,说“告诉司机There is a bum(流浪汉) in the restroom.”于是,乘客们一个接一个往前传达这句话,传到司机耳朵里时,这句话就成了“There is a bomb(炸弹)in the restroom.”。司机听了,立即把车停在路边并报了警。警察封锁了公路,在警犬的帮助下找寻了两个小时,造成了15英里长的交通阻塞。当然,他们没有找到任何炸弹。 二、英语俚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俚语是指民间非正式、较口语的语句,是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通俗易懂顺口的具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地域性强,比较生活化。英语俚语是英语中常用语言,通常用在非正式的场合。对英语学习者而言,有些俚语很容易产生误会。如“dead president”,很多人看到这个短语,都以为是“死了的总统”。殊不知这个短语的意思竟然是“钞票”。或许是很多美钞上都印有死去总统的头像的缘故,因而有了这样的表达方式。“put up one’s socks”不是“穿上袜子”而是“鼓起勇气”。这让我想起“have cold feet”,这个俚语的意思是“害怕、胆怯”。脚冷了,胆怯了,穿上袜子,不就有了暖意和勇气。这样一联想,“put up one’s socks”表示“鼓起勇气”就容易被理解了。“in one’s birthday suit”不是穿生日礼服而是“赤身裸体”,“confidence man ”不是自信的人而是“骗子”,换个角度思考这个俚语也容易理解,因为骗子都是信心满满、大言不惭的人。虽然俚语不是标准英语语言,但是在当今美国,俚语使用越来越广泛,不论是街头闲谈还是正式场合的高谈阔论,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新闻杂志,俚语无处不在。掌握一些有用而表达又不太露骨的英语俚语,既可以增加语言交流的生动性、幽默性,又可以多了解英语国家的语言表达习惯,避免更多误会的产生。 三、惯用句
英语中有一些句子,仅从字面意思看,很容易产生误解。如“He is the last man I want to marry in the world.”在这个世界上我最不愿嫁的男人就是他。“He is the last person to do such a thing.”他绝不会干这种事。在此句型中last译为“最不可能的,最不愿意的”,而不作“最后的”解。再如“You can’t be too careful when crossing the road.”过马路你再小心也不为过。“We can’t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protecting our eyes too much.“can’t too+形容词或副词”表示“不够”而不是表示“不能”。 四、文化差异
中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差异性。在语言文化交流中,文化差异造成的误会可能更是让人一头雾水。例一,在中国如果朋友感冒了,友人为了表示关心。常常会说“穿厚点、多喝水、多休息、看医生吃药等”,但是如果西方人听了就觉得你多管闲事,甚至是干涉了他的生活。例二,去机场接朋友,中国人通常说旅途劳顿,一定累了吧,好好休息一下。而如果把这样的话翻成英文对外国人讲,他或许会生气,因为他觉得你认为他身体不够强健,经受不了长途旅行。以上两个例子说明外国人讨厌别人“judge”自己。这里的“judge”指讨厌别人告诉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例三,送别也是如此,我们中国人喜欢再三相送,以此表示礼貌好客,依依不舍。而美国人最多送你到门口,说一句再见就把门关上。遇到这种情况,千万不要觉得尴尬,因为这就是他们一贯的行为做法。
总之,语言交流中,误会的产生总是会发生的,也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仔细听,多学习,不清楚就问,千万不要自以为是,以免造成更大误会。 参考文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余建中.21世纪实用英语综合教程2[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3e9caf0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4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