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必要性

2023-01-12 04:24:16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必要性》,欢迎阅读!
必要性,浅析,社会实践,参与,大学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必要性

作者:邓杰予

来源:《读写算》2013年第23

【摘要】大学向来被称为象牙塔,虽然大学生活是广大学子的向往追求,但是大学是学校和社会的过渡,是培养适合社会人才的地方,而不仅仅只是一种美好的虚幻想象。众多大学生从高中来到大学,从墙里看社会,看不清现实,找不到方向。多年的应试教育让广大学子只纸上谈兵,缺乏实践锻炼,思想游离性大,迷惘、苦闷、徘徊,甚至导向错误,这与社会变革的要求、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及时代赋予的使命大相径庭甚至格格不入,这就意味着大学生走到社会实践中接受现实、提高自身对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认识的重要性、必要性。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实践 理论知识 意识 必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向市场经济转变以及企事业单位用人制度改革,大学生的就业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原来的计划分配转向了灵活双选。这就要求大学生不仅要从书本上获取专业理论知识,还必须在大学期间主动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在实践中真正的了解社会,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俗话说得好,实践出真知。因此,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不仅有重要意义,而且是相当必要的。

一、大学生意识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状

根据自身的实际学生工作经验,我明显感觉到如今大学生的盲目乐观心理远远胜过于以往辅导员尤其担心的大学生悲观心理。曾经我在班会上调查过学生的每月消费,然后根据他们的就业前景来分析他们是否能在毕业一年内完全达到经济独立。结果我发现,大部分学生是没办法在毕业当年就能达到月薪与现在父母每月所给生活费用相等金额的,这就意味着,大学生毕业后的短暂几年里很大可能会成为啃老族

然而,如今的大学生因为缺乏对现实的正确认识而很少有对未来生活的担忧,总是认为自己十分优秀(不管专业学习成绩是否排名落后),又或者认为别人对自己的批评和不认可都是因为对自己的不了解,而且他们都对毕业以后的生活有着十分美好的憧憬和向往,甚至是经常嚷嚷父母零用钱给少了而很少考虑过毕业以后自己是否能够独立解决赡养父母、供养住房等现实问题,甚至他们对于毕业以后自己的何去何从都表示几乎没想过或者十分迷茫完全找不到方向。

而当前就业压力恰恰又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找工作、找一份好工作成为每位应届毕业生乃至其父母头疼的大事。好单位的工作需要有经验有技术的人才,而没有社会地位、难度低收入低的工作又对刚出校门的大学生毫无吸引力。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校培养的理论型空想人才无法匹配,顿时,身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们陷入了毕业等于失业的窘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必要性

理论教学是学校培养人才最基本的途径,也是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理论教育和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同时让其具备某学科专业理论知识,使之能站在较高的角度筹划自己的人生目标。但是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引导,会出现教条主义”“书本主,从而导致思想僵化,不知道从何着手,更不知道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生活中。学了十几年数学的大学生在买水果算账时速度快不过只有小学文化的卖水果老板已不是一件稀奇事。所以只有让大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才能在充分认识自己、客观分析环境的基础上,科学树立目标,适当运用方法,有效采取措施,一步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1、只有参加社会实践大学生才能更加清醒认识自己。在社会实践中,不再有父母的庇护,也没有老师的引导,更能让大学生弄清自己为人处世应该遵守的规律,明确自己为人处事应该遵循原则;通过与社会上不同性格人士的相处,分析自己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等情况,从他人看自己,通过比较再来了解自己的优劣势;也可以从他人对自己各种评价中,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有更切合实际判断,逐渐克服对别人评价的抵触、防卫的心理,扬长避短,更好的发展自己。通过跟社会上的长者相处,学习他们身上的经验和长处;通过跟同龄人接触,学会如何去交流和怎样放宽心胸容纳别人。

2、只有参加社会实践大学生才能更加清晰的自我定位。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会很容易发现自己的性格是否与某项职业相匹配,也可以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对自己的性格有更进一步了解;在社会实践中,对于自己感兴趣的职业他们会投入更多的工作热情,而不感兴趣的职业往往会导致其心情压抑,工作没动力;同时,职业选择与人的能力、特长息息相关,正如前面所说,现在的大学生心高气傲,自以为了不起,只有通过实践,才会找到自己的差距,然后在社会实践中培养能力。通过自我性格、兴趣、能力等定位,自然而然他们会明白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学了法学就一定以为自己当记者,学了教育就一定以为自己当老师,学了土木就一定以为自己当工程师,太多的学生因为大学的专业限制了自己的思想,也限制了自己的前途。

3、只有参加社会实践大学生才能更加清楚如何制定可行的措施。有了对自我的清醒认识和清晰定位,也正所谓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找到了自己的方向,那么,就能很清楚该如何制定可行的措施来解决当前遇到的问题和以后可能遇到的困难。为了避免大学生理论知识强过于行动力,避免纸上谈兵,参加了社会实践后,大学生更能清楚的知道自己走怎样的路,如何走路。

我的学生中有一名学工科的女生,一直以来听闻当前社会建筑行业的火爆便坚定地认为自己非建筑行业不进,却从未考虑过自己是否适合该行业。在大三暑假经亲友介绍到某施工单实习,回来以后叫苦不迭,不停地向我抱怨工地上有多脏,重庆夏天的太阳有多毒,女孩子在工地上有多不方便,自己有多累多委屈,并立马决定以后绝对不进建筑单位。她开始静下心思考,正如她跟我所说的一样,没有去过就不知道情况,就不应该如此轻易地下决定。在大四这一年,她根据自己实践得来的经验教训,刻苦专研预算相关专业知识。在大四下期她找到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家房地产开发公司顺利应聘成功,开心地跟我分享自己对这份工作的喜爱,告诉我她的家人也认为她很适合这份工作。这前后的巨大转变她自己后来也有反思,认为多亏了大三暑假的社会实践才让自己擦亮了眼睛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这条路。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能够促进他们对专业、对社会的了解,从而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认识,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更好结合,也实现自身理想与社会需求的更好结合。社会实践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也是大学生成才的自身需要。每逢假期,大学生们走出校园,下农村、到厂矿、进公司、访单位,以社会为课堂,以实践为教材,全身心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接受教育和锻炼,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现在很多应用型大学,可有针对地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让学生通过深入社会和实践,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国情,认清就业形势,了解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树立正确的观念,实现个人价值与祖国需要的有机结合,达到个人梦与中国梦的共同实现。 参考文献

[1]陈爱民. 大学生社会实践主体的制度化建设[J]. 《思想教育研究》, 2011 11. [2]孙莉.孙静.吴澍.社会实践为载体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7.

[3]汤立群. 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国情教育的重要载体[J].教育教学论坛》,201036. [4]蒲海. 重庆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及对策探析[J]. 《商情》,201144.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3c54ea6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d9.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