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

2022-04-26 15:15:38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欢迎阅读!
蜀州,少府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唐朝著名的送别诗。唐诗的内容或感慨,或识别,或倾诉,或思念,情感极为真挚。《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送别诗,直抒胸臆,壮阔豪爽,王勃豪爽开朗的胸襟凸现明显。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和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点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我们学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唐朝送别诗,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了解我国古代送别诗文化,吸收我们祖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学会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根据以上分析及课程标准的教学目的和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文的三维教学目标:

1、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送别诗,体会传统送别诗的情感、王勃开阔的胸襟、豪壮的诗风。

(2)过程与方法: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学会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歌表达的深厚的友情,感受王勃豁达的气质胸襟,受到情绪的感染和心灵的熏陶。

(三)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根据以上的教学目标,考虑到年代久远,初一的学生自身文化积累不够,理解有一定的困难,我就确立了本文的教学重点为: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升古诗的欣赏水平。确立了本文的教学难点为:1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2初步掌握反衬等一些古诗常见的表现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

二、说教法: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基于以上理念,我尝试在这个节课中,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实现教师、学生与文本的生命对话。




据此,我准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目标:

1、探究法。分析诗歌关键字词,探究作者情感,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

2、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反复朗读,吟诵,通过想像与联想,把握诗的景与情。

三、说学法:

1、了解相关历史文化背景,进入情境。

2、反复诵读,达到熟读百遍,其意自现的境界,想象体悟诗歌的思想感情,并接受古代优美的文化熏陶。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教指导学,为了学,服务于学的指导思想,我准备用以下的教学步骤来表达教学目的。

(一)、整体通读,把握诗境

通过李叔同的《送别》实行情境导入,渲染气氛,引导学生送说曲中蕴涵的情感,为理解古代送别诗的情感作准备。幻灯片展示首诗中所指的秦(三秦)、五津等地点,让学生对路途的险阻、交通不便有感性理解。

(二)品读,品悟诗情: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从城阙和风烟这两种景物的对比中体会到作者的伤感,再从“同是宦游人”中的“同”字读出安慰之意,再最后反复引导学生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话,体会诗句中的昂扬奋发。体会王勃豪放洒脱的情怀,从而与第一首形成对比,并体会两首诗风哀婉与昂扬的不同。

(三)联系生活,感悟升华:

联系生活,学习王勃的乐观的人生态度,理智处理情感。最后欣赏美国民歌友谊地久天长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接受情感上的感染与熏陶。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把这首诗歌内容与风格简要直观形象地反映了出来,体现古诗情与境的密切联系,体现教学思路。整个板书设计构成统一的一个整体,让学生在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结合中,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2929131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2c.html

相关推荐