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诗词鉴赏:【唐】赵嘏《长安秋望》》,欢迎阅读!
诗词鉴赏:
《长安秋望》
【唐】赵嘏
云雾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解析
这首《长安秋望》,又叫《长安晚秋》,是赵嘏[gǔ]的成名之作,作于客居长安之时。该诗的三四句“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为佳句,连杜紫微(杜牧)看了都赞不绝口,还送赵嘏“赵倚楼”的雅号。
首联“云雾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拂曙”点明了时间,晚秋的长安,一个早上,天刚刚拂晓,诗人早早地就醒了,抬头一看,天上正漂浮着淡淡的轻云,随风在漂流。“汉家宫阙”,与李白《忆秦娥》“西风残照,汉家宫阙”一样,即唐都长安的宫阙。唐繁华,皇家的楼阁建造得也尤其宏伟,诗人形容它为“动高秋”,仿佛高到天际,耸入空中。前两句已经给我们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氛围。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天马上就要亮了,夜空中只剩残星几点,晚秋的一群大雁飞越了关塞,往天边越飞越远。这是远景,然后画面逐渐拉近。突然耳边传来了一阵阵长笛之声,这笛声响亮,缠绵,凄婉,再往近看,我们看到一个人,他孤独地倚靠着楼上,形色悲苦,颓废而佝偻,笛声是他吹的吗?他为什么会在那里,他是看到了南归的大雁有感而吹吗?他此刻是不是正在痛苦地思念着自己的故乡?
这两句里,上句有残星,是静物,有雁群,是动景,这都是眼睛看到的;下句里有笛声,是耳朵听到的,更有一个给这幅画面点睛的一笔――人倚楼。有动景有静物,有视觉有听觉,这本身就是一幅极具声色的图画,而有了人的加入,这一切画面才显得更加有表现力,更能突出画面的凄凉感。如果能把这两句诗用图画的形式给完整地画下来,那一定是一幅极为经典的图画。杜牧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会赞不绝口吧。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诗人把目光从高处转向低处,他看到了篱笆边紫红色的菊花,似开非开,温静贤淑,是那么的可人。而池塘里的红莲,在秋风的吹拂下也落得稀稀拉拉,仿佛在忧愁。菊花,让我们想到了爱菊的陶渊明,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想到了他的《归园田居》,他的“守拙归园田”。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什么是“鲈鱼正美”,大家应该还记得辛弃疾的“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吧。这来自一个典故,叫做“莼鲈之思”。《世说新语·识鉴》:“张季鹰……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莼鲈之思”后来就被演化成了思乡的代名词。“南冠”,这个好理解,楚国居南,所以楚冠就是南冠。“楚囚”呢?
《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故南冠和楚囚都是囚徒之意,骆宾王的《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侵)”也是同样含义。
这两句意思很明显,诗人很想回家,但是因为寓居长安而归家不得,他的内心既矛盾又难受,羁旅的生活是不是就像囚徒一般?
这首诗不论是意象的使用,还是氛围的衬托;不论是格式的工整,还是用典的巧妙;不论是境界的深远,还是思乡情感的宣发,都可以称为是经典老辣之作。
金圣叹《批选唐诗》称该诗为“清耸”,纪昀《瀛奎律髓汇评》批该诗说:“第二句点长安。以长安结。三四佳,余亦平平。”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2f91a69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4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